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青海民族历史的特点与民族文化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助史料对青海民族历史与文化作了梳理,认为青海民族历史与文化特点鲜明,很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重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先生所提出的“和合学”理论,从“和合”的价值理念入手,揭示和彰显“和合”理念与青海历史文化多元化发展在价值理念上的契合与互证,旨在肯定青海历史文化以民族文化多元化、多样性为依归的合理价值与可借鉴的传统人文资源,推动未来青海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青海作为多民族迁徙、活动的交汇地区,曾留下丰富的民族语地名。本文运用地名学的基本原理,探讨这些地名在青海民族历史、民族文化交流及民族关系史上的意义与作用,并对其历史文化内涵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青海的文化地理单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缘文化学的角度看,青海可以分为四大文化地理单元,即柴达木盆地文化、河湟文化、江河源文化和青海湖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地区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5.
内地会传教士连福川集其在青海藏区20余年之布道经历,著成《生锈的铰链:青海藏区的门户初开》一书,从政治、经济、社会与人文诸角度,尤以深厚的地理学涵养,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近代青海藏区的社会概貌。虽然连福川运笔不免有其偏颇之处,但重读其文字,不仅可以重新审视近代基督教在青海藏区布道之历史,增进对近代青海藏区社会的认识,亦可在对青海藏区自然与人文社会影像的认识的再认识、理解的再理解中,窥知在传教士将西方的知识和观念带到东方的过程中,因文化和族际差异产生的交流与碰撞。  相似文献   

6.
驼队精神是青海形成较早的、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在青海省的红色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它有其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条件下产生的个性,也有其始终作为青海红色文化一部分的共性特征。以“红旗扛进拉萨”“紧急运粮援藏”“护送十世班禅返藏”“青藏公路的修建”等重大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所形成的驼队精神,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但当前驼队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还面临着开发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宣传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的现实壁垒,对此需要进一步从政府、高校、社会层面深入挖掘红色记忆,同时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驼队精神,借助新兴技术与文旅融合宣传驼队精神。  相似文献   

7.
原来看地图,青海目标只是青海湖,谁知一跟旅游团出行,就增加了景点。车进入湟源县,让我做梦都不会想到,有一处文化品位极高的去处——丹噶尔古城。要不是西北行,要不是想看青海湖,丹噶尔古城我压根就没丁点印象……丹噶尔古城在青海湟源县城内,距西宁市50公里。作为青藏线上的一座历史文化古城,自古就是中原通往西部牧区和西藏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是农业区与牧业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汉  相似文献   

8.
过去有的教科书上提到丝绸之路时往往漏掉青海,在大多数人看来,丝绸之路好像没有从青海通过。本文列举大量史实强调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与青海具有密切关系,从今青海省境通往西域的古道至少从距今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即开始存在,早期应该叫“玉石之路”;汉代羌中道是经河湟地区、青海湖、柴达木盆地的古代通道名,是东西横贯甘青地区的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兴盛期,一是吐谷浑时期,二是唃厮啰时期。青海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关键节点,丝绸之路青海道在一定历史时期享有与河西走廊线同等重要的枢纽地位。  相似文献   

9.
青海地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自古以来就十分密切,这从解放后大量的考古发现得到证明,历史古籍也有不少记载。青海民和县阳洼坡曾发现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相同  相似文献   

10.
《文化、空间与秩序:青海藏区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社会稳定研究》2016年6月,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骆桂花教授的《文化、空间与秩序:青海藏区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社会稳定研究》一书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系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类项目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甘、青地区在历史上就是多民族不断迁徙、分离、汇聚、融合的民族走廊,当地世居民族和频繁流徙的各族体间呈现出不断接触、融合的态势。本文以青海土族家族谱、口述史文本为个案,通过对甘、青地区的河湟谷地、河西走廊交接的多民族或族群混杂汇聚地域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深入分析这一区域多民族族际交往与民族融合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主要内容、地方民族特色以及作者分布、核心作者等方面对2000年~2005年《青海民族学院学报》刊发的有关文化研究方面的论文,进行了分析和统计,客观地反映了该刊目前对青海地方民族文化的研究现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信息及借鉴。  相似文献   

13.
青海大通老爷山“朝山胜会”渊源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大通老爷山“朝山胜会”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我省区域性“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其朝山进香仪式颇有些古时皇家成员出行的印痕。本文对其仪式渊源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14.
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是青海民族地区的优势资源。如何开发利用这一宝贵的财富,是今后青海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青海回族军阀是一支活跃在近代西北历史舞台上的地方割据势力。它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与清末以来西北动荡的政局、西北雄厚的封建地主阶级势力的存在、复杂的民族宗教关系、社会经济衰落造成的农民破产和游离以及青海回族军阀三代的军事积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近年来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人物及事件的述评以及产生原因的分析,缺乏从军事角度的探讨和研究。本文拟从军系到军阀的转型及青海回族军阀的军事近代化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秦人和秦地的历史渊源、秦史的政治影响、秦腔的历史传播和社会影响的梳理,认为秦腔文化区是指秦腔影响达到一定程度,专业剧团和演出人数在当地戏曲活动中占到半数以上份量的省区,主要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秦腔的生长、繁荣、发展、研究有赖于整个文化区内各种有利因素的推动,目前秦腔社会文化研究成果较少,在向研究者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7.
青南地区藏族由于长期受特殊的地理、气候、历史、生产及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等的影响,形成独自的特殊性,因此,在当地人力资源的开发中,应积极实施“三江源”生态移民政策,不失时机地进行义务教育、职业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充分利用国家特殊优惠政策,加快青南藏区可持续发展、农牧民增收和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8.
青海民间禁忌文化有其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随着当代中国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民间禁忌文化的社会功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