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光 《探求》2014,(2):52-58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采用国际商事仲裁作为处理纠纷的方式,但国际商事仲裁正在逐渐脱离发展中国家法院的监督和控制.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商事仲裁的效率性等特征并不能保障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仲裁员享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和法院对仲裁程序的有限干预更加恶化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地位.亚非法律协商组织倡导设立的区域性仲裁中心有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权益,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采用国际商事仲裁作为处理纠纷的方式,但国际商事仲裁正在逐渐脱离发展中国家法院的监督和控制。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商事仲裁的效率性等特征并不能保障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仲裁员享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和法院对仲裁程序的有限干预更加恶化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地位。亚非法律协商组织倡导设立的区域性仲裁中心有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权益,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刘敬东  李青原 《学术交流》2020,(12):68-78+187
第三方资助能够为投资者提起国际投资仲裁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持,分担企业的运营风险,还能够在投资仲裁过程中为投资者提供法律技术方面的帮助。因此,投资者接受第三方资助的国际投资仲裁案件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但是,非争端的第三方的加入可能引发投资仲裁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影响仲裁员的公正性和独立性。投资者提起仲裁的成本因受到资助而降低,极易引发滥诉现象。同时,资助者为了保证从资助行为中获取利润,也可能会坚持要求进行仲裁,阻挠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和解或调解,使得投资争端不能通过仲裁以外的方式解决。为了保证公正有效地解决国际投资争端,应当完善国际投资仲裁中的资助信息披露制度、费用担保制度以及费用分摊制度,对第三方资助国际投资仲裁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4.
作为争端解决方式之一的国际商事仲裁带有契约性质,当事人依照意思自治原则合意选择法律的意愿应当得到充分尊重.在国际商事仲裁实践中,当事人可以选择的法律包括:适用于解决其争端的准据法,适用于其仲裁协议的准据法,适用于仲裁进程的准据法,以及适用于选择前三项准据法的冲突法.但是,当事人对法律的选择并非绝对自由,而应受到有关国家公共政策、强行法以及基于国内法其他理由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民商事争议可仲裁性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裁作为现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重要方式,是解决当事人争议的有效手段。争议事项是否具有可仲裁性,是仲裁法理论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它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庭的仲裁管辖权和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等重大权利和经济利益。笔者试图结合我国《仲裁法》及解决涉外经济贸易争议的实践,提出这在理论上和实务中均有意义的命题,以窥探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和更充分地利用国际商事仲裁这一争议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6.
7.
仲裁庭与仲裁机构关系之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彭年  王莉 《浙江学刊》2004,(5):219-222
世界范围内的商事仲裁形式无外乎临时仲裁和机构仲裁两种.中国目前还不承认临时仲裁,因此在中国合法有效的仲裁形式只有机构仲裁,但是有关机构仲裁中仲裁庭与仲裁机构之间的关系处理却一直于法无据,这导致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影响仲裁公正性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我国仲裁事业的健康发展.有鉴于此,本文将以关系梳理为目的,从二者间的权力定性与权力配置两方面进行理论探讨,以求为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法庭之友是英美法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随着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法庭之友制度越来越多地被世界非政府组织运用到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与法庭之友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不同,法庭之友参与国际投资仲裁获得了NAFTA仲裁庭和ICSID仲裁庭更多的支持.如何看待法庭之友参与国际投资仲裁体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马永双 《学术交流》2005,(11):50-53
仲裁是一种古老的纠纷解决方式,是一种通过社会救济途径解决纠纷的机制。仲裁已由自发性发展成为国际通行的法制化的替代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其主要优势在于仲裁活动中始终贯穿和谐本位的思想,它不但从权利与义务层面解决纠纷,而且从心里层面消除当事人的对抗情绪,真正达到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的目的。仲裁的和谐本位理念构成了仲裁法制的理论基础,成为仲裁法制建设的主线。在建立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作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仲裁法制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纠纷是一种新型财产纠纷,依据《日本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和司法机关行使各自职权的前提下,通过制定《日本仲裁程序规则》,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仲裁中心,仲裁成为解决日本知识产权纠纷的新途径,并且通过积极的制度创新和市场推广,仲裁在日本已成为高效、公正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浅析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变迁的历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曦 《社科纵横》2008,23(10):11-13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向实践转变中出现了一些偏差,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当代中国价值目标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灵魂所在,我们在构建中国特色价值体系时,要始终坚持把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理论核心和逻辑起点,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核心价值的同时,借鉴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来丰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2.
吴如巧  王睿 《探求》2020,(5):46-57
对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进行有效控制,是关系到司法监督与仲裁自治保持平衡的重要问题。通过对现行有关法律规范的梳理可以发现,我国人民法院可以对仲裁裁决进行程序性审查、有限实体性审查和公益审查。作为分析样本的重庆地区355个相关案例,反映出实践中司法权对仲裁裁决的审查存在着实体审查不当、当事人面临举证和权利救济困境、司法审查事由立法科学性不足等弊端。为进一步释放仲裁制度在社会治理体系改革中的活力,提升仲裁公信力,我国司法审查权应当对仲裁裁决保持谦抑,摒弃现行实体审查之规定,建立科学合理的仲裁裁决有限司法审查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颁布实施,揭开了我国仲裁事业的崭新一幕,标志着规范的仲裁法律制度在我国的正式建立。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经济贸易、投资等方面的纠纷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仲裁作为解决纠纷的方式之一,其生命力愈显突出。本文通过对仲裁制度的起源及其所具有特色的详尽介绍,并对仲裁法颁布前后中国仲裁制度的变化进行比较,对仲裁制度的发展进行展望,希冀仲裁这一具有诸多特点的纠纷解决机制能够为更多的市场经济主体所熟悉并对之产生信任,在相应的领域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建文 《社科纵横》2006,21(4):79-81
司法监督仲裁具有必然性更具有适度性。过度的监督如同没有监督一样百弊丛生。中国对国内仲裁进行司法监督存在着缺陷,这主要表现为同一法院可能要对同一仲裁裁决进行两次司法审查,或不同的法院要对同一仲裁裁决分别进行司法审查。既不利于维护仲裁效益价值,也有损法院的司法权威。对国内仲裁的监督过于严格,实体性审查损害了仲裁“一裁终局”的原则,还会在适用法律方面诱发分歧。对撤销仲裁裁决的司法裁定不允许上诉,使法院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法院在做出裁决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不利于维护仲裁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贸易法委员会快速仲裁规则》是国际层面有关快速仲裁程序的最新规则,首次以附录的形式呈现在《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补充条文中。其兼顾了仲裁程序的效率与公平,值得海南自由贸易港借鉴形成符合海南特色的快速仲裁规则体系,即在保证公正的前提下,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以及程序的迅速高效贯穿程序设计的始终,确立快速仲裁程序的最高原则为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快速仲裁程序的启动必须基于当事人的合意,快速仲裁的案件由独任仲裁员审理,程序推进的过程应当凸显当事人本位等。  相似文献   

16.
李龙  向东春 《学术交流》2020,(6):59-74+191
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承载不同的程序法理,却基本适用相同的时效规定,这归咎于仲裁法中仲裁时效规则的阙如致使仲裁时效受到诉讼时效法定性的约束。仲裁时效既然作为判断仲裁请求成立的依据之一,就应当贯彻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确立多元仲裁时效体系,构建法定仲裁时效与约定仲裁时效双重结构,顺应仲裁的契约本位。同时,仲裁时效中止、中断适用的规则亟须与实体法保持一致,以形成逻辑严密的仲裁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17.
《求是学刊》2021,(1):114-124
就国际投资协定(IIA)中解决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投资争端的国际投资仲裁机制面临的正当性危机而言,IIA的碎片化无疑是成因之一,而其多边化或区域化则有助于提升IIA条文解释的一致性和仲裁裁决的可预见性。欧盟正在推动IIA投资仲裁机制的多边化,并使其成为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工作议题。我国和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该议题工作组的成员。以此为契机,我国应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下IIA投资仲裁机制的区域化改革,寻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能接受的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8.
曹阳 《创新》2017,11(6):117-125
在解决劳动争议的选择上,我国通过嫁接商事仲裁制度,形成国家强制干预纠纷解决的劳动仲裁前置制度。劳动争议前置程序的立法初衷是好的,但随着司法实务的不断推进,目前的劳动争议仲裁前置机制存在诸多弊端。为此,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在实务及理论方面都有所矫正。综合劳动争议仲裁及司法实践的新形势,建议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应当进行大胆改进,劳动仲裁机构的功能应当由裁决向调解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19.
李莉 《求是学刊》2000,(5):74-77
在日益增加的多方当事人争议中,仲裁解决纠纷的能力相对于诉讼而言是颇为有限的。因此合并仲裁作为完善办法之一,其提出有一定的社会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合并仲裁的利弊进行分析,认为合并仲裁有其存在的价值和一定范围内的可行性,并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和论证,以此作为以仲裁方式解决多方当事人纠纷的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0.
浅论电子商务与网上仲裁协议的形式要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宏罡 《求是学刊》2001,28(5):70-74
在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 ,电子商务将成为主要的商务形式 ,同时网上商务仲裁将是最具发展前途的解决电子商务纠纷的方式。网上仲裁协议是网上商务仲裁的基础 ,它与传统仲裁协议相比 ,在形式要件上有很大不同。本文将以界定电子商务的大致范围为前提 ,探讨网上仲裁协议形式要件的书面形式、电子签名、证据效力问题 ,提出解决方法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