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美国著名哲学家罗蒂在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批判的同时 ,构建了其“后哲学文化”。在这种文化中 ,没有那一个文化部门再具有特权 ,哲学、科学、文学、政治等文化部门都是平等的 ,而且哲学只是一种教化哲学 ,其实罗蒂的后哲学文化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2.
拒绝基础主义是罗蒂哲学的一个主要特征。罗蒂把实用主义和作为西方传统主流哲学的基础主义看作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坚持并希望扩展实用主义的思想和观点。他认为,当代西方哲学发展和演变的趋势,是向实用主义的思想和观点靠近。这在学理上证明了基础主义是站不住的。实用主义在哲学取向上以政治问题替代认识论问题,实现了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它拒绝寻求基础,包含着对于社会民主政治与哲学思考之间关系的认识。罗蒂对基础主义的拒绝,也是与他的政治信念相关的。  相似文献   

3.
罗蒂的新实用主义哲学观的矛头,虽然直指分析哲学运动,但其实质却是批判自柏拉图以来的哲学传统:寻求超越意见的真实知识,发现现象背后的绝对实在。为了批判(大写的)哲学,罗蒂对新实用主义进行了整合,并提出了后哲学文化观。本文正是通过阐释罗蒂的基本思想,试图揭示出哲学应如何摆脱本质主义的理论困境,回归哲学的应然之路。  相似文献   

4.
罗蒂是西方哲学客观主义传统的掘墓人。他站在元哲学的高度以实用主义为武器对传统哲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粉碎了人心的“镜式”本质 ,打破了“心———身”问题的迷梦 ,摧毁了客观性的基础 ,宣扬“协同性”的原则。基于此的“后哲学文化”理论 ,就是要将传统哲学消解在文化之中。但是客观性与协同性是人类认识和描绘世界和自身的两个方面 ,罗蒂的厚此薄彼不免使自己陷入矛盾之中。而且其“后哲学文化”实质上就是对话。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日益单极化的今天 ,这种对话难脱“文化殖民主义”的干系  相似文献   

5.
反基础主义理论是罗蒂的新实用主义学说的理论支柱。罗蒂用它批判了整个西方哲学传统。罗蒂以解释学化解认识论,以协同性诠释客观性,以弱理性替代强理性,试图在基础主义和彻底的相对主义之间走出一条中间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文学和文化理论中,视角主义成功的例子之一是罗蒂的实用主义。罗蒂是从分析哲学营垒转向后结构主义和解释学的。罗蒂把哲学同文学连结在一起,主张以文学取代哲学,故他标举“文学文化”与“解释文化”。文本主义代替唯心主义,成为20世纪的现象。所有的理智活动都是治疗疾病。后现代文化是治疗性文化。唯心主义的灭亡,导致浪漫主义的复苏。随着浪漫主义的衰落,偏爱和欲望在解释学理论中取得胜利。奇趣和蓄意为人类行为提供了根据  相似文献   

7.
罗蒂把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逻辑实证主义、蒯因和戴维逊的语言哲学,以及杜威的实用主义融合在一起.试图把英美分析哲学和它的大陆哲学对手结合起来,铸造某种新实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联盟.因此.他批判了分析哲学,解构了作为认识论的西方形而上学的哲学传统.提出了一种后哲学文化以对抗传统哲学的表象主义和基础主义.  相似文献   

8.
对罗蒂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进行评析可以发现其根本特点在于否定自由主义的理性主义基础,通过对罗尔斯新自由主义正义理论的曲解和裁剪,又在实用主义的前提下,把后现代主义和现代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统一起来,他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不但没有对自由主义这一西方主流政治哲学作出贡献,实际上是一种倒退,是一种实用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杂烩。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阐述了罗蒂的真理观、后哲学文化和种族中心主义,其核心思想是抛弃了传统客观主义真理观、知识观和哲学观,主张一种没有任何基础和本质的哲学观和文化观。从哲学上说,罗蒂的新实用主义可看作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形式的人本主义,它预示了人类文化聚合和统一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论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查·罗蒂(RichardRorty,1931-)以西方哲学传统及其变种:英美分析哲学和欧洲大陆哲学的激进批判者姿态出现在今日西方学术界.他是一位从那个传统中冲杀出来且将它予以重创的哲学家.罗蒂试图实现某种新的综合,试图改变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的整个形象.一方面,他宣告了西方哲学传统为人类精神活动寻求某个基础并进行等级划分的系统尝试的不妥当性和不必要性.另一方面,罗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文化:后哲学文化.罗蒂的思想在当今西方思想界正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考察了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内容包括,罗蒂创立后哲学文化的逻辑起点,创立这种文化将面对的诸多问题,以及这种文化现将给今日西方的某些哲学活动和其他学本活动可能产生的毁灭性影响。人们将看到,罗蒂对待西方传统文化的态度对于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人应如何处置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罗蒂是当今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提出的有用的就是真理等一系列真理观,是颇受争议的。本文通过对罗蒂理论来源的追溯,来分析他的真理观以及进步问题。从中可以看出罗蒂是以消极的姿态来对待西方传统哲学和分析哲学,以积极的姿态来弘扬实用主义,以乐观的姿态来迎接后现代主义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2.
女权主义是近代以来颇为重要的政治思潮,先后掀起两次浪潮。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罗蒂认为,女权主义是一种社会政治运动而不是哲学运动。作为社会政治运动,女权主义无需形而上学来证成,而需要通过改良逐渐改善妇女的社会地位。女权主义者无论是诉诸普遍理性还是意识形态批判或解构主义,都易于陷入哲学基础主义,使社会运动变成形而上学范畴。女权主义者应该发挥想象力,创造新的语言游戏和生活共同体,并在这一过程中重塑人们对女权的认知,制造新认同。不过,罗蒂的方案亦非完美无缺,他没有超越自由主义公私领域的界限,割裂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又赋予想象力以沉重负担,忽略了理性的批判功能。  相似文献   

13.
近代哲学转向了认识论,在真理观上认为理性是保证自我与外部世界符合的的东西,要获得真理必须遵循合理性标准。新实用主义代表人物罗蒂对此持批评态度,他认为理性是自我创造出来的,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性,合理性标准也不能绝对保证知识的客观性,相反还有可能导致同一性逻辑和技术统治。但罗蒂并不主张取消理性,而是主张对理性弱化,认为理性只是一种命题态度和对知识共同体成员伦理性的要求,这同时反映罗蒂实用主义的真理观:直理是体现协同性并非追求客观性的东西,它是不断证明与重新编织的信念系统,它总是与具体的社会、历史情境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语言分析哲学与解释学的交流与对话构筑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罗蒂和阿佩尔基于不同的哲学传统,都对此作出了努力.罗蒂通过对整个西方哲学传统的批判,提出了消解权威、强调对话的后哲学文化.哲学、科学等学科都成了后哲学文化中的平等成员.哲学没有了昔日的光环而成为众多对话者中的普通一员.阿佩尔则基于对康德哲学的改造而把先验哲学、语言分析哲学、实用主义、解释学等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先验语用学,完成了"语言学转向",使之成为第一哲学在当代的第三范式.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来,现代西方哲学渐渐形成了解释学和分析哲学两大阵营,实用主义与分析哲学走向融合,实用主义从皮尔士发展到罗蒂、普特南等新实用主义者.分析考察伽达默尔与罗蒂在"对话与教化""前见与基础""真理与方法"等几个方面所理解的异同,罗蒂向解释学注入了实用主义的因素,因而超越了伽达默尔的传统形而上学旨趣的残余.  相似文献   

16.
民主、科学与哲学--罗蒂对杜威哲学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蒂对杜威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利用和发展在美国哲学界一直是有争议的。杜威哲学的主要贡献不在于他在哲学认识论方面对科学方法的探索,而在于他对历史主义态度和自由民主思想的推崇。在杜威那里,民主仍然兼容于一般意义上的哲学和科学。罗蒂的“民主不仅先于哲学,而且先于科学”主张表明了他对杜威哲学的批判和发展。在罗蒂那里,民主不仅先于传统的普遍形而上学和特定民族文化,而且先于跨越传统文化共同体(跨越国界的)的现代科学。罗蒂对杜威哲学的批判性解读是一种伟大的误读,实际上蕴含着把政治学或公共哲学当作第一哲学的含义,为解决现实社会争端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罗蒂哲学的基本立场并不是一味地“消解”、“破坏”,而是在“消解”的同时具有积极的“建设性”。消解系统哲学是为了建设教化哲学、后哲学文化;消解强理性是为了倡扬弱理性;消解非历史的真理是为了坚持彻底的历史主义立场;消解大写的人是为了呼唤出小写的人,让现实的人的生活具有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从罗蒂哲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后现代主义理论并不是完全消极的、无意义的,相反,它对于消解传统哲学和文化的虚假死根、对于开辟哲学和其它文化发展的新空间、对于现实世界的文化交往和人类积极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理查德·罗蒂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基于实用主义的立场对传统的人权理论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认为西方传统哲学对人性的预设,造就了西方的"人权基础主义",这种用理性科学的态度来处理人性问题,所造成的并不是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反而是一个争战不休的世界,若要塑造更具人权素养的世界,就要用感性代替理性,用关怀代替分析.罗蒂认为人权文化就是在现实差异下,通过共感同情逐步建构,而不是由形而上的抽象推演而得.从罗蒂的人权思想中,可以得到几点人权教育的启示:人权的认同必须从具体的文化脉络中体认,人权教育的核心是感性教育,文学艺术是培养感性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9.
后哲学文化是美国代著名哲学家R.罗蒂在西方哲学家对西方哲学传统模式普遍不满、20世纪西方两大哲学思潮逐渐趋向汇合的情况下提出的,旨在使西方哲学摆脱困境,寻找新的出路。它想改变传统的哲学观、哲学思维模式,摈弃长期支配哲学研究的老问题和基本概念,将哲学融合在文化之中。后哲学文化是吸收了当代分析哲学和后尼采哲学的部分观点的新实用主义观,它破除了传统哲学观,其中不乏正确合理有启发的观点,但它否定哲学的独立性,因此失之偏颇;它破除了凝固僵死的思维模式,但有明显的相对主义观点,它为西方哲学的发展破了几道围墙,但出路还并不明确。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陷入了困境,"语言学转向"是哲学家们为使哲学走出困境而进行探索的一种产物.罗蒂与阿佩尔都认为这一"转向"不够成功,未能使哲学走出困境.为此他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改造方案.罗蒂的后哲学文化强调剥夺哲学的特权,使之融入文化的领域之中,成为一个平等的对话者;阿佩尔的先验语用学则强调哲学应建立在主体间性维度的基础上,仍坚持先验语用学具有奠基的功能,先验语用学把先验哲学、语言分析哲学、解释学和实用主义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第一哲学的第三范式.相对而言,阿佩尔的哲学改造更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