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古典悲剧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悲剧理论的诞生,理应是在有了悲剧这种文学样式之后.宋元时期,中国戏剧产生并兴盛了起来,中国悲剧也随之产生并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只是人们还没有明确地以“悲剧”一词冠之.“悲剧”是在本世纪初才由王国维等人从西方引进的.但并不能就此说,此前中国的古代就没有悲剧这种艺术形式.乾隆58年(1793年),英国使臣马嘎尔尼出使中国,曾与乾隆一起观看戏剧演出.他在他的《乾隆英使觐见记》中说:“戏场所演各戏,时时更变.有喜剧,有悲剧.虽属接演不停,而情节并不连贯…….”马嘎尔尼用tragedy一词,明确指出中国戏剧中是存在着悲剧的,这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的悲剧是符合当时一个普通西方人的悲剧观念的.中国悲剧发展到清代是承继了前代悲剧的传统的.面对这一文学形式的存在,中国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不可能视而不见,只是他们对悲剧常冠以“怨谱”、“苦戏”、“哀弦”等名称,而且也没能形成蔚为大观的类似于西方那样的悲剧理论体系.我们只是在他们的戏剧理论著作、戏曲序跋和戏曲评点中窥见星星点点.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古典悲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古代有悲剧吗? 悲剧属于美学的范畴,它是通过描写正面主人公的巨大不幸与痛苦来作出美学评价的一种戏剧样式。我国古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人压迫人的剥削制度是万恶之源。长夜漫漫、黑暗如漆的封建社会,到处是产生悲剧的土壤,不知有多少真善美的事物被扼杀掉。面对这悲剧性的现实,古代一些进步的戏剧家写出了一些可歌可泣的悲剧作品。王国维曾指出,象《窦娥冤》与《赵氏孤儿》,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宋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悲剧价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古典悲剧由于在题材、人物、冲突、结局等方面的差异 ,造成了其悲剧价值的不同。如果说西方古典悲剧价值是一个从怜悯、恐惧到崇高的净化过程 ,那么中国古典悲剧价值则是一个从怜悯、悲愤到崇敬的教化过程。作为悲剧价值产生的前提都是“同情” ,但西方古典悲剧价值主要是审美同情 ,中国古典悲剧价值则主要是道德同情。在西方古典悲剧价值的获得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理智上的理解、判断与思考 ,而在中国古典悲剧价值的获得过程中起作用的则主要是情感上的体验、识别与自证。如果说西方古典悲剧价值的获得过程是审美情感从低到高、从平和到激越的一个展射过程 ,那么中国古典悲剧价值的获得过程则是一个从平和到激越又回归平和的圆转过程  相似文献   

4.
神话悲剧即神话中悲剧性较强的部分内容,其主要作用在于用教训等方式教育人民,歌颂英雄,增强前进的勇气和信心。 中国古典神话悲剧产生近于神话学家们所讲的唯美神话中的“历史”部分,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美学把悲剧的性质归结为神的力量与人的意愿发生的矛盾冲突,自然界不可克服的困难,人性格本身的内在冲突的结果,即命运说或罪恶说,或两种说法的结合。中国古典神话悲剧也具备这些特点。我们从中国古典神话悲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上,为方便起见,把它分为四类,即理想悲剧、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悲剧的圆形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古典悲剧在情节结构上,大多呈现出一种苦乐相错、悲喜交融的曲线之圆。在情节结构上则往往由顺转逆,继而转顺,亦呈现出一种善恶惩报、悲欢离合的圆形,这也是中国古典悲剧与西方悲剧相区别的最基本的格局和最显著的特征。文章在分析中国古典悲剧圆形结构的成因时,注意到了传统观念及其思维方式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翻开中国文学史,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中国戏剧出现较晚。当古希腊悲剧繁荣兴盛时,中国戏剧才开始出现优孟扮孙叔敖对答楚庄王这样的倪端。中国戏剧的正式形成是在宋金末(公元十二世纪)。此时,欧洲的戏剧舞台却十分沉寂,在亚洲的印度,正是戏剧作为它重要组成部分的梵语古典文学彻底衰落的时候。中国戏剧虽在世界文化中发展较晚,但它几乎是在不受任何外界影响的情况下产生的。正如有的外国评论家所说的:“中国的戏剧文化在许多个世纪以来的发展道路上,丝毫也没有受到过欧洲戏剧  相似文献   

7.
鲁迅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他对悲剧美和喜剧关的见解。在对悲剧的论述中,他对悲剧的实质做了精辟的概括。同时,以历史的眼光审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对中国文学中的团圆结局提出了尖锐批评,并从国民精神弱点的角度深挖其根源。长期以来,鲁迅的这些论述成为研究中国文学结局处理的重要理论依据。但是由于一些同志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模式,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中产生的符合中国人民欣赏习惯的悲剧结局方式,它表现了我国人民美好的愿望和乐观的精神,并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古典悲剧中的因果报应情节,不仅表现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而且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还有其惩戒和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园林艺术的历史渊源流长,从上古时期的苑、囿,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士人园林以及寺院园林,再到元明清时期的北方、江南、岭南园林三大体系,中国古典园林不断发展,自我完善,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园林艺术.它以中国古代哲学为基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和崇尚和谐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绘画体现了崇和尚美、重视心性修养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源起之一,并推动了健康、有活力的民族精神品格的塑追.中国历代艺术家在这三种层面上提炼了中华民族的这一精神特点.  相似文献   

11.
袁敦卫 《船山学刊》2011,(1):157-160
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的审美趣味曾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点.以往的研究一般从文化政治和社会心理学角度切入解说成因,而我们试图从“身体经验”这一新的视角予以再诠释。并简要论述“身体经验”在古典悲剧中若隐若现的生长形态,进而触摸中国古典悲剧鲜活的身体质感及其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古典悲剧“团圆”结局及其成因团圆结局是中国古典悲剧创作中一个常见的现象。如《窦娥冤》的伸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汉宫秋》的“团圆梦境”,《琵琶记》的“玉烛调和”,《娇红记》的鸳鸯翔云,《清忠谱》的锄奸慰灵,《长生殿》的“蟾宫相见”,...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现代文学悲剧意识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学的悲剧意识主要表现在和谐、统一文化秩序内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二人关系上,而“二人关系的追求与失落主要集中在夫妇和君臣上,这恰与人生的两个最敏感的问题——性和权力(爱情和政治)——相重合。”那么,中国现代文学的悲剧意识则主要建构在个体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转换关系上,个体的独立、自由与社会必然性之间,理想的诱惑与现实的给定性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和冲突的困境是形成悲剧意识的内在原因。并且,现代作家的悲剧性感受和存在方式也融进了悲剧创作中,传统的“悲天怜人”在他们那里生长为“执着如怨鬼纠缠如毒蛇”的韧性、抗争精神。这两个方面是规范现代文学悲剧意识的美学内涵的两个支点,由此形成丰富多彩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章回体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突出特点,构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一、讲史艺术直接影响了长篇小说的章回体形式;二、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对长篇小说的需求,民族的欣赏习惯,规定了长篇小说的章回体形式。章回小说结构的特点:一是分回次有回目;二是有入话和开篇、收场的套话;三是文备众体;四是评点直接介入。  相似文献   

15.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中国古典诗词理论中一个独特的审美范畴.它的形成既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经验的概括,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标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诗歌不仅是艺术的瑰宝,也是思维形态的堂奥。中华文化注重感悟。中国古诗人更是本真地体悟、诗意化生存、艺术与生命合为一的诗哲。不宜将直觉感悟排斥在思维之外,否则难以评析中国古诗人的创作。古诗人的创作显现多种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诗歌意境体现了中国传统整体思维的特征;从瞬间观照生命的吉光片羽中,便可透出直觉体悟思维的灵动;既启人心智,又拓展空间、深化意境,这是类比联想和想象思维的高妙;文字的凝练和具象性,语法的弹性,表达的温婉、曲折使古典诗歌流露出模糊思维的特点。这些思维特征不是孤立片面的,一篇佳作就尽现。  相似文献   

17.
三大古典逻辑论辩理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大古典逻辑即墨辩、因明与亚里士多德逻辑都产生于论辩之风盛行的时代,都具有强烈的论辩色彩和丰富的论辩理论内容。对于论辩的本质、作用及目的,三大逻辑都有论述,而墨辩论述最为深刻、精辟。论辩的形式和方法是三大逻辑研究的重点,同时,三大逻辑都很重视谬误问题,都深入论述了谬误产生的原因及克服措施。当然,它们的研究也各有长处和短处。比较它们的研究成果,分析它们各自的特色,正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与西洋歌剧拥有相同审美标准的表演形式不同,中国歌剧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两种风格迥异的表演形式,一种是西洋歌剧模式的表演形式,另一种则是民族歌剧表演形式。随着时代的变革与发展,这两种表演形式逐步走向融合,共同构建着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中国歌剧表演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戏曲的民族特征许金榜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和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戏剧,但它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思想观念和美学追求。一、在思想内容方面首先,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20.
如果把中西古典悲剧加以比较,就会发现它们的主题有明显的差别。中国古典悲剧基本上以伦理道德为主题,以教化为目的,其基本倾向是维护封建秩序。这也就是古代戏剧家所主张的“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孔尚任),“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高明),以戏剧为“寿世之方”、“弭灾之具”(李渔)。这种悲剧在本质上是道德剧。西方悲剧(本文指古希腊和莎士比亚的0悲剧)与此不同。它们都不以宣扬伦理道德为主旨,主要是写悲剧主人公为实现个人意愿同外界和自身的阻力进行的斗争,揭示造成人生不幸的原因,帮助人们认识现实和自身,其主要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