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国公民公共意识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公民社会的发展与壮大,培养公民公共意识对于公民社会承接国家释放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社区是培养公民公共意识的战略性空间,从社区文化建设、社区组织建设、社区服务建设、社区管理建设、社区环境建设等方面探索公民公共意识的培养途径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公共权力意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公共权力意识是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政府权力的公益性、公共性原则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自觉意识。公共权力意识对政府政策执行及防止腐败具有积极作用。西方国家公共权力意识是西方政治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公共权力意识教育,对提高党和政府治国理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共管理者是公共职能的具体履行者,其整体能力直接决定公共管理的效能.同时,公共管理者的公共意识、实践条件和管理机制也是影响公共管理者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科学发展现指导下,以重塑公共意识、整合公共管理能力、完善公务员管理机制来提升与保障公共管理者的能力,这是当代中国公共管理者能力发展的路向选择.  相似文献   

4.
中产阶级对国家社会政治运行有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中产阶级的发展有着类型化特征,其行为与意识备受关注。利用logit回归模型比较中产阶级与非中产阶级以及不同类型中产阶级在公共意识与公共参与上的差异可以发现,中产阶级在政治上并非是后卫的,相比于非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公共意识更强、公共参与度更高,但中产阶级与非中产阶级在意识上的差异要大于在行为上的差异,这表明中产阶级的公共意识未能有效转化为公共参与。在中产阶级内部,新中产阶级、体制内中产阶级有着更高的政治效能感与投票积极性,其公共意识与公共参与显著高于老中产阶级、体制外中产阶级;且体制内中产阶级与体制外中产阶级间的差异要大于新中产阶级与老中产阶级间的差异。在当下中国,造成中产阶级内部政治态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如果把公共领域理论作为一个与现代性问题相关联的普适性的解释架构,可以说中国网络公共领域已形成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与之相对应的是,网络公民意识也逐渐觉醒并发展起来.本文对网络公民意识的内涵、构成与特征进行了剖析,并从网络公共领域的视角,提出强化对网络公民意识的培育是网络和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作为公共领域发展史上一个特殊存在形式的网络公共领域实现了公共领域的"大众化"转型,较之于传统公共领域扩大了参与主体,讨论内容也更加多样和全面。它不仅催生了中国公民的参与意识和权利意识,而且通过舆论压力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治强制行为的发生和国家权力的肆意延伸,对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和释放社会压力、缓解社会矛盾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发展远不够成熟,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提升网民公共理性和公共情怀,突显其"公共性"本色。  相似文献   

7.
基于个体品质的公共精神是共产党员所具有的应然特质,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表征与保证.当前,党员的平等、权利、责任及参与等公共精神的相对式微必然成为其先进性作用发挥的潜在阻力,势必影响和谐社会构建与现代化的持续推进.明确与夯实党员的公共精神已成为现时代的必须: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明辨意识;二是坚持党性修养,培育宗旨意识;三是夯实制度基础,建立规范意识;四是要践履公共生活,强化参与意识,在多元互动中实现党员公共精神的合理建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考察,探求西方社会主要的政治意识例如平等、公共精神、法治等公民意识的产生。透视了古希腊民主下所产生的公共精神,审视文艺复兴时期的横向民主和纵向民主所产生的公民理念和现代民主所要求的公民理念以及未来民主公民意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表现形态、进步意义等方面阐述了公共艺术的内涵和外延,肯定了公共艺术对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对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认识和理解是公共艺术创作的基础,倡导以积极进步的人文精神、艺术精神和民主意识来设计当代城市公共艺术.  相似文献   

10.
建构“文学公共领域”的问题成为近两年中国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文学批评家的活动对“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学批评活动可以成为团结公共的中介,合理地进行对话交往的批评可以内在地形塑公众参与社会文化议题的讨论方式.在当今我国学界倡导建构“文学公共领域”的文化语境下,文学批评家应具备认同意识、对话意识和实践意识.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下云南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云南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新特点,提出云南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要从馆藏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和网上地方信息资源的组织和加工两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高校扩招的效果是多方面的,其中对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有重要意义。教育资源是指用于教育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合理的配备人力和物力。高校扩招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利用效率,为高校适度规模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执政资源是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执政能力的关键。我们党在执政能力建设中有着丰富的执政资源,包括有先进性资源、理论资源、宪法和法律资源、人才和组织资源以及群众认同资源等。开发和利用好执政资源,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执政地位,实现其宏伟而远大的政治目标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下,企业应重视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实质上是蕴含在人体内的劳动能力,是一项无形的“活”资源。人力资源会计是对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程序和方法。通过阐述人力资源会计产生及相关概念,提出理解人力资源会计的四个基本要点,即人力资源的成本、本质、价值、权益。进而提出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原则。并就人力资源的核算和人力资源信息披露提出了探索性的具体核算方法。最后就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其党组织开发好自身的丰富执政资源,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丰富的历史资源、政治资源和思想文化资源。高校党组织只有积极挖掘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深入开展历史国情教育,不断完善高校党的民主建设,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开发好党执政兴国的历史资源、政治资源、思想文化资源,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公共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人力资源能力以及公共人力资源的作用在当今世界越来越受到关注,政府也逐步认识到公共人力资源能力和素质对于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有着莫大的关系.如何提升公共人力资源的能力则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公共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适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体制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我国公共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所依据的基础理论,阐述我国公共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理论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7.
论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旅游资源进行经济价值评估,是旅游资源市场化的直接需要,也是改革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实现旅游资源合理利用的必然要求。作为旅游资源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初步阐述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唯一性"、"真实性"、"认识的不确定性"和"破坏的不可逆性"的含义,得出了文化旅游资源也是舒适型资源的结论,为舒适型资源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高校资源优化配置机制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高校资源分配过程划分为宏观、中观及微观等三个层面的分配。以政府、社会资源作为外部环境因素,将学校下属单位和部门资源配置作为学校整体资源配置的重要方面,从学校的角度对高校资源中的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特别是财力资源)中观及微观层面的配置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下的高校资源优化配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需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对高校资源优化配置中的机制进行了设计,并提出了优化配置的具体方式———全面预算管理,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档案信息资源价值实现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中心任务。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通过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体现档案工作的意义。目前影响档案信息资源价值实现的主要因素有认识不足、实现程度有限、人员队伍素质和管理条件不高等,解决问题需要从源头治理、营造氛围、革新方式、充分挖潜、抓住关键、创新管理等方面入手,以充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息资源按照公共物品理论可以分为纯公共信息资源与准公共信息资源,西部地区在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存有诸多问题,应有不同的共建共享模式,并且政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制的完善需要其他相关制度予以配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