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打破国民党对中国抗战真实情况的封锁,争取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援助,特别是“争取世界人民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的先锋力量——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以及解放区人民”,宋庆龄以其崇高威望和巨大感召力发起并领导了保卫中国同盟,承担起对外宣传中国抗战、争取各国人民和海外华侨的积极援助这一特殊使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打破国民党对中国抗战真实情况的封锁,争取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援助,特别是“争取世界人民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的先锋力量——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以及解放区人民”,宋庆龄以其崇高威望和巨大感召力发起并领导了保卫中国同盟,承担起对外宣传中国抗战、争取各国人民和海外华侨的积极援助这一特殊使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华民族同心同德、浴血奋战,并取得抗战胜利的一面光辉旗帜。吴玉章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显著贡献。在国际,他积极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赢得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在国内,向人民介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与前途,揭露投降派分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阴谋,抨击汉奸卖国贼的卖国行为,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不能离开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孤立地进行,能否正确处理围绕中国抗战展开的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是关系到中国抗战胜利和前途的严重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爆发后,坚持实行的自力更生为主,同时不放松争取外来援助的方针,独立自主地发展对外关系,积极地开展国际交往和对外宣传工作,其中包括争取美国支持和援助中国的抗战事业。  相似文献   

5.
胡适于清末兴起的出国留学潮流中赴关留学,学成回国后不仅以其学术声望享誉学界,成为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灵魂,更以其亲西方的思想言论成为“英关派”在学界的重要代表。抗战中期,胡适出任中国驻关大使,在任4年,为争取抗日美援尽到了责任。特别是他的演讲,唤起了美国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胡适这段不寻常的外交官生涯,固然是时局使然,但亦与其留关经历有着不可割舍的渊源。  相似文献   

6.
抗战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领导下,少数民族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主要表现为:第一,进一步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了全国抗日力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抗战;第二,牵制和消耗了日本侵略军的有生力量,彻底打乱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我国的步骤和计划;第三,从人力、物力、财力和精神上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战;第四,修建了抗战国际交通线并维护了该线的畅通;第五,充分发挥自身对外交流的悠久历史传统,赢得了国际社会对我国抗战道义上的同情和支持。同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对少数民族产生了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武汉抗战时期,蒋介石对外力争国际反法西斯阵线的同情与支持,对内积极动员、组织和团结各抗日力量对日抗战,先后督导或指挥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使抗战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相持。同时,还为部署其他各项重要抗战工作及安置难民、难童等做出了重要贡献,成功地实行了抗日战争由东部向西部的战略大转移,为谱写这一时期中国抗战的辉煌篇章立下了功劳。  相似文献   

8.
在民族危机、国家危难的大背景下,中间政派极大地表现了他们进步性的一面,要求抗日、团结、民主。也正是在这个时局大变换时期,他们逐步认清了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动本质,由抗战初期的拥蒋抗日,到抗战中后期逐渐走上反对蒋介石独裁,同情支持共产党,开始与共产党合作,从而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作出了一定贡献,也为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政治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得到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各国人民和民族的同情与支持.抗战爆发后,以苏联为首的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号召全世界人民用一切方法组织对中国人民的国际援助.同时,为了让中国牵制日本在远东的侵略势力,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政府,在抗战初期,依据《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从政治上、物质上和军事等方面给中国以有力支援.在战略决战时期,苏联百万大军出兵中国东北,直接参加对日作战.对加速日本的败降起了重大作用.抗战八年中,中国人民蒙受了重大牺牲,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始终牵制着日本陆军的主力,从而解除了苏联的东顾之忧.故中国的抗战也保卫了苏联,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中华民族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从1936年7月起,陶行知为联合华侨和国际人士支持中国抗战,促进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奔走于世界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