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和创新。特别是当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之后,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放松,并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目的、任务、原则、内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都做出了深刻的论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洽工作理论在坚持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基本内核,继承和发扬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新见解,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2.
李斯是秦汉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其政治思想及实践对秦朝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历史影响。李斯的政治思想体现出法儒并存、以法为主与法儒互补的理论内涵,适应了秦汉时期新的君主专制政治的历史发展,构建起一个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功利性的思想体系。李斯对法、儒政治思想都有着深入地汲取,但从其政治实践看,这两种思想因素之间既有矛盾、冲突的一面,也存在着互补、融合的另一面,形成其政治思想的内在的双重性。李斯是秦汉时期法、儒相结合的新型政治官僚的先驱,其政治思想折射出这一时期新的君主专制政治模式的初期的探索与发展,因此具有极为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迅猛发展,既带来了一系列积极的影响,也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这就客观上要求高校重视和不断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思考和研究何谓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对现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挑战及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这是研究和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4.
"党建"思想是党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来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的重要内容。党的建设,包括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等,这实质就是对党的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这一过程便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视域中的"党建"思想。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在我国形成的历史脉络,有助于解读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有助于新时期加强对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5.
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民主发展,现阶段我国民主存在利益既得者抵制改革、民主制度不健全、对民主本质认识不清等问题,对政治体制改革形成了阻碍。民主的发展有赖于正确思想的引导,在我国就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民主制度论、资本主义民主局限论、民主历史范畴论、经济决定民主论、民主主体论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精髓。要使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必须满足人民民主诉求,避免民主极端化;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观,校正民主价值判断;重视经济基础对政治体制改革的作用;坚持民主历史范畴思想,实现人的全面幸福。  相似文献   

6.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而研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建设、开发和利用也成为其重要课题。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社会网络化的形成,高校应充分建设和利用校园网络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积极拓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7.
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价值体系、人生态度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开展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只有清楚地认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重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作方式的改变,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理论成果、思想认识与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反腐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反腐思想。他们的反腐思想既有历史传承的一面,主要体现在:高度重视惩治腐败、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加强民主监督、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同时他们的反腐思想又有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创新的一面,主要体现在:对腐败现象根源的认识不断深化,反腐败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反腐败的策略日趋成熟和完善,反腐败的途径选择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和发展,诱发并继续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生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新格局。其最根本的意义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变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刷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部门、组织、关系和实践等获得了全新的内涵。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也潜藏着历史维度断裂和横向维度碎片化的现代性风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实践的分化遗留了诸多认识和研究的灰色地带,这些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在新阶段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主动应对。  相似文献   

10.
自我党诞生六十多年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光荣的传统和作风,但也有过教训和失误。在当今新的历史时期里,注意总结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经验,对于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  相似文献   

11.
诸葛亮未出隆中时是一介书生,自有"观其大略"的治学之道.由于人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当诸葛亮走向政治舞台时,其治学之道无疑会对他的治国之道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以刘备驾崩永安为分界点,前期治国之道主要承袭了治学之道的精神,后期则有所偏离.这种差异使诸葛亮的性格前后也有细微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人民民主 ,毛泽东有着丰富的思想与实践 ,按照现代政治学观点从中可以解读出大量政治参与思想。建国后他领导中国人民确立了政治参与框架 ,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 ,毛泽东的政治参与思想在制度、程序方面还有某些不足之处。鉴古知今。今天的政治参与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朱德一生重视学习,提出了许多关于学习的思想和观点,主要包括:"不学习就会落后,就不能跟社会一道前进","为了建设祖国,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政治、文化和技术","获得知识的道路就是要努力学习","拒绝学习,自骄自傲,是必然不能进步的"等,分别对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思想、政治改良者.他在绘画上也提出了一些变革的主张.在强调绘画的功用,提倡西洋画,贬抑文人画方面都有鲜明的论点,虽有失偏颇.但给当时沉寂的中国画坛刮来了新风.并冲击、影响了中国的绘画技法和美学观念。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对中国政治的贡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他的"做",他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着一场改造现实社会制度的实际斗争;二是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一家之"说"———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现实的"叛逆"斗争中,毛泽东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国人政治意识的价值取向,把几千年来中国人的"趋古"意识变为一种"前景"意识。随着这个价值取向的根本转变,毛泽东在多方面表现出了对传统政治思想的"叛逆"。  相似文献   

16.
近人陈师曾认为: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但是,究竟何为文人,他并没有做出清晰的界定。而且,他对文人与士人的复杂关系也没有明确的认识,甚至有时将两者简单地混为一谈。本文通过梳理士人与文人的演变、分化与合流的过程认为,正是具有文人属性的士大夫阶层大量地参与绘画创作,才催生出了文人画,并不断地推动文人画的发展演进。  相似文献   

17.
韦石泉(1922~2007),江苏江宁人,著名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韦石泉教授深谙植物病毒学,博古通今,对植物保护学科的发展有着新颖的思想和不断的实践。早年曾开展真菌病害生理研究2,0世纪60年代起专攻植物病毒病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对赤豆花叶病毒、大豆的环斑病毒、白菜芜菁花叶病毒及一些果树病毒及病害,进行了较系统的深入研究,在病毒提纯、血清学技术、病毒株系划分以及品种抗病性鉴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对植物病毒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贡献颇多。韦石泉教授献身于植物病理学教育事业,在4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在学术水平上有很深的造诣,在学术道德上有很高的修养,他注重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结合,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8.
咸阳-长安文化重心地位的形成与上古蜀道主线路的移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蜀道作为联系关中平原和四川平原的主要交通线,开拓和养护经过千百年的经营。相关历史经验,成为有益于交通建设的宝贵文化遗产。蜀道穿越秦岭的线路,主要有故道、褒斜道、灙骆道、子午道。随着咸阳-长安文化重心地位的形成,蜀道主线路发生大致以自西而东为趋向的移换。这种历史变化显示出咸阳-长安地位的重要,也体现了交通道路设计者和交通体制管理者以为交通应当服从政治、经济需要的理念。而中国古代交通史和中国古代交通文化的一个侧面,亦因此得到认识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高校作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它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真、善、美是哲学领域的重要范畴,三者的统一是一切科学包括思想政治工作这门特殊社会科学的追求.其中,真是善和美的根本前提,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所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必须首先坚持真,即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相似文献   

20.
张申府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之一。他前半生徘徊于政治和学术之间,积极活跃于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后半生却默默无闻,被历史遗忘。文章认为他的人生轨迹既受到儒家传统入世思想的影响,又与西方自由思想密切相关。他的悲剧人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知识分子在政治和学术之间的矛盾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