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德国西部城市伍佩尔塔尔风和日丽,一户恩氏家庭的大院里鲜花盛开。 屋里电话铃响,心情愉快的恩老妈妈接过电话应一声:“恩斯特。”对方听出了接话人的身份,随口说:“我要找您儿子讲话。”“我有5个儿子,您找哪一个?”“我要找你那娶了中国太太的年轻人。”不料老太太的回答令听话人大吃一惊:“我有3个儿子娶了中国太太,您找哪一个?”…… 恩家是正宗日尔曼大家庭,因为结上了中华民族的缘,就多了一个随缘简化的“恩”姓。  相似文献   

2.
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主人公对精神之父的寻找同时也印证了整个社会对“父亲”的需要。而“父亲”在更广泛意义上是指一种精神信仰,一种外在社会关系和传统道德标准的约束。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小家庭这个窗口窥视了整个俄罗斯大社会的风景,从德米特里最终的被救赎到伊凡的道德皈依再到阿廖沙对宗教的笃信,我们看到了几兄弟在“寻父”的道上走着不同的路程,却都达到了同一终点。  相似文献   

3.
家庭仨符合     
《新少年》2014,(3):33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河津市小梁乡东坡村郭明圣仨兄弟,为老父郭存旺文明祝寿,被传为佳话。 郭存旺,今年九十二岁,经历了三朝四代,饱尝了人间的苦辣酸甜。 十年前郭老汉老伴去世,为报答老父养育之恩,郭明圣仨兄弟协商,决定在老人家九十寿辰之际,于一九九六年农历十一月十六日,举行祝寿活动。日前仨孝子安排连放两场电影,让  相似文献   

5.
    
单位浴室对外开放后,经常看到一对父子来洗澡。父亲可能有80多岁,儿子也有60出头了。父亲瘦高得有点佝偻,嘴里没有一颗牙,时不时流淌着口水。父亲患有中风,进出浴室都得搀扶。儿子侏儒,虽说脸色比起父亲有些红润,但满脸如风干核桃的皱纹足以看出他的精力也有限。然而每次前来洗澡,都是儿子骑着三轮车拉着父亲,而后帮他脱衣、搓洗、擦拭、穿衣……起初,浴室里的工作人员害怕老人有闪失,到时有理说不清,想拒绝他们来洗澡,然而,儿子一拍胸脯说,有我儿子在,你们怕什么。大家为儿子的举动所感动。渐渐人们习惯了,习惯了等他们洗完澡出来让出一条路,挑两双防滑的拖鞋给他们,更  相似文献   

6.
7.
对于杨绛,我了解不多,只知道她是钱钟书的妻子,只读过她的《洗澡》。最近,看了她写的《我们仨》,对她连同她与钱钟书的女儿“他们仨”多了些了解。          贤妻杨绛 易中天曾在《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中说过,作为一个“贤妻”除了要孝敬公婆,还必须服从丈夫,这第一条杨绛做到了,她常去婆婆家“做媳妇”,但是杨绛绝不是一个对丈夫无条件服从的妻子。他们曾为了“bon”的读音吵过一架,结果杨绛赢了,但两人心中都不爽。后来,定下条约:以后各持异议,不必求同,这让人觉得杨绛刚硬十足,大有“我爱我夫,但我更爱真理”的味道。但杨绛也温…  相似文献   

8.
于志学 《社区》2012,(35):51-51
三叔的身边有三个宝贝。一条从不离身的小黑狗,三叔为它取名“小青”;还有一匹菊花青马,三叔称它为“大青”;还有一支总不离身的箫。每次三叔出门,必得骑大青,牵小青。如果大青不在身边。他宁可步行数十里,也不骑别的马。三叔对小青和大青的喜爱.往往超过对我们。他常憨声憨气地说:“人可以自己照看自己,可牲畜不行,没有人管,就活不了。”由于三婶不能生育.三叔膝下无儿无女,他十分苦闷。  相似文献   

9.
孔涛  张华 《老友》2015,(2):30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在山东省定陶县冉堌镇王双楼村,就有这么3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她们多年来无怨无悔悉心照料公公,用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诠释了中华儿女孝敬老人的美德。她们就是葛汝真老人的3个儿媳:王玉兰、侯青云、王秀娥。今年80岁的老汉葛汝真,老伴20年前就去世了,3个儿子常年外出打工,孙子都是儿媳们自己拉扯大  相似文献   

10.
11.
哑父     
辽宁北部有一个城市叫铁岭,在铁岭工人街街头,几乎每天清晨或傍晚,你都可以看到一个老头儿推着豆腐车慢慢走着,车上的蓄电池喇叭发出清脆的女声:“卖豆腐,正宗的卤水豆腐!豆腐咧……”那声音是我的.那个老头儿,是我的爸爸.爸爸是个哑巴.直到长到二十几岁的今天,我才有勇气把自己的声音放在爸爸的豆腐车上,替换下他手里摇了几十年的铜铃铛.  相似文献   

12.
父背     
初冬的清晨,略带寒意。路上行人很少,偶尔有几个忙着做生意的人匆匆而过,脚步声中透着为生计而奔波的无奈。为了女儿上学不迟到,我也正无奈地带着她搭早班车。  相似文献   

13.
"孝"是源于人类的自然本性即父母子女之间纵向的"亲亲之情",这种自然之情发乎于外,成为协调父子关系和谐的行为规范。这种发乎自然人伦的文明形式,与传统礼乐文化在"伦理和谐"的价值旨趣上是完全一致的。孝与礼相结合而为孝礼,是礼乐文化的逻辑起点。由礼乐文化中所确立的孝之为孝礼的规定性,首先体现在周人对祖先祭祀的宗教礼仪之中,进而逐步推展到丧葬、婚冠、生育以及对在世尊长的敬爱与服事之中。  相似文献   

14.
从基层干起,逐步提高。重拾自信2003年中考时,我以数分之差与普通高中失之交臂,进入申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始了中专生活。说实话,当时心中充满了失落感,不过很快我就调整了心态,重拾了自信,因为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相似文献   

15.
论孝     
本文主要论述作为中国传统道德基本规范的孝。一首先必须作两点说明:第一,由于语言符号的局限性,造成了语词含义的模糊和混乱,极易使人产生误解.比如“孝”这个词,就同时被用来表示三种不同人类发展时期的人际关系,即原始社会氏族内部成员对老年人生存权利的尊重,文明社会父权家庭中子女对父辈的服从,现代社会在平等基础上子女对父母的关心和尊敬.其实,这三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所说的传统道德规范的孝,专指第二种含义,即在中国封建社会得到提倡和强化的协调父子关系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6.
劝孝     
自古忠孝首当先,不孝父母理不端。树有根来水有源,父母恩重如泰山。父母恩情有千万,万分能表一二三。青发难数恩难算,昼夜侍奉报不完。父母年老多孝敬,儿孙向你看样板。父母有病多侍奉,子孝妻贤福无边。儿孙都要敬老年,和睦家庭进财源。父母年老多孝敬,胜过死后鼓乐喧。父母有病若不管,死后知孝后悔晚。春夏秋冬不停转,人生哪能净少年。光阴似箭又一年,媳妇成婆白发添。日月如梭催人老,人人都有老来难。人人都应尽孝道,一辈一辈树样板。孝敬父母理当然,中华美德代代传。劝孝@李鉴照  相似文献   

17.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之一。在这个观念的形成过程中,《论语》中的记载及其后世的解释都起了极大的作用。本文由"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解释困境入手,对孔子之"孝"做出新的理解和解释。  相似文献   

18.
燕子 《中国农村》2009,(9):16-17
一片美丽的海岸、一段古老的历史、一种融合的音乐、一份志同道合的信念,让这三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伪男孩儿”走到了一起。他们选择北京,选择中国,因为这里有着相同的文化厚度,也因为这里的音乐市场有着更深厚的潜力。他们坚持创造、用心传达,幸运地把爱好变成了事业。  相似文献   

19.
兄弟     
  相似文献   

20.
兄弟     
印度的乞丐和印度的神牛一样知名,同样是满大街游走,又同样的以一种主人翁精神悠然自得。我每次去菩提迦耶都是在法会期间,而这期间的乞丐是最多的,他们知道来参加法会的都是乐善好施的佛教徒,同时法会的主办方通常都会安排施食,所以纷纷从十里八乡赶来。 而很多当地的小孩子也有自己的“工作”,或者擦皮鞋或者帮忙送货。当有外国游客经过时,他们会随时变成乞丐,大方地向你伸出手来——“乞丐”在印度是一种因种姓而世袭的职业,最让人绝望的就是这一种坦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