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城镇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处理好扩大城市规模与强化产业支撑的关系、处理好城镇规划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关系、处理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与建设新农村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中国城镇化建设形成了诸多模式,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万丰模式、南街村模式和赣州模式等,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而黑龙江省的城镇化发展则呈现出城镇化进程加快但存在准城镇居民、城镇经济有所发展但产业支撑不足、城镇居民收入提高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发展态势多元但城镇体系不完善、城镇支撑能力增强但城镇化质量偏低、核心城市发展迅速但辐射能力弱等态势。只有做好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改革性工作,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等基础性工作,保证进入城镇的农民有稳定的就业,充分享有城市的公共服务,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3.
边境地区城镇体系建设对推进区域城镇化进程、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边疆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内蒙古边境地区城镇体系建设存在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口岸城镇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区域城镇空间布局松散等问题,导致边境地区人口大量流失,不利于边境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因此,需要制定有利于边境地区城镇体系建设的制度、调整边境地区的城镇布局、推进边境口岸城镇提质增效、促进边境地区城镇与腹地之间的要素流动,加快边境地区城镇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编者按: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是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之后,对新型城镇化进行的具体部署与详细规划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提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六项任务,即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结合中央精神,我们组织了本组专题,力求从深层次解读新型城镇化之"新"。专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分析了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专题中,魏后凯教授等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与战略重点》一文,深入阐述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丰富科学内涵,这个内涵包括六个方面:一是科学把握城镇化的规模、速度、节奏,走渐进式城镇化  相似文献   

5.
走健康和谐城镇化道路是保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主导战略。城镇化既包括城镇空间的扩展,也包括城镇人口的相应增加,城镇空间的扩展和城镇人口规模保持一致性是健康城镇化的基础。但是过去和现在的情况是,我国城镇空间的扩展速度远远高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城市用地规模增长弹性系数已大大高于合理水平;城镇体系不合理导致人口分布不合理,形成大城市由于人口过度集聚而导致严重的“大城市”病,而中小城市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对人口集聚的吸引力不足,规模效益低下。在对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走健康城镇化道路,必须要从过去注重城市硬件到注重城市软件,从注重空间扩张转移到注重人口发展,在主体功能区和人口功能区规划建设的宏观背景下,以和谐的城镇化理念和实践促进人口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西部城镇化发展的概况进行综合分析,针对目前西部地区城镇体系不健全,城镇发展质量低、效益差的问题,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云  张永亮 《理论界》2003,(1):35-36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表明,城镇化(它与城市化在内涵上是一致的)是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文化建设作为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镇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文化建设是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可以说,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为节约时间向特定空间集聚的过程,它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生活全方位的发展变化,城镇化的发展必然要求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文化建设能推动城镇化发展。文化建设通过马克思主义和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把全国人民紧紧团结起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共同推动现代化和城镇化。此外,文化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还可以创造出经济价值,正逐步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广西农村城镇化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城镇化水平过低 ,城镇规模偏小 ,产业结构不合理 ,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 ,加速广西农村城镇化的建设 ,发挥城镇“增长极”效应 ,有利于实现兴桂富民战略 ,加快广西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高尔夫球俱乐部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实现方式,同时解决我国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中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的困境,本文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出发,对高尔夫球俱乐部建设的特点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促进作用进行研究,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可以有多种模式,其中可利用城市远郊或农村的抛荒地、废弃地、山坡地等非农耕地建设高尔夫球俱乐部,以改善城镇投资环境、带动城镇化建设中房地产、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解决就业和促进人口流动、优化城镇生态环境,实现城镇化建设与高尔夫球俱乐部发展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8,(8):55-65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历程可分为"规模扩张"的传统城镇化阶段和"质量提升"的新型城镇化阶段。改革开放之后到十八大之前的传统城镇化,在推动城镇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空间结构不合理、农业农村现代化滞后、土地财政快速扩张、资源低效利用与环境污染等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高效、包容、绿色的城镇化,本质是以人为核心提高城镇化质量。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在实践中取得积极进展,成为拉动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城镇体系的合理与完善则又是城镇化水平高低的又一重要标准。本文针对西部地区城镇体系的弊病与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严格控制特大城市,积极发展大中城市,提高小城镇质量建设”的西部城镇化发展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建设的经验表明,土地聚集是小城镇成长的因素,土地聚集必然打破原有土地产权基础上的利益格局。通过对上海小城镇发展情况的分析发现,没有土地的聚集,就没有上海的城镇化;在城镇达到一定规模后,土地聚集也会给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面对土地聚集带来的问题,城镇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每一寸土地。  相似文献   

13.
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跨越都离不开山西城镇化的发展,山西城镇化发展主要以山西城镇化率为衡量标准。基于2000-2011年山西省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观察的实证分析方法,得出目前工业化率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是山西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为使山西快速实现城镇化,应积极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加强城镇投资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城镇化战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江西省明确了以"昌九"为龙头的江西城镇化战略及其在全国城镇化格局中的地位,建设以"昌九"为核心的赣北城镇圈和以赣州为核心的赣南城镇圈,积极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形成全省合理城镇化格局。产业支撑对于城镇化健康发展尤为关键,因而城镇化发展无疑需要产业来支撑,而产业发展要靠人才来支撑,靠创新来驱动,因此应高度重视教育与科技在产业发展和城镇化推进中的根本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不均衡,城镇化发展远滞后于工业化,两者存在顾此失彼或脱节发展的问题.因此,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是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两化”互动的一种高级实现形式,产城综合体将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将城镇建设与工业布局、结构调整相结合,让城镇主动为工业园区提供配套服务功能,这必将成为未来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为东北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东北地区的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城镇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互补性差等问题,还需要积极思考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实施城镇化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我国农村城镇化要有自己的准确定位。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许多原先的农村已具有了城镇的特点,成了名副其实的“准城镇”。现今的“准城镇”符合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准城镇”是我国农村城市化不可逾越的一个雏形阶段。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基本路径。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正相关的互动关系:新型城镇化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支撑,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主动融入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去,以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提高城镇化绿色发展的质量,建设宜居、乐居、宜游的美丽城镇。  相似文献   

19.
魏丽莉 《兰州学刊》2014,(3):165-170
文章分别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数量维度和质量维度出发,研究了甘肃省各地州市的城镇化发展状况。从城镇化发展的数量水平看,甘肃省各个地州市、各个区域板块不仅在城镇化率方面差距明显,而且在城镇分布的密度以及城镇规模结构等方面也存在差异性。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12年甘肃省各个州市的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了测度,发现甘肃省各地州市的城镇化质量的高低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最后,根据甘肃省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点,文章着重从城镇化空间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甘肃省未来城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特色文化资源为支点,在规划和建设上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提高城镇化建设与其地域特色、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的关联度,用特色文化资源促进特色城镇化建设。借助都市经济文化圈的网络经济效应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区域内部要素市场,降低社会资源的配置成本,促使区域内企业聚集提升到产业集聚。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正确认识城镇化与特色文化资源保护的关系;以特色文化资源推进城镇化建设,避免"千镇一面"、"千城一景"局面;注重并发挥都市经济文化圈的引领带动作用;注重挖掘城镇特色文化资源,合理规划新型城镇未来发展的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