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绝大部分情况下,西周中晚期金文中的“师”官的身份是武职军官。这一时期,西周王室对于“师”官及其家族的赏赐次数繁,规格高。对“师”官的频繁赏赐,是由于国内政治形势的需要,以及“师”官在对外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所决定的。对“师”官的频繁赏赐,加强了西周中晚期王室的军事力量,促进了以“师”为核心的军人势力的迅速膨胀。  相似文献   

2.
《哲学研究》1978年第4期发表了陈元晖同志的《严复和近代实证主义哲学》一文,读后使我想起了日本明治初年的西周其人。因为西周和严复有许多共同之处。陈文指出严复是“中国第一代实证主义者”,是“最早介绍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到中国来的一位学者”,而西周呢,他也是日本最初的一位实证主义者,也是把西方哲学思想介绍到日本来的第一个人,他们二人都对东方封建思想进行了摧毁性的挑战,起了进步作用。但同时他们却也都散布了“不可知论”、“信仰主义”,为宗教开了方便之门。谈到他们的政治立场也是一致的。严复大肆鼓吹斯宾塞的“平稳进化论”与“平衡论”,  相似文献   

3.
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所交待的“因空见色 ,由色生情 ,传情入色 ,自色悟空” ,是全书总体构思的纲领。他为自己的著作设计了一个由“空”、“色”、“情”三个子世界建构起来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世界。作品中的全部人物、事件和整个情节都是以“空的世界”为起点和归宿 ,以“色的世界”为基础 ,以“情的世界”为中心。这三个子世界有各自具体的内涵及思想意义 ,三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生灭转化的相互关系 ,从而为《红楼梦》文本解读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西周"徕器"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初,陕西省眉县出土了一批共27件西周青铜器,每一件都铸有铭文,器上记载了“单徕”及其家族史事,铭文数量之大,问题涉及面之广,为多年来所罕见。四十二年、四十三年徕鼎上,纪年、月、“月相”、干支纪日完备,是“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以来最重要的相关发现之一,也是对工程阶段性结果的检验和挑战;徕盘所记西周王世系统之完整,为西周文物中仅见。“徕器”将在三代学术研究中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韩鹏  李利 《人生与伴侣》2022,(44):62-65
<正>古人认为,自周人始祖后稷至周文王等十余代人,都曾担任过西周国、或西伯国的氏族领袖。周人也认为,后稷是他们的始祖,并把他尊为“农神”,西周建立后的农官之长也以“后稷”命名。从后稷到文王之间,《史记·周本纪》《世本》等史典记载共有十五代,而《汉书》记载有十八代。这其中“后稷”“不窋”的个人名称与氏族名称之间,已很难分辨。相比之下,作为氏族的“西周”或“西伯”要比作为个人的“西周”或“西伯”历经的历史要长一些,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6.
刘勰对写作主体的建构予以高度重视,其《序志万一篇可证,此篇是全书的总序,是写作缘由与写作意图,全书总体构思与理论框架的一个总交代,是全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压轴”的“重头戏”,它以“1”与“49”相对应,从把握全书内容的角度看,它的分量几乎是“1=49”。它殿于全书之后,真可谓“举足轻重”了。如此重要的一篇序文,其开篇第一句话是:“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这句话为《梁书·刘勰传》所引,可见是重中之重了。这句话“释名以章义”,是对书名的解释,它高度概括地揭示了全书的理论起点,揭示了全书理论内容的…  相似文献   

7.
在对殷周社会的历史反思基础上,周人清醒地认识到西周是一个不同于以往国家形态的充满生机的“新造邦”(《尚书·君奭》)。“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新造邦”之“新”是一种维新体系,既包括思想观念的天命之新,也包括社会形态的邦国之新。“新造邦”理念体现了西周初年政治家们的政治自信,也表现出他们内心的忧患意识和紧张心态。变革维新是西周初年的思想和文化潮流,“新造邦”是一个过程,需要对殷商移民进行思想改造,更需要富有古典人文主义精神的周代“新民”。“作新民”(《尚书·康诰》)是与“造新邦”相适应的政治理念,也是“新造邦”思想体系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石。以“新造邦”与“作新民”为代表的求新精神,标志着西周哲学的理性苏醒和思想黎明,集体主义背景下的朴素的人道思想是西周古典人文主义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8.
西周的“德治”思想形成于殷周更替之际 ,是对殷商暴政亡国教训的总结 ,主要表现为“以德配天”与“明德慎罚”的思想。在这一思想把“德”的观念引进社会政治与法制领域 ,蕴含着“敬天—明德—保民—受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 ,是西周立法司法、治国理民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及其指导下建立的西周法制所昭示的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勤政为民、德刑并用、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等社会政治发展方向和法制建设模式对以后传统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西周纪年研究》是张闻玉、饶尚宽、王辉先生合著的一部学术著作,由贵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全书由六部分构成,其中的《西周历谱》是饶尚宽所谱,《西周铜器铭文图录及译文》是王辉所撰,其余部分是张闻玉的研究成果。此书集西周年代学研究、王年历谱、西周时期有历日铜器图像及释文,是近年来研究西周纪年的一部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10.
析“田”     
西周金文中的“田”字是否包含超出“耕地”的其它含义,这从来为人们所忽视。本文首先分析了西周“田”与“邑”的异同及联系:1.二者虽形态不同,但都可带来剥削收益;2.“田”必定与一定的“邑”相联系;3.“田”的收获物全部归其所有者。由此认为:“田”特指用以实现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产品的耕地,被剥削者生产必要产品的耕地不在其列;为了实现剥削,“田”必然还包含一种相对较弱的群体人身控制关系;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土地占有制是说明“田”的特征的很好实例。然后以此观点解释了西周经济史上的两个问题:1.“贮田”,认为这只是对确定的被剥削者以确定的方式榨取剩余劳动的权力在贵族之间的转移,它不是后来意义上的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转移,也不是改封,并非破坏西周土地制度的新现象;2.“公田”、“私田”,认为这只是“田”分配于不同等级贵族而呈现的不同形态,并不包含生产必要产品的土地。最后探讨了先秦经济史研究的一个方法论问题,认为不应当以“土地所有制”来说明生产关系,相反,应当以生产关系、特别是剥削关系来考察、解释土地占有状况,由此可能为先秦经济史研究开出新生面。  相似文献   

11.
西周与西汉的老人特权现象有着三大差异:其一,西周老人特权的赋予,是西周统治者因俗而治的结果;而西汉老人特权的赋予,则是西汉统治者治弊更俗的历史性选择。其二,德行导引之师,是西周老人的主要特权身份;而被救助社会群体,则是西汉老人的主要特权身份。其三,对于老人特权的保障,西周以礼制规约,西汉多以政令开道。  相似文献   

12.
明永乐初年,胡粹中政纪传体为编年体,撰成《元史续编》,对成宗以下治平之迹及版帝时事有所增补,书中评语多以儒家传统君臣之道立论,虽篇幅不多而颇便省览。嘉靖年间,周复使授编年体史著《元史弼速》,是从卫道者及汉民族本位的立场来评价《元史》的。此书的纪年及书法体现了孔子的正名主张,承袭了儒家思想,尊家而贬元,但也纠正了《元史》一些史事记载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13.
《周颂》是西周特定时代之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诗篇,具有突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周颂》中的周初诗篇强调继承文德、保守天命,体现了周初统治者突出的敬业意识;而西周中、晚期《颂》诗则只强调求福禄于神祖,这反映了周代统治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周颂》宗教色彩、神灵意识淡薄,抒情、描写多针对现实,具有突出的理性特征。这种理性特征是西周思想文化背景的反映,它与《尚书》等史籍中所反映的西周统治者的理性思想是相符的。《周颂》在艺术形式上显示出中国诗歌在形成之初的诸多原始性特征,这与《鲁颂》《商颂》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4.
射礼是西周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五礼中属于嘉礼。射由技术到礼制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射由实用性演变为政治性的历史过程。《三礼》中关于射礼的记载很多。西周时期青铜铭文所记射礼,有大射礼、宾射礼和燕射礼;有射礼进行比赛和教化的专门场所——射宫;足见射礼在西周社会的重要政治地位。西周射礼与《仪礼·大射仪》在参射人员的等级上、具体注重的射事内容和射礼的作用功能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从西周早期的大射礼、宾射礼向晚期燕射礼的转变,从青铜铭文中的射礼注重“礼”到《仪礼·大射仪》注重“仪”的转变,暗涵着西周礼制的逐渐松弛、礼乐文化下移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5.
发生在春秋初期的曲沃篡晋是晋国两大继承系统之间针对晋国统治权的争夺,历时六十七年,最终曲沃代嫡而立,沉重地打击了西周王朝尊奉的宗法制度,对晋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它使中国古典宗法制度所具有的强大政治功能走上了消亡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初,在陕西省眉县发现了一处西周窖藏,出土有27件青铜器,每件都带有铭文.其中有<四十二年徕鼎>、<四十三年徕鼎>的铭文共约近700字.<徕鼎>铭文以西周贵族单徕的活动记录为中心,旁及西周厉王、宣王世的许多史实,为两篇涉及西周晚期历史研究的最新发现的直接史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人物到《封神演义》中的艺术典型,周文王形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纵观文王形象演变轨迹不难发现:其丰满的政治家形象一元化了,其身上对纣王的反叛性逐渐减少了,个人道德修养则日益趋向完美,这种演变趋势在《封神演义》中达到了极致。这与《封神演义》一书诞生时的文化语境紧密相关,特别是与宋明理学对伦常道德的大力提倡,对君主"心术"的极端强调以及对帝王理想人格的设计分不开;同时也与晚明时期的政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北周武帝释放奴婢,既有人为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两晋至南北朝时期奴婢的大量出现,有战争、民族矛盾、自然灾害、少数民族落后等诸原因。随着内迁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完成,民族融合的深化,门阀势力的削弱,解放奴婢的阻力大为减少;加之北周武帝个人儒学修养好,又出于灭亡北齐追求天下一统的目标,通过释放奴婢以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就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9.
《周礼》是宋人争议颇多的一部经典。本文主要分析宋末大儒魏了翁《周礼折衷》的经学特点:魏了翁对《周礼》抱持尊重的态度,认为此书本完整,传世本的残缺是流传过程中造成的,而《周礼》见疑于后世的主要原因在于汉儒解经的分歧与失误;对代表汉唐《周礼》学权威的郑玄《周礼注》,魏了翁既肯定其学术价值,又进行了有的放矢地批驳;对于宋代《周礼》学代表作王安石的《周官新义》,魏了翁一方面肯定其学术价值,另一方面则批评王安石阿附郑《注》,未能领会《周礼》所蕴先王政治精髓,导致变法误国。这些特点展示了魏了翁的《周礼》学观点。    相似文献   

20.
岐山周公庙遗址出土的西周甲骨文,关系到遗址性质、年代的探究,受到学术界及公众的关注。仅就已发表的四片考察,可知其中有的肯定属于西周初年,并可能与周公旦有一定关系;有的以“周公”为卜问主体,虽不能证明即周公旦,但也属西周早期。总的说来,卜甲的各方面特点都类似岐山凤雏卜甲,后者正是西周早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