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说"控"是嘛意思。这个词来源于日文的,取自英文complex的前音,罗马音拼写为con,传到中文语系地区就变成"控",原意是对某种事物的强烈喜爱和追求,在日文里一般接在名词后面表示喜欢某物,比如萝莉控,正太控、御姐控……而我,在这段不长不短的时间里,竟神不知鬼不觉地发展成了一个极品控。当然,像上述案例中有暴力倾向、行为恶劣的极品,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斗争到底,绝不轻饶,最好把这种极品扼杀在萌芽状  相似文献   

2.
办公室小Z,德国大学毕业,留德工作,现已将近30了。有一热心的朋友,见她单身,长的也还不错,学历也不错,就热心介绍了一朋友,还是英国某高校博士毕业,在柏林很不错的大公司做IT的。约好这个星期六见个面。然后这个极品男人华丽地出现了……男人迟到了50分钟,小Z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是第一次见面。小Z问,我们去哪里好啊?这个极品男就说,我们走走吧,从这里往东边散步,我算算,下午就可以走到我住的附近了,这样我回去就省得买票了。  相似文献   

3.
对于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极品,有很多事情,发生着或者发生过了,他们自我麻痹和催眠着,也就心安理得。前天,在见到了两个都一脸淤伤的新人后,我决定把这对彪悍青年的事迹写出来。太戏剧性了,感觉自己在亲身经历一场狗血韩剧似的。我哥是一个彪悍的青年,此青年在大学期间就极受女生欢迎,玩乐队,还有粉丝团。两个月前的一天,我逼我哥请我吃必胜客。坐下后没多久,我就听到哥哥在嘀嘀咕咕地说,对面那个女的,好像是他小学同  相似文献   

4.
来自火星的极品们出来吓人了,天涯八卦的各种极品贴,形形色色彪悍的极品们真是大赚眼球。有生之年可以遇上活的极品,真是让人泪奔啊!人至贱则无敌,没有最极品,只有更极品。  相似文献   

5.
这无疑是大上海的都市新风景。大款们拎着密码箱,穿着名牌西服,坐着豪华轿车,手提“大哥大”……就是他们开启了当代中国巨额消费、超前消费、畸型消费之先河。报载:某射击场,一中年大款兴致勃勃地从上午8时半射击场开门,一直打到下午6时半关门,笑嘻嘻地支付了37000元人民币后扬长而去。报载:某大款有家不住,却偏要住五星级饭店1200美元一天的总统套间,次日早晨再吃上一份价值千元的早餐,方美滋滋地离开饭店……再看“极品”。何谓“极品”?翻开辞海词源,无此一条目。商界人士如此解释:“极品”即是“精品”中的“精品”,是指某一商品在该类商品中的佼佼者之最。唇膏一支:2.5万元;皮带一根:3.2万元;裤子一条:4.4万元;戒指一只:38万元;手表一  相似文献   

6.
我刚认识他那会,去他们家,一开门,GOD,一地的袜子、衣服、鞋子、塑料袋,池子里还有N年没有洗的碗,一屋子的烟味……之后,可以N个月不吸地,不换床单、被套,桌上、鼠标上的灰已经成泥球了,衣服是往衣橱里塞的,拉出来全是皱的。该名男子的邋遢程度属于让人一想起来就有想扁人的冲动的那种。话说此男非常不喜欢刮胡子,为了让他乖乖就范,我是呕心沥血,连哄带骗,用尽了办法,眼看着他的胡子长得比我眉毛还长,我那叫一个郁闷啊,于是对他说:"你知道么,你刮了胡子以后可帅了。"他恬然一笑,继续玩游戏。我不死心,又说:"你这样胡子拉茬的,会泡不到MM哦。""切,泡不到更好,你没有危机感嘛!"  相似文献   

7.
说起到小店淘衣服,相信会有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人已经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青岛就开始出现一些暖装小店,大概至少也有十多年了当时还没有“前卫”.“时尚”、“酷炫”这类的名词,只记得当时人们喜欢把这种小店统称为“外贸店”,里面卖的帮是一些外文商标,出口转内锛的暖装,因为这些小店的鹰装款式新颖.价格便宜,并且几乎全是棉.麻.丝类面料所以,最早,光顾的人群主要以中老年人居多,卖得最多的就是各种大汗衫,老头儿买的居多,青岛人喜欢称作“老头衫”的T恤也是从外贸店里传出的慢慢地,越来越代表个性与前卫的小店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年轻的忠实追随者,“外贸”在他们眼中就等于“时尚”甚至“前卫”而那些极具风格的各式服装小店——播放着时下最热门的音乐,摆放着贴有不同品牌商标的货品,在这里你似乎能找到时尚和流行的动脉,要想在良莠不齐的“外贸货”中淘出“极品”,没有一双“火眼金睛”是万万不能的。  相似文献   

8.
正人过四十,这时间列车就提了速,越跑越快。2018年,我五十岁;十年后,六十。一个很久很久之前从未想过的远方,远得仿佛在地图之外,可是,转眼就是下一站。二十五岁那年,我写了一篇文章,用自嘲的方式讽刺了一下电视主持的现状,名字起得有点傲娇——"渴望年老"。记得当时岁数大一些的同事,常常斜着眼看我,然后来上一句:"过些年你就不渴望了。"没错,这几年越发明白了他们斜着眼中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4S店开业两年来,青岛女性对雷克萨斯从陌生到熟悉,也走过了两个春夏秋冬。以前,我觉得青岛女性的性格是比较张扬、个性的,对车的选择虽然注重品牌,但不是很看重品牌的内涵。但这一年多来,通过与雷克萨斯女性车主的多次交流,我发现:她们更加偏爱既有引人注目的外形、又有优异品质的品牌了。  相似文献   

10.
男人的性感,从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雕塑。从神话中诸神的力量之美,到"掷铁饼著"的运动之美,再到好莱坞男影星的肌肉之美,无不昭示着极品男人的性感标准。即使不想做史泰龙那样的肌肉型男,你也不想让自己的肩膀经不起女人的娇羞一靠吧。想要有型,肩部三角肌的塑造不可忽视。特别是夏天,有了性感的三角肌,身着紧身T恤,漫步在都市街道上,也许比唏嘘的胡茬子更拉风。  相似文献   

11.
我的家乡在闾阳。闾阳是锦州北镇市的一个古镇,因地处医巫闾山之阳,故得此名。金元之际,闾阳为县制,明代废县置卫、所,闾阳县成为闾阳驿,是关内外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政府官员和传递文书小吏的留宿之地。清初废为铺递,即邮递信件的机构,并设有衙门。闾阳镇北面是山,名叫五佛顶,但当地百姓更喜欢叫它"锅底山",因为那山就像倒扣过来的一口锅。有  相似文献   

12.
正陆游有诗云:"花如解语嫌多事,石不能言最可有。"石头沉默的内涵,独有的色、纹、韵、柔、刚和形一直在等待那个"懂的人"。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先人们就发现这看似平庸的石头所能发挥的艺术作用了,他们用滑石打磨制印,只是由于石质粗劣,这些印只用来殉葬。到了元朝,著名画家王冕第一次尝试用花乳石雕刻出了属于他自己的印章,也由此将印章石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相似文献   

13.
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手写小说稿《绿毛水怪》做媒,天才作家王小波与李银河相识、相恋,他们的情书于2004年结集出版,书名《爱你就像爱生命》。的确,王小波爱李银河,他在信里不止一次说爱你爱得要命。和天下所有普普通通的爱情无异,他们在爱的旅途上经历过猜测、释疑,怀疑、肯定的过程,而他们的爱却又是如此不同,撇除两人的身份关系,单单他们颇富激情和  相似文献   

14.
王祖远 《东西南北》2008,(12):46-46
智慧是悬崖下那棵大树,总有那么些翠绿的风景。金哥儿是大新厂一名普通员工,平时常在同事面前说大话:"在我的眼里,没有爬不过的山,没有翻不过的坎!"日子久了,厂长就用激将法:"金哥儿,有本事到河南帮我把那20万元欠款追回!"金哥儿一拍胸脯道:"没问题,看我的!"原来,三年前,河南有一家公司从大新厂进了20万元的货,厂长派了无数员工去追债,对方欺他们人生地不熟,竟耍起横来:"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找当地工商局理论,工商局却隐隐透出地方保护主义色彩,这笔债就一拖几年。  相似文献   

15.
锐词     
正综艺观众一位称职的综艺节目现场观众,唯一需要做的,应该就是"表现得没怎么见过世面"——听见高音就泪眼朦胧;听见烂梗也津津有味;网络金句出现时,他醍醐灌顶;九线艺人出现时,他兴奋尖叫。总之是要表演一种"虽然我在网综现场,但我平时根本不上网"的无知感。无机之谈一种当代特色社交模式,只有双方把手机和耳机都放下才能真正开启交谈,否则都是两个AI的自动回复。  相似文献   

16.
在没有学习模特表演之前,我是个非常非常内向的女孩子。从来也没想过自己会凭这个专业考入一中;也没有想过自己会参加比赛,会登上T台。起初报名时只是想练自己的形体。第一次参加比赛紧张得要命,不懂得如何用眼神交流;不懂得如何摆造型;一场走下来浑身冰凉。现在看自己第一次比赛的场景,觉得自己真的好傻。但是我的气质和笑容却为我挽回不少印象分,而获得“优雅小姐”的称号。但自此后,我变得越来越自信了。  相似文献   

17.
如今,无论是难只要去翻阅青年、妇女、文化生活类的杂志,可发现几乎每一本里面都有征婚广告,尽管名称各异,有叫“征婚启事”的,有称“红娘”的,也有冠之以“知音桥”、“情人岛”之类的;但内容却大致都是一种模式,即:先自报户口,再列出择偶条件,然后请应征者来信联系。这可是一种真正的自由恋爱方式呵,征婚者与应征者在中介机构引荐下为了一个共同的生活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征婚形式比之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婚姻,要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但是这种找爱人的结果是怎样的呢?我来到一家颇有影响的文化杂志社,编辑部负责征婚联…  相似文献   

18.
某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张发奎,星期五上作文课时,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作文命题《记我家一位会发财的人》,结果,一个名叫朱小华的学生就交来这样一篇作文。全文摘抄如下: 我的爷爷病发财朱小华写我的爷爷在一个单位当局长,过去,常听奶奶抱怨爷爷:“官儿不小,挣钱不多,真没本事。”爷爷总是这样回答奶奶:“本事是工作,不是钱。”但是,近一年来,不见奶奶抱怨爷爷了,反听奶奶常这样夸爷爷:“老头子这几年干得不错,我也沾上光了。”我也觉察出,我家这一年钱多了。钱是怎么来的,我不明白。只有一件事,我知道得一清二楚。  相似文献   

19.
我曾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很多像我一样的人都曾经是。我们从小是看着居里夫人的连环画长大的,中学的英语课本里就有爱因斯坦的故事。高中文理分班的时候,我并不十分喜欢理科,但是当时学校里正在播送"女科学家修瑞娟"的先进事迹,我激动万分,立刻觉得应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科学研究中去。我上了大学之后,很快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我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科学家!就像我千百次地走过苹果树下,即使每天有一个苹果正好掉到我头上,也不可能从我脑袋里砸出一个"万有引力定律"来!我当时很绝望,正在绝望的时候知道了一个叫"法拉奇"的女人,她是一个有名的女记者,采访了无数世界名人,我想这样一个理想对我应该是容易一些的吧?  相似文献   

20.
淡泊的妻     
中国有句古话:家有贤妻,男人不遭祸事。所以自古及今,人们娶妻的一个最大心愿是盼其贤慧。能娶一贤慧之妻,实为平生之幸。然而,实际生活中真正能称得上贤慧的妻,可也难得。即如我自己的妻,能称得上贤和慧吗?实在说,也够不上。可是在生活中奔波得精疲力尽的我,细想自己的妻,似也相当满意,那原因,就在于妻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淡泊。妻子的淡泊从不违心做作,而是骨子里的一种近乎天性的存在。当初妻与我结婚时,我虽有一张大学文凭,可是在机关里是一个小小的办事员,那时二十来岁的我,充满着热情和锐气,正所谓少年心事当拿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