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瑞雪 《职业》2012,(2):38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模具则称为工业之母。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模具专业的现状是人才紧缺,掌握职业核心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紧缺。因此当前职业院校需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和专业体系重构,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一、数控机床误差检测与补偿的背景及意义当今世界的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而机床工业是制造业的基础,其技术水平决定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随着数控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级别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刘绍伟 《职业》2017,(23):95-96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国家在战略层面上将制造业列为优先发展的方向.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支柱,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提高,多轴加工人才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对多轴加工人才的培养是摆在技工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的使命.本文阐述了关于多轴加工教学的模式和多轴加工编程观念,以及CAM软件在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的中国制造业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机床工业作为制造业当中的核心装备,掌握着国家的生产经济。随着机械零件制造复杂程度的提高,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改善和计算机图形学的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加工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虚拟机床是制造业当中研究的重点,如何能够让产品设备在更高的领域上有所造诣,在机床的开发和适用当中会发现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在不断的研究中不断的对虚拟机床加以完善。下文就对VERICUT的虚拟机床技术在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进行简单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浅析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是最迫切最实际的改革课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国际产业分工正在"重新洗牌",许多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将部分制造业进一步向我国转移,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工厂.制造业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我国制造业要打造"中国制造"的品牌,要真正成为"世界制造加工中心",必须要有先进的制造技术与一大批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人才作为支撑.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高速发展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郭郁汀 《职业》2011,(27):159-159
模具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产品,它的技术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市场需要大量的模具技术工人,这为技工院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而如何办好模具专业的问题就摆在技工院校面前。  相似文献   

7.
经济类     
中国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的根本原因,是要解决就业问题,只有制造业才能更多地容纳这么多人就业。——重新出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的柳传志,接受某周刊访问时谈中国制造业前景  相似文献   

8.
上海城墙的兴废:一个功能与象征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国际社会发表评论称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或“世界工厂”后,国内外对中国“世界制造中心”问题研究突然增多。从目前来看,国内外就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类研究认为中国目前仍不是任何意义上的“世界工厂”。另一类研究认为:中国目前已成为或基本成为“世界工厂”。其实“,世界制造中心”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与某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相联系的,是世界制造业在区域上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体现。世界制造中心的形成及其变迁需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等基础因素。抽象和概括地说,这些基础因素可归纳为:市场规模、产业资本、科技革…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经济现代化水平,实现多样化发展目标,2010年前后,很多阿拉伯国家都出台了以打造国家竞争优势、融入全球产业链为主要目标的工业制造业发展战略。丰富的能源资源储备、优越的国际贸易条件为这些阿拉伯国家推进工业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工业制造业领域的国际产能合作是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阿拉伯国家工业基础薄弱、中阿产业链相距较远、中国企业在阿建立“根植性”存在困难、境外园区未能成为企业投资孵化载体等因素的制约,中阿在工业制造业领域的产能合作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结合阿拉伯国家推出的工业制造业发展战略以及中阿产能合作的具体阻碍,中国需根据阿拉伯国家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产业链特点,科学推进对阿产业投资,为阿工业发展战略转型提供智力支撑,进而推动双方在工业制造业领域的产能合作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许多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于福建省而言,更是资源紧缺,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就要突出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宁显海 《职业》2023,(7):18-20
<正>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普遍认为,弘扬工匠精神,使认真、敬业、执着、创新成为更多人的职业追求,才能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历史证明,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制造业的发展,而要完成这些,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熊芙蓉 《职业时空》2008,4(2):26-27
200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达7.0%,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在世界10强中居第四位。2004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提高至10%,排名超过德国,上升至世界第三位。2006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10956亿美元,首次在总量上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排名第二的制造大国。  相似文献   

13.
模具是制造业的根基,模具产业的水平,是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标杆.随着北京的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国家和北京市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先后把大兴、顺义空港作为大型制造业基地,模具行业的人才需求不断提高.而高职模具专业是培养模具行业设计、制造、管理、服务的一线高技能人才,在模具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唐茂华 《城市》2011,(4):38-41
新时期,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已发展成为制造大国。2009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值中所占比例高达15.6%,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制造业趋于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的发展,数控技术成为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我国中等职业技能教育培养的主要目标是"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在生产岗位上主要从事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维护.做好此类数控人才的教育培养,必须首先打好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然后掌握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基础和数控加工编程技术,最后熟练运用CAD/CAM等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16.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制造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Made in China越来越走向国际市场,综合体现了整体国力的提升和国际竞争力,甚至折射出中国的崛起。但是不难看出,“中国制造”的背后却依然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为支撑,中国成为全球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加工车间”。而技术和品牌这两根软肋,导致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7.
汽车制造业拉动中国经济汽车制造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同时也是一个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对于一个经济开始起飞的国家来说,既迫切需要发展一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以吸引投资,凝聚人气,促进资金流的快速循环,同时也需要一些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以领导整个工业体系,提升技术水准。除此之外,还需要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吸纳大量劳动力,促进就业,增加劳动者的收入(这一点在我国尤显重要)。而到目前为此,除了汽车业,几乎还没有哪个产业能够同时满足这三个要素。因此,像我们这样一个急需提升经济实力的大国,如果离开了汽车制造业,工…  相似文献   

18.
装备制造业指的是工业生产中的金属产品、机器设备的制造,是我国工业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生产水平。在未来装备制造业中,加快装备制造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关键,加快研发和应用就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支持对加快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我们将从中国制造业的金融支持历程入手,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的金融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从多方面提出加快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金融对策,以期能通过金融支持,支撑我国装备制造业能走出去,成为装备制造强国。  相似文献   

19.
李哲 《老年人》2013,(10):42-43
2013年5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访瑞士,在与该国联邦主席毛雷尔会谈后对记者表示:双方同意在政治上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对待,扩大人文交流合作,就地区和国际事务密切沟通协作。双方还同意在经济等诸多领域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建立金融对话机制,相信在制造业和金融领域的合作将创造更多奇迹。瑞士是第一个与中国建立自贸区和金融对话机制的欧洲大陆国家。李克强总理的访问,推动双边关系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50年1月17日,瑞士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年9月14日,中瑞正式建交,并互派公使。1956年1月和1957年4月,中瑞先后将外交关系由公使级升格为大使级。新中国刚刚成立,瑞士顶着美国的压力,成为最早与新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欧洲国家之一。翻开尘封63年的历史,让人清楚地看到当年瑞士联邦领导人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20.
任光明 《职业》2018,(8):121-122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主指标之一。21世纪的机械工程呈现高端化、系统化、人性化和可持续化的发展趋势,对机械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