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净  张瑞珍  秦永红 《职业》2011,(14):83-84
健康人格是指心理要素和谐、全面、健康地发展,它是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又充分表现个人个性特征的人格模式,是现实人格的良好状态。但是,在当今职业院校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着认知失衡、人际关系障碍、心理调适能力和承受能力差等心理健康问题,健康人格很少能够得到完整体现。  相似文献   

2.
李娜 《职业》2011,(18):38-38
现在,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逐年下滑。面对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新的要求,职业技术类院校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从教研教改入手,提高教学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力,这就需要职业院校进一步树立一切为学生发展,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改革教学模式的一个方面是改变以往老师一本书、一支粉笔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或各自精彩的"填鸭式"课堂模式,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使同学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他们需要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职业》2006,(Z1)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提出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还要有完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健"是指肌体强壮有力。"康"是指平安,快乐。很显然,人的健康不是生来就有的,它必须通过体育教育,才能使学生在身体的运动中获得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  相似文献   

4.
孟晔南  刘昕璞 《职业》2013,(9):108-108
本文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分析,提出用"故事"构建学生精神家园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亮 《职业》2017,(30):46-48
一、拓展训练的概念 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由德国教育家库尔特·汉恩创始,训练项目由最初培训水兵或海员的心理挑战项目逐步演变成现今一系列的活动课程.拓展训练的本质即利用自然环境或人工设施组织受训者开展若干个心理挑战的实践活动,促进训练者团队整体工作效能的提高,激发培训个体的潜力,使受训人员的心智向着更加成熟、稳定、积极的方向发展.拓展训练在学生培养方面主要体现在通过拓展训练任务的完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体会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良性影响,促进学生积极、健康人格的形成.此外,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说,拓展训练能够促进学生团队协作、有效沟通、社会适应能力、管理与自我管理等一般职业能力的形成与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对职校学生的就业准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成熟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青少年面临的基本课题。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专家研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前期试测等探索性研究,构建了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基本结构,编制了青少年社会适应量表。以该量表为工具对浙江省象山县初一、初二"90后"青少年进行了普测。结果发现:青少年社会适应包括5个公因子即生活适应、人际适应、心理适应、学校适应和压力适应。因素分析表明:该5种因素共同解释着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所编制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测量工具。研究还表明:象山县"90后"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总体发展状况良好,其中生活适应和人际适应发展最好,心理适应次之,学校适应和压力适应相对滞后,不同类型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水平存在差异。①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学校体育是终生体育的基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8.
职业学校教学工作是以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特点采取赏识、激励的教育方式,以发挥学生的潜能.赏识不仅仅是表扬和鼓励,也不仅仅是语言的范畴,它是藏在心里的由内而外的爱.  相似文献   

9.
商亚非 《职业》2013,(8):33-34
职业院校是高技能人才的摇篮。要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该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优秀习惯,小的如生活习惯,大的如突破、创新习惯等。"五导八动"优秀习惯的培养模式,是以学校—教师—学生组成的系统习惯培养网络体系为框架,由学校营造氛围,通过教师"五导"协助,学生"八动"训练,使优秀习惯培养训练在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中彰显魅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生活流     
远离“亚健康”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体机能无明显或明确的疾病表现。但缺乏活力,对外界适应能力减退。经常疲乏无力、烦躁不安,甚全晕眩、失眠、心悸、胸闷并在心理上有严重的不适感觉。这种状态有可能恶化为某种疾病,但更多的是长期维持现状,有极少数人会慢慢痊愈。现代社会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逐年增多,这与快节节奏生活和工作环境、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及酿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人们往往因为它不是疾病而忽视它的存在。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心理状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坚持体育锻炼,重者应佐以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特殊家庭子女由于家庭温暖的缺失,学生有一大部分得不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在学习目的和生活态度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中考成绩一般不是很理想或中学辍学.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选择职业类学校是很普遍现象,也就造成我国职业院校是特殊家庭学生较密集地带.这类学生由于社会、家庭等方面原因,在行为和心理上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本文对职业院校特殊家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邓永军  秦永红 《职业》2011,(3):149-150
众所周知,职业院校培养的是"同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具有较高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初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同此目标相适应,职业教育有自身的特色。这也决定了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任务的特色,即综合化、专业化、实践化明确,"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适应日后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焦虑、封闭、嫉妒、粉饰和依赖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影响其拼搏进取精神、社会适应能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完善.建立健全多渠道扶助贫困生的机制,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开展有效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努力优化高校校园育人环境,是当前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残缺或疾病,而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一个健康的人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从生理上说,他的体格是健壮的,能经得起风雪寒暑的袭击;另一方而从心理上说,他的精神是健全的,能经受各种复杂环境的锤炼。注意生理卫生可以培养健全的体格;注意心理卫生可以培养健会的性格。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身心健康,只有身心都健康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长期以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专家认为,按照这个标准,我国基本符合定义的健康人数只占人口总数的15%,还有15%的人处于疾病状态,剩余的70%的人,介乎于上述二者之间,属于“亚健康”或”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许多专家倾向于对“亚健康”的这样一种描述:亚健康一般是指无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改变,主要表现是疾劳乏力、活力降低、反应迟钝、适应能力下降,经常陷于焦虑、烦乱、无  相似文献   

16.
浅谈新时期加强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快速调整,也带动着人们人生观念、价值观念及社会观念的快速变化. 一、新时期加强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对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调整好心态,把握住新时期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动态,分析好学生的心理波动,对于整个职业教育,乃至于全民教育,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辉  张健 《职业》2014,(24):133-133
本文在分析当前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思想道德理论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疏导及辅导三个方面探究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张座铭 《职业时空》2012,(9):125-126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学生终身体育为目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兴趣,主动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采用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的方式开展体育教学,不仅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更能够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培养其专长,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高超  刘海光 《职业》2011,(23):74-75
众多职业院校都很重视与企业的合作,以期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结合,提升教学质量,调整办学方向,同时也为其培养目标提供畅通的"绿色通道"。事实上,与企业结合较紧密的职业院校在学生就业方面,较普通高校更多地吸引了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十分沉重,而中职生面对大量较高知识层次的竞争者,就业压力就更大了.社会对职校学生的要求已不单单是技能型、操作型的人才,更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不断创新、自我发掘的潜能.因此,在职校开展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付诸行动,激发学生激情,进而促使他们采取行动,培养中职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是必行之道.创业精神和创业行为也是学生自身优良素质在各项组织或经营活动中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