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秀东 《职业》2016,(2):113-114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中职德育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仅仅依靠一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足以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的要求,结合中职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分析,依托整个中职德育课教学平台,发挥中职德育课的优势,全面渗透职业生涯教育,从而提高中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借助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平台,发挥中职德育课的作用,加强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提高中职生职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相似文献   

2.
鲁仲耿 《职业》2014,(36):156-157
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指导的重要内容,是为了帮助中职生选择职业、准备就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和转换职业。针对目前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目标相对模糊,缺乏自我规划的实际,通过基于"方案设计"为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对及早培养学生树立职业意识、规划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创业能力等综合能力,具有较强地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李舟军 《职业》2013,(15):102-104
职业生涯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道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当前汽修企业对专业人员需求、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不高及稳定性差等矛盾,分析了中职学校汽修专业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中职汽修专业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对策,以期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生涯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职业理想教育为主线,以创业品质培养为保证,分析了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方法,以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找准自己的目标,赢得未来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邵平平 《公关世界》2022,(18):98-99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思政必修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系统整合的新课程,旨在帮助中职生提高心理调适能力、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核心素养。分析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系统整合,进一步把握《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具体内涵、整合意义以及新课程的实施策略,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提供一些参考与启发。  相似文献   

6.
涂文华 《职业》2012,(Z1):51-51
职业生涯规划在国内特别是中职学校教育中起步较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教会学生根据自己专业兴趣、职业价值、职业能力倾向等方面进行职业分析,从而具备正确做出就业、择业、创业的中、长期规划的综合能力,以达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应注意的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职业生涯规划在国内特别是中职学校教育中起步较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教会学生根据自己专业兴趣、职业价值、职业能力倾向等方面进行职业分析,从而具备正确做出就业、择业、创业的中、长期规划的综合能力,以达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应注意的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技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加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网络等诸多媒体都在关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但很少提及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笔者从事技工教育近20年,深感技校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和职业目标认识严重不足.这一严重事实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直接影响良好班风、学风、校风的形成.如何增强技校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使其更好地规划三年的学习生涯?笔者认为对技校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陈俐伶 《职业》2017,(10):52-53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帮助中职院校学生确定职业方向,制订学习计划的主要依据,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学习和就业的盲目性,为学生将来的成功奠定基础,因此学校在学生入学时就要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是由于我国在职业生涯教育方面起步较晚,所以在教育资源以及方式上都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主要对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缺失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赵荣 《职业时空》2013,(2):110-112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生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如何帮助和引导他们做出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成为中职学校教学的重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身评估和对环境因素的分析,结合职业理想,规划在校学习生活,可以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顺利就业和个人实现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吴颖娇 《职业》2016,(3):130-131
本文阐述了中职生职业素养概念和初级药品购销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通过探讨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学生职业道德、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等职业素养培养的一些做法及成效,初步看到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相辅相成的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或可在中职学校全面推广在学科教育中如何渗透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借鉴,为中职学校教育和学生培养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余俊 《职业》2013,(32):52-53
在中职院校中,实施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让就业意识贯穿于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从容应对企业的选择,提高就业率。这也会提升中职院校的声誉和知名度,使中职院校实现健康积极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晨曦 《职业》2015,(7):160-161
90后中职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需要上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参加省文明风采大赛,角色体验,提升技能,学校要开好开好两种讲座,举行优秀毕业生报告会。校本研究要达到预期的结果,要树立一个长期的过程意识,要关注健全学生的就业心理,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需要短期方案和长期方案的结合,重视文凭的提升和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唐晓斌 《职业》2012,(36):69
中职学校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根据个人性格、兴趣、能力,规划和选择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结合社会发展,选择职业角色,确立人生目标。  相似文献   

15.
张岩 《职业》2009,(11)
2008年12月,国家教育部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中,把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体系,这一方面是德育课教学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进行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职业生涯规划在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职业生涯道路上,我们会收获成功的喜悦,也会面临挫折和压力,中职教师这个职业也不例外。当前我国存在对中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重视程度不高,学校缺乏职业生涯管理机制,教师对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认识淡薄,致使组织和个人在发展过程中受挫等问题。为此,本文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建议,通过发挥能动性,激励和培训学习等方式帮助中职教师进行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17.
陈永红 《职业》2012,(33):52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学生自我认知、认识环境、职业选择、职业规划、自我调整等能力的综合。本文分析了中职生职业规划能力的现状,探索了培养的基本途径,以期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谭萍萍 《职业》2020,(8):44-45
随着每年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对于中职生来说,要想毕业后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如何引导中职生做出合理的就业规划,成为中职院校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阐述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对中职生的职业发展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牛元帅 《职业时空》2008,4(10):164-164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担负的工作职业和职务的发展道路。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规划,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就是帮助独立学院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全面分析职业需求、培养自主规划与自我创业能力的教育,是指导独立学院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认知、确立职业生涯目标、选择职业生涯角色、寻求最佳发展途径的课程与活动。职业生涯设计问题包括对择业的偏好、意向、期望等观念的研究,也必然涉及就业准备和对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事业成功的导航仪,可使独立学院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科学树立目标,正确选择职业。  相似文献   

20.
陈宏杰 《现代交际》2014,(11):184-184
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谋划,对个人职业前途的瞻望,是实现职业理想的前提。中职学生对职业规划尚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端正思想,澄清认识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性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