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6 毫秒
1.
论述古楚国的“嚣类”官职在周官或者其他国家的官职名称中都没有出现,是楚国自己固有的、独创的一类官职。其权力有升有降,权力最大时超过令尹,以军事职掌为主。指出楚国历史上的有名战将也多出自“嚣类”官职的职掌者。对于“莫嚣”和“莫敖”二者的写法,传统多认为应用“莫敖”,但诸多出土材料和传世文献显示,“莫嚣”或许才是古楚国使用的文字形式。  相似文献   

2.
公元前四世纪八十年代吴起变法,是楚国历史上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对楚国历史的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总结这一历史现象,一方面要弄清变法产生的背景,即楚国国情之所然,另一方面又要弄清既是符合楚国历史发展的一场改革,为什么时仅一年就夭折了,以求“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上阐  相似文献   

3.
释《天问》之"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问》开头有关“天”的追问是理解这首诗歌的关键。笔者认为 ,《天问》有关“天”的追问是对楚国远祖及其光辉历史功绩的追忆 ,其中涉及的楚国远祖有颛顼、重黎和羲和等 ,涉及的历史事件有“开天辟地”、“东南何亏”和“历象日月”等。  相似文献   

4.
清代名儒崔东壁曾说:楚国所以能从弱到强,是“犹能用贤故也”,“楚人专以用贤为事,是以强且久”。但这仅是楚国历史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楚国所以最后衰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能用贤故也。  相似文献   

5.
楚辞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楚的早期发展和兴盛史有关,因此,了解并探讨楚辞产生之前楚国走过的历程,对深入了解楚辞甚有裨益。楚在屈原之前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先楚至楚成王前,作为南方一弱小“蛮夷”,始与殷商往来,继受周封,立楚国,为“荆蛮”时期;...  相似文献   

6.
江陵附近江水东北入汉水是我国历史上楚国的一条重要河流,它曾对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水运交通,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因此,探明这条已湮没的故河道,不仅有助于对楚国历史研究,而且对于今后这一地区恢复“两沙运河”,加强水运  相似文献   

7.
庄子哲学思想产生于楚国独特的历史土壤。楚国历史悠久的天文学,为庄子的朴素唯物的天道观提供了科学基础;楚人是《易经》与阴阳家的鼻祖,其辩证的思维方式,为庄子哲学提供了“切玉刀”;楚国在长期而独特的历史道路中成长的民族精神,为庄子哲学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营养。  相似文献   

8.
楚成王熊恽(公元前?——前626年),是继武、文后又一著名国君。他在位四十六年,北上争霸,东拓江淮,南服夷越,使楚国从一个“土不过同”的蛮荒小国,一跃而成为横跨江淮、占地千里的泱泱大国,从而奠定了楚国长期称霸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局面。但是,“人无完人”,在春秋时代诸侯林立、竞相图强争霸的历史环境中,作为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家,也难免在霸业的丰碑上跌落  相似文献   

9.
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好酒不怕巷子深”,中国传统哲思推崇向内使力,岂不知过份自勉,易失之于骄矜。春秋时,楚国大夫沈诸梁封邑在叶,自称叶公。孔子周游列国,曾路过他的宝地。叶公请教孔子:如何才能搞好地方政治呢?孔子答:近悦远来。换句话说,近处的人欢悦,远处的人自会闻风依附。  相似文献   

10.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彪炳千秋,永垂不朽。屈原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与楚国独立发展的历史,楚人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养成的民族心理和爱国传统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屈原的少年时代充满着浪漫色彩。他诞生在山水灵秀的巫峡附近,环境的熏陶使他从小便养 成了性高洁、好奇服、爱花草的品格。屈氏家族与楚国同姓,属于没落贵族,靠世袭的“食邑”过日子,但也衣食无忧。  相似文献   

12.
在楚国一直都是实行的政教合一的统治形式,楚王既是国王,同时又为群巫之长。以“灵修”(楚王)为中心组成一个严谨的“灵官系统”,成为楚国上层统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蒋波 《南都学坛》2008,28(2):49-50
春秋时期,楚国的申县(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南阳市)人才辈出,是楚国重要的人才基地。当时比较突出的有观丁父、彭仲爽、葆申、申叔时等,他们或为楚国大将,率军南征北战;或为朝中重臣,辅佐王室,为楚国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申叔时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教育上,他重视历史典籍的教化作用;军事上,他主张"仁义"之战;国家治理方面,他较早提出了上下和睦、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相似文献   

14.
曲高和寡     
《阅读与作文》2008,(7):11-11
此语出自宋玉《对楚王问》。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文学家。他在楚襄王手下做事,有一次楚襄王对他说:“最近为什么有好多人对你有不好的议论,你是否有什么不检点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屈原美政思想系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原美政思想系论廖化津关于屈原的美政思想,解放前,研究者寥寥,游国恩先生可为代表。他说:“美政者,即合从以摈秦之政也。”“所谓美政者,非合从抗秦之策乎?”①他认为,美政就是楚国现实政治中的一种正确的外交政策。解放初期,研究者仍然很少,但认识出现了分歧...  相似文献   

16.
关于屈原之死的问题,虽不曾引起广泛而激烈的争鸣,但也有几种不同的意见.詹安泰同志说: “由于阶级性质和历史条件的限制,他(屈原)……处处碰壁,跟着就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乃至于自杀.”郭维森同志说:“屈原的自杀,表现了他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高洁的品格至死不悔的精神,同时也是对楚国黑暗政治的一种抗议”.马茂元同志在《楚辞选》中说:“屈原的自杀,一方面表现绝望的悲哀,但另一方面则希望通过他的死来振奋楚国的人心,最后一次刺激顷襄王的觉悟.”詹说和郭说,都没抓住屈原之死的实质,其结论难以准确地说明屈原之死的原因和意  相似文献   

17.
楚史及楚文化研究的集成之作——评《楚国历史文化辞典》冯天瑜张岩楚国历史文化的研究,经过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考古学者与历史学者的携手努力,已取得丰硕成果。尤其是近10余年来,有关楚国历史及文化的综合性及专题性论著如雨后春笋,竞相问世,使大致成形于2500年...  相似文献   

18.
包山楚简中的“子公”的“”应读为从“”从“”之字,即古书中的“宛”字。“子公”的身份是宛郡长官,他所代表的宛郡是我们在出土资料中看到的第一个楚国的郡。  相似文献   

19.
据史载,楚国是有过法典的。《战国策·楚一》载:吴与楚战,吴人三战入郢,蒙谷“负鸡次之典,以浮于江,逃于云梦之中,昭王反郢,五官失法,百姓昏乱。蒙谷献典,五官得法而百姓大治。”此中言及的“鸡次之典”,即楚国的法典,有它,“百姓大治”;若无它,则“五官失法,百姓昏乱”。它在楚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秦楚上争,以楚败秦胜而结局,楚国之典被秦立统治者所排斥,故使楚国的法典及诸多法令亡失殆尽,致后世已难识其庐山真面矣!正由于此种原因,对楚国的法律作一番钩沈的工作,也就有必要,并且于楚史的研究定然有所裨益。本文在论述楚国法律及其执行方面,侧重于春秋时期的情况,关于吴起变法等情况因史学界论著颇多,不拟于此赘述。  相似文献   

20.
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诸侯渐强,周室衰微,处在昔兴今衰剧变中的王畿人心中充满了失落与无奈,《诗经·王风》中的“黍离”之痛,正是这一心绪的写照。四百余载后的屈原,面对楚国由盛转衰的现实,“黍离”之痛引起了他的强烈共鸣,并升华为哀婉绮艳的“离骚”之恨。然而,楚文化不仅接受了包括《王风》在内的中原文化的影响,而且早在屈骚之前,就随着楚国的不断地向北扩张而对中原文化渐次影响渗透。这种影响渗透在《王风》中亦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