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中国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在国家文化经济中所起的基础性作用,使我国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功能效用,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使文化资源潜力转化为文化产业实力、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这就需要重视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发展方略问题研究,而可持续发展方略、整合规划方略、市场化开发方略、创新推动方略、人才资源开发方略等五个方略的实施可以为我国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实现提供思维导向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论文化资本在创意产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资本因创造观念价值而推动创意产业发展。文化资本对创意产业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为两种形式,其一是在所有产业中注入新的文化信息要素来优化传统产业结构,其二是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中不断进行文化投入,提高附加值或创造新的需求并扩大市场。利用文化资本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将文化元素融入到物质产品的生产中;要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资本;要利用文化元素来完善产业链的建设;还要用世界的眼光和包容的心态吸纳先进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3.
文化生产力客体性要素是指文化生产劳动所指向的劳动对象以及文化生产劳动者所创造和使用的生产工具、劳动资料等。在文化生产力系统中,文化生产力客体性要素制约着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也是文化生产得以进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条件;同时直接影响文化生产力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化资源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资本化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资源是具有文化特征和人类进步活动痕迹的,具有人文和传统价值的资源。本体性、历史性、效用性是其特征。进入现实文化生活和文化生产之中,文化资源就具有转化为文化资本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但在生产中不能被以经济资本所显现出的消耗方式消耗掉。地方经济建设要注重传统文化资源的承载能力,增强文化资源的成本意识与效益意识,保持其原生态,彰显其先进性,自觉积淀,实现文化资源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保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风险投资对克服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不足 ,加快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群 ,推动科学园区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加快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首先 ,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 ;其次 ,要建立多元化的风险资本投融资体系 ;最后 ,要建立健全风险投资发展的激励机制 ,引导社会资金流向风险投资领域  相似文献   

6.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这既是当前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加速国民经济增长从外延型向效益型战略转变的重要保证。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我国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20%,大多数现有科技成果未能在经济中运用而不能实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挥。究竟原因,一个重要同时也是很关健的问题就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主体未能真正到位,符合经济规律的能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主体力量还未能真正行动…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发展风险投资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经济的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及资本市场的发育和成熟.政府在发展风险投资中应该提供政策支持、法律保障、人才培养、信息服务,并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被马克思称为"精神生产力",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一般的生产力,它必须渗透到生产力的实体要素中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进一步追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路径,就会发现科学技术生产力以自然力为根基和源泉。通过考证分析马克思自然力概念的内涵,剖析自然力与生产力的关系,揭示了科学技术物化为生产力的途径:科学技术通过延伸劳动者的自然力、发明创造"死的自然力"、提高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开发和利用自然界的自然力等不断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立足于资源代换理论,解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思想。文章从一般意义上阐述了资源代换的本质内涵;从具体内容上阐发生产力要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和代换。从而提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为生产力发展方式的转变本质上是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在特定范围和程度上代换自然资源、体力劳动以及物质资本发展经济,实现从传统工业经济向新型工业经济的转化,及其这种转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正面临着资金筹集、商品转化和知识产权三大挑战。通过作为风险 (投资 )资本的权益资本与高新技术产业资本的结合 ,可以迅速实现科学技术到第一生产力的转化。欲使我国风险投资业走上规范化的健康的发展道路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需要解除制约风险基金发展运作的各种制度性障碍 ,确立风险基金的进入和退出机制 ,从而为“科教兴国”创造一个相宜的市场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1.
各民族在生存、延续和发展的过程中积淀和传承下来的地方性知识是对主流知识体系的补充,它既能满足各民族根源性认同的需要,又是各民族实现当代可持续发展的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同时也能为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多样性的民族文化蕴涵着民族发展的动力,也是使人类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缘由.在全球化的资源博弈中,民族地方性知识可以转化为其参与全球化资源博弈的文化资本,是各民族探求多样性发展道路和现实生存方式的立足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提高四川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途径和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其物质资本的数量 ,关键还取决于其人才资本的数量和质量 ,以及人才的潜能和作用的发挥程度。因此 ,加快科技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科技人才资源能否转化为人才资本的关键 ,又在于科技成果是否能够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目前四川省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低的现状已成为制约科技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对造成四川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并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提高四川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产业作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超越区域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然而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实践中,其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却不可避免地发生异化、变形,丧失其原有的审美魅力与文化价值.因此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的处理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互为依托的关系,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是科技知识、成果、信息的重要载体和媒体,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基础作用、导向作用和促进作用,能够推动科学技术社会化进程,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发展科技事业、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准确定位人才在文化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文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形成一支力量雄厚的人才队伍,推动了徐州汉文化开发利用保护工作,将徐州汉文化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的文化品牌,徐州文博人才队伍建设和汉文化事业的发展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走出一条文物事业发展的新路子,在徐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贵州民族文化与旅游经济发展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 2 1世纪知识经济全球化趋势为前提 ,认为实现民族文化经济与知识经济的科学整合和对接 ,是旅游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基础 ,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既是推动旅游经济的资源、资本 ,也是生产力。通过对知识经济、民族文化、旅游经济三者关系的多维辨析 ,阐释民族文化、旅游经济、知识经济整合和对接的原则、类型、趋势 ,进而提出发展贵州旅游经济要弘扬贵州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革命力量,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时代的潮流。面对世界正在发生的深刻的新科技革命,我们必须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课题,抓紧攻关,自主创新,并努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实现产业化,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要求利用一切积极因素以促进新时代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和繁荣,"互联网+乡村"则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提供了一种新的实践路径。已有农村村民开始基于互联网技术进行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创新,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平岩村马鞍寨83位侗族成年女性"厨娘"的实践显然具有典型意义。这一群体充分利用了日益普及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当地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文化旅游政策的推动等有利条件,通过微信渠道有序地组织和传播"百家宴",成功地将传统文化资源提炼为文化资本,并藉由旅游产品转化为经济资本,进而提升为个人的社会资本。她们不仅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增收之路,而且扩大宣传了本民族文化传统,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生产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文化资本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形象,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一种资源。运用文化资本经营城市,整合资源,是城市转型与升级的新生长点。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陕西文化特征与经济社会有效结合的机制,给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借鉴,在对陕西文学资源进行统计整理的基础上,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就文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对陕西文化与经济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发现,文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对陕西文化景观地域特色的强化以及区域经济的提升均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