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想突破口供是证据之王的传统法律思维,在我国建立起审查口供的原则势在必行。该文立足于本国的实际,合理借鉴国外的证据制度的经验,大胆地构建了在刑事诉讼中审查判断证据是否具有证据价值功能的五大原则,即相关性原则、法律真实性原则、程序合法性原则、人权性原则、补强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如果过分强调“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不但体现不了刑事诉讼立法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人权的精神,而且会使刑事案件侦查人员过分依赖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影响侦查水平的提高,甚至出现一些违法取供的行为。所以,有必要重新认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口号,正确理解犯罪嫌疑人口供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关于口供补强证据的规定十分笼统,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可操作性降低,不利于实现该规则所预设的价值内涵。本文在研讨国内外的立法和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从公正和效率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口供补强证据的范围、证明程度以及资格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以期有助于我国口供补强证据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口供补强规则是重要的证据规则之一,其确立理由在于通过刑事诉讼发现案件真相和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对之我国理论界尚存分歧,对司法实践中如何运用立法上亦一直未作详尽而具体的规定。有鉴于此,有必要在探讨口供补强规则的相关理论及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口供补强规则进行检讨,明确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这一规则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口供就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认有罪的供述、关于自己无罪、罪轻的辩解和揭发同案被告人的攀供.口供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客观性,这也是口供得以发挥证明作用的基础.由于口供的来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处于绝对的劣势,因此必须对口供的证明力加以限制.首先,要从证据能力上对口供加以必要的限制;其次,应该从程序制度上对口供的取得、使用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6.
刑事诉讼中口供规则体系论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刑事诉讼中,完整的口供规则体系与口供的范围、口供的真实性、相关性等理论密切相关,而建立在这些基本理论之上的口供规则应当围绕取证规则、质证规则、排除规则和补强规则这四个方面构建。这四个方面的规则应当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只有构建一个完整的口供规则体系,才能保证单个规则的作用发挥到极至。  相似文献   

7.
非法证据能否采纳为定案依据问题在诉讼法学界一直存在着激烈的论争,从世界各国的司法实践来看,各国的具体做法截然不同。从非法证据的概念入手,在阐释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非法证据适用原则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我国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相关理论,认为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必须建立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制度,提出了建立非法口供、非法物证、非法衍生证据排除规则以及非法证据效力相关配套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非法证据能否采纳为定案依据问题在诉讼法学界一直存在着激烈的论争,从世界各国的司法实践来看,各国的具体做法截然不同.从非法证据的概念入手,在阐释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非法证据适用原则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我国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相关理论,认为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必须建立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制度,提出了建立非法口供、非法物证、非法衍生证据排除规则以及非法证据效力相关配套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口供在诉讼证据中的地位呈现出一种由低到高再逐渐降低的过程,反映了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由愚昧到科学、从野蛮到人道的不断发展进化过程。各国关于口供可采性的规定大体分为两类:其一、确认口供为法定证据,但必须加以限制;其二、认为口供不是法定证据,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能在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我国应加强对口供证据地位及建立口供可采性规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口供运用现状的实证调查,对于正确认识和改革完善我国的口供制度,推进刑事诉讼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调查表明,口供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检察官对于侦查中的口供过于信任;法官对非法取证的查证基本上形式化;我国非法口供的排除主要限于严重的身体伤害和精神折磨,而对于以威胁、引诱、欺骗的方式获得的口供并不排除。  相似文献   

11.
考究了我国古代口供制度的演变,分析了其产生时期、发展时期和成熟时期的特征,探讨了我国古代刑事诉讼口供制度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从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口供,确立自白任意性规则和鼓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陈述机制三方面完善我国当代的口供制度。  相似文献   

12.
研究刑事错案,离不开对错案范围的界定,错案范围的界定必须考虑到对被判刑人的权利保障,因此无罪错判有罪和轻罪错判重罪的案件才属于应当纠正的错案。刑事错案发生与口供密不可分,刑事错案往往伴随着口供的收集与运用问题,表现为取供手段上的刑讯逼供以及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口供中心主义的证据审查机制。防范刑事错案,除了遏制刑讯逼供之外,更应注重证据审查机制的转变。确立客观性证据审查机制是解决刑事错案中口供问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非法获得证据的取舍两难,蕴涵着不同价值观的对立冲突,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以及惩罚犯罪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价值冲突为其价值矛盾之源.非法获得证据的价值取向应以刑事诉讼目的为根本,以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观为评判标准,以各自合理损失为代价进行价值权衡,使得大于失.  相似文献   

14.
我国证据法学理论并没有关于客观性证据与主观性证据的分类,但根据内容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程度的不同对我国刑诉法中的8种证据进行划分,不仅具备理论上的可行性,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区分客观性证据与主观性证据,能够指导办案机关扭转“口供中心主义”的做法,有利于刑事冤假错案的防范与纠正。在证据新分类的指引下,公安机关要转变口供至上的理念,客观性证据与主观性证据并重;检察机关要合理引导、深入挖掘,把紧客观性证据审查关口;审判机关要综合全案进行审查判断,发挥审判的终局作用。  相似文献   

15.
确立口供任意性法则是防止刑讯逼供、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应在刑事诉讼法中对口供任意性法则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删除刑事诉讼法第118条关于讯问时犯罪嫌疑人"如实回答"的内容。必须明确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的界定,并对不具备任意性的口供自动排除和裁量排除的范围予以明确。强化口供任意性的权利保障,明确规定口供任意性的证明主体和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16.
《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和新《刑事诉讼法》为非法口供的证明设定了"证据确实、充分"的最高证明标准。实践中,控方举证难以达到此标准,而法官又常常以低标准作出不排除证据的裁决。问题的核心并非法律对控方证明标准的过高要求,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的任意性是非法口供证明标准难以落实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的反腐败斗争中,受贿案件在已查获案件中占很大比例。根据这类案件的特点,研究受贿案件被告人口供的审查确认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揭示受贿案件被告人口供的特点,提出对受贿案件被告人口供的审查方法,从而探讨这类案件保证办案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非法证据概念进行梳理,阐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念,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反映了刑事诉讼中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博弈.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无论是理论上的争议,还是实务中的操作,在社会上都引起极大的关注,从尊重和保障人权理念、促进司法公正、体现法治尊严方面,探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非法证据能否采纳为定案根据问题在诉讼法学界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从世界各国的司法实践来看作法截然不同.从非法证据的概念入手,介绍了外国非法证据适用的情况,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加以分析,提出了建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立法与司法实践都选择运用证据作为追求无讼理念的一种方式,具体表现为以证据不足及其他与证据相关的理由不受理某些案件,以及强调案件事实认定在证据方面应当具备一定的要求.维护伦理秩序及减轻讼累是运用证据来追求无讼背后的深层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