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国际形势发展的要求,江泽民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对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具体主张.  相似文献   

2.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重要战略主张。它包括国际经济济秩序和国际政治新秩序;两者紧密相联,相辅相成。各国应当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准则,建立稳定和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3.
国际秩序是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综观90年代以来各国关于世界新秩序的构想,真正有代表性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国际新秩序观”。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观点;另一种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反映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的观点。美国鼓吹的是以美国为领导,以西方富国俱乐部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长期遭受国际旧秩序的不公正待遇。为此,中国一直进行着不懈的斗争。中国政府主张,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它的实质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国际剥削。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尊重各国选择自己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必须结束过时的集团政治模式、势力范围模式,以独立自主和不结盟为依托。邓小平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思想,具有坚实的国际法基础和道义权威,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正确指南。  相似文献   

5.
运用历史分析方法,从邓小平同志国际新秩序观产生的文化基础,现实条件及其理论的构建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后得出:邓小平同志国际新秩序观的提出,给长期遭受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困扰的国际社会带来了长期和平与稳定的希望。反映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渴望公正平等的国际新秩序的呼声,也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作为国家领导人卓越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6.
国际秩序是指处理国际事务和各国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和行为规范。中国一向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美国和西方国家主张的国际新秩序明显具有“泛美主义”和“霸权主义”的特征。二者主要在目标、基础、本质、利益倾向和设计模式上存在不同。国际秩序与国家利益、国际冲突相关联。由于中国主张的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代表了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因此它最终一定通过战胜代表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利益的美国的国际新秩序而实现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的政治明观,将政治明建设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中心内容,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关键在党,出路在政治体制改革,原别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根本在于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现实的针对性、强烈的人民性的特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明观。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关于和谐世界的思想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和谐世界的现实基础是世界的多样性与依存性;联系、互补和合作是和谐世界的主要特征;和谐世界构建的基本途径是反对霸权主义,尊重自主选择,谋求共同发展。认真学习江泽民的和谐世界思想,对于深刻领会胡锦涛在2005年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期间所提出的“和谐世界”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国际形势发展的要求,江泽民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对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具体主张。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同时,立足"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以全新的战略眼光与时俱进地发展着共同富裕的思想,并不断总结新经验,形成新的理论概括,形成了鲜明的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12.
论江泽民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际风云变幻,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国际战略的新思想,包括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当今国际形势的新特点;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等,发展了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强调政治文明是社会的三大文明之一,而社会发展进步又必须通过政治、经济、精神文明的协同推动;明确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三大支柱;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应遵循的积极稳妥、逐步推进,既立足国情,又积极参考借鉴国外政治文明建设经验的原则,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与程序化。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文明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政治思想、政治行为方式及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有益成果。江泽民的政治文明观集中表现为政治文明目标论、政治文明过程论、政治文明借鉴论、政治文明协调论、政治文明建设论 ,阐明了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 ,指明了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根本途径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现实的针对性、强烈的人民性等特点 ,对新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的政治分析模式是江泽民构建其政治学说的哲学基础,是其认识和解决政治问题的方法论原则。江泽民政治分析模式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第一,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立足点揭示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本质;第二,从制度创新的层面探索民主政治建设和根除腐败等政治问题的解决途径;第三,从经济的独特视角认识和分析现时代的政治发展问题;第四,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构建政治文明观,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问题。领悟和掌握江泽民的政治分析模式,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强调要把实现“政治文明”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标;二是强调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有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立足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而形成的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实践性、独特的创新性和深刻的以人为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论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其理论内涵包括“指导思想论”、“结合实际论”、“与时俱进论”和“问题中心论”。学习和研究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理论创新,是党的80年历史最宝贵的经验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泽民同志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承、坚持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作用、任务内容、方法手段等,提出了必须充分认识"重中之重"、正确解决"四个如何认识"、努力做到"四个紧密结合"等一系列创新思想.认真探索江泽民同志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创新思想,不仅对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新世纪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创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创新,也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