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犯罪与刑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光博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已经开始施行。它是用刑罚同犯罪作斗争的有力武器。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犯罪和刑罚给以马克思主义的说明,对于正确地贯彻实施刑法,充分发挥刑罚在同犯罪作斗争中的作用,是很必要的。本文打算对犯罪和刑罚的问题发表一些自己的意见,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犯罪与刑罚理论的一点体会,以便就教于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2.
王牧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4)
犯罪根源是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它不仅涉及犯罪的本质、本源以及预防和减少犯罪等重大的犯罪学问题,而且与其他一些社会基本理论也有密切联系。然而,长期以来,无论是我国还是原来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界对犯罪根源、尤其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犯罪根源问题一直缺乏冷静、科学的研究,因而不仅对一般犯罪根源问题没有解决,而且对自已所在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犯罪根源问题也没有解决,主导的观点是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犯罪根源。 相似文献
3.
关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几个关系问题的探讨张文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精神文化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会长期存在,它与社会主义社会既矛盾又可以调适,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着既协调又不协调的情况。我们要全面落实党的宗教政策,积极...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罪刑均衡与刑罚个别化都是一元的罪刑关系理论,其立论基础是一元的犯罪观和刑罚观.随着新旧两派观点的逐步融合,对犯罪和刑罚的理解由一元走向二元,这也导致罪刑关系论由一元向二元演进.现代刑法理论中的罪刑均衡与刑罚个别化都是二元的罪刑关系论,均将报应和特殊预防纳入考量视野.二元的罪刑关系由“巴然之罪—报应”和“未然之罪—特殊预防”两个维度组成.在兼顾报应和特殊预防的前提下,罪刑均衡强调刑罚要与犯罪相对称,是刑法的基本原则;刑罚个别化强调刑罚要与犯罪人的人格状况相适应,是刑事司法的基本原则.就两者的关系而言,罪刑均衡是刑罚个别化的上位原则,刑罚个别化是罪刑均衡在刑事司法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张光博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5)
二、正确区分反革命罪和其他刑事犯罪 不论什么社会,犯罪都有两种情况:政治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政治犯罪在我国就是反革命罪。如何区分反革命罪和其他刑事犯罪,历来是关系到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和方向的大问题。在司法工作中,正确地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首先就是区分反革命罪和其他刑事犯罪。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过失败的教训,需要认真地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6.
张光博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6)
不论哪个国家,犯罪分子的对立面,都是手中掌握国家机器、在力量上占绝对优势的统治阶级。在通常的情况下,犯罪人都是以劣势的地位,局部的对现行统治秩序的破坏。它的结果只能是部分地、一时地侵害了社会生存条件,而“社会却能以全部权力来猛袭”他,“并以占绝对优势的力量压倒他”。刑罚就是社会以全部权力猛袭犯罪,以绝对优势的力量压 相似文献
7.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历史辩证法的基本规定 社会革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基本矛盾综合运动的结果。列宁在1923年1月追述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产生和规定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时,曾经指出:特殊形势使俄国卷入帝国主义战争,俄国的发展可以纳入一种可以实现农民运动同工人运动联合的环境中,毫无生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 相似文献
8.
<正> 在司法实践和法学界,对于抢劫杀人案件的定性,分歧很大,观点迥异。1985年《人民司法》第一期就具体案件展开了讨论。案情是两名姜姓农民,为了得到李姓农民搞副业的现金而密谋:“咱们把他打死,把钱弄下来分了吧”并且商定了“打死”的时间、地点和方法。以后按照计划,在深夜,残酷地先杀后吊,置李某于非命,而后从尸体上“翻走”了财物。定什么罪?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与中国政治改革——兼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标志。作为人类文明的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的重要阶段,它不仅支配着21世纪的世界进程,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全球化不仅是一个经济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结构变迁、阶级整合、理念更新、权力重组的社会过程和政治过程。因而,必须明确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定位,创新政治体制。推进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政治改革,必须处理好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趋利与避害的关系,从而获得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不同发达程度国家之间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摆脱政治、社会因素的纯粹经济性财产的出现,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反对封建特权,建构自由、平等、所有权、契约的市场经济,促进了政治社会的转型和公民社会的出现.财产权的实现与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民主政治的切实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构建,社会成员逐步摆脱“单位”身份束缚开始以个人(即公民)的资格并以市场经济的契约方式来界定国家、社会和个人相互之间的关系.确认和保障公民的财产权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
12.
在“八五”期间以至整个90年代,经济效益问题又一次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国务院决定199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重点强调了效益与质量的问题。这样看来,进一步探讨经济效益的有关理论问题以及效益与质量的内在关系,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需要弄清的重要理论问题。“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把社会主义制度说得一团漆黑。他们在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关系时,总是采取这样的论述方法:先引证毛主席的一段话,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接着就来一个转折:但是,表现在主要矛盾上是对抗性的矛盾。为什么非对抗性的基本矛盾,“表现”在主要矛盾上就成了对抗性的矛盾呢?他们的逻辑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在生产关系领域里,还存在着资产阶级法权,这是产生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因而基本矛盾表现在主要矛盾上是无产阶级与资 相似文献
14.
一点基本的情况 民主问题作为一种国家形态,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民主总是同一定的社会权力结构相联系,具有鲜明的阶级内容。所以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专门讲到:在德文里,“民主”的意思,就是“人民当权”。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皇权与王权至上。溥天之下,“惟予一人有佚罚”,人民毫无权力和民主可言。 相似文献
15.
国家是具有政府组织并独立于外部势力的社会共同体,政府是代表社会行使公共权力的机关.历史学者考虑的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一般是指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其核心是公共权力体系与作为其基础与目的的社会之间的责任、权力、利益配置形态及其运行状态问题.政府合法性、公权力与私权利之关系、公权力与社群自治之关系、政府的责任与权力结构、社会在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中的主动程度、精英和草根阶层的关系格局,是考察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六个基本问题,以这些问题为线索考察明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可以深化推进诸多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情况良好。我们吸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开始了如何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彻底的辩证法,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展开了全面地研究,其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就是在1956- 1957年间取得的重要认识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新时期的具体情况,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局面。同时,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也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充实,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论宝库。研究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对于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以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为什么价值规律长期处于“被排斥”的地位,在实践中往往被忽视,甚而违背它,以致屡屡惨遭它的惩罚呢? 首先,这是和我国经济学界的一些同志长期坚持一种“限制论”的观点分不开的。我国经济理论界对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作用问题的研究,发端于一九五三年。当时流行于我国经济论坛的一种观点是“限制论”,即随着社会主义改造事业逐步发展,价值规律作用范围和程度将逐渐受到限制;价值规律受限制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斗争的过程。因此,必须扩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借以扩大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与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的活动范围,使价值规律日益“从属”于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社会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在目前的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中大致有三种意见:一是认为有六十八年(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始);二是认为有五十一年(从1934年苏联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始);三是认为有四十九年(从1936年11月苏联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编写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一书中,竟同时使用了两种说法:在该书第87页中说“十月革命以后,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思想体系,而且变成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而在第98页又说“在苏联,一九三六年已经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纪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从1936年11月开始纪年比较准确,理由如下: 一、过渡时期不是一个单独的社会形态人类社会是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运动形态。社会基本矛盾贯串于人类社会的各个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马克思创立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概括。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的原理,关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要求的原理,关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的原理等等,适用于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当然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所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 相似文献
20.
关于社会转型期犯罪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学者对社会转型期犯罪问题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经济发展与犯罪的关系和社会转型与犯罪增长的关系两个方面,主要有正比论、同步论、代价论和双重效应论四种理论观点①.本文试图在法学、犯罪学的传统理论范式之外,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中国社会转型期犯罪问题的主要特征,揭示其社会根源之所在,并试图寻求有效控制犯罪问题的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