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研究之概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化消费与消费文化是当代中国学术界讨论较多且有分歧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经过检索与 分析,按所提取的一些基本标志及其学术内在联系客观地梳理、归纳出两条基本线索 :一条是讨论文化消费问题,另一条是讨论消费文化问题。并重点探讨了当代中国文化消费 与消费文化讨论(1985—2000年)的学 术成就与特点,以期为进一步揭示其发展规律而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文化消费是我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费升级的重要体现,释放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满足居民美好文化追求的关键举措。以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及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居民文化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分析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居民文化消费潜力释放之间是否存在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均有利于推动居民文化消费潜力释放,且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居民文化消费潜力释放之间起到显著正向调节作用。数字普惠金融、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居民文化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城乡异质性以及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3.
张敏 《调研世界》2017,(12):33-36
为反映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和结构特点,本文运用1993—2016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通过虚拟解释变量模型研究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和自主消费量及其差异,并从消费转型升级视角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城镇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量与其收入都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居民文化消费占其收入比重仍然较低,居民消费转型升级仍存较大空间,且农村居民在文化消费总量和自主消费量等方面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因此,在制定相关文化产业政策时,应适当考虑城乡居民差异,以更好地促进居民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消费不仅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作为特定的社会—文化结构中的生存与生活方式,它也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等人文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地方性消费”受惠于格尔茨的“地方性知识”,指的是具有特定消费惯习的文化主体是怎样以自身持有的地方性消费知识去经营物质生活中的各类消费。地方性消费生活是生态结构与历史进程的文化产物,同时也不断地进行着对地方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作为了解地方民众文化图式的独特视角,地方性消费研究是民俗学范畴内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消费文化的兴起意味着商品消费在社会结构松动、适配和稳固的周期转换中成为一个撬动点。根据区分性和总体性两个研究路径,消费文化可分为区分性消费文化和总体性消费文化。数据库里的消费文化是对消费文化的总体性探索,它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数据库里商品消费的备案性;数据库里消费主体的变体性;数据库里消费信息的泄露。总体性消费文化塑造文化共同体,关注人类共同命运。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传承对人类社会的维系和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消费社会的出现,消费也逐渐被赋予了文化的含义。文章在界定消费文化及其内容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消费文化建设的困境,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文化的三点策略:一是避免两种极端倾向,构建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消费文化;二是倡导日常生活审美化,构建符合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消费文化;三是立足现实,构建具有正确价值观导向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7.
积极引导消费文化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中有文化,文化中有经济,产生于消费活动并指导人们消费行为的文化,可称之为消费文化。消费文化的主要形态为消费观念。当前,应该大力倡导健康消费文化,反对奢靡消费文化;鼓励积极消费文化,限制无度消费文化;加强自主消费文化,弱化趋同消费文化;主张平衡消费文化,避免极端消费文化;坚持和谐消费文化,抵制失衡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8.
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4—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基本需求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年文化消费支出高度相关等结论。建议通过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加强城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产品供给、发展教育、培养城镇居民正确的文化消费观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促进城镇居民文化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9.
论大众文化消费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化消费是现代人在物质生活得到丰富的同时进行精神状态的自我调整,充实感情和复归人性的一种重要方式。大众文化更是掀起了一股文化消费的大众化浪潮,以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大众文化也成为大众传媒时代满足大众闲暇时间的文化消费需求的最好形式。大众文化消费有其独特的消费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以物质消费、规范性消费以及表达性消费作为分析框架,可看到社会学不同视角下的住房消费研究均将住房消费视为承载社会-文化意义的载体,在研究方向上不约而同地转向了对住房消费的社会-文化意涵的讨论.鉴于相关研究中农村社区住房消费文化研究的薄弱,以及西方消费文化理论在中国田野经验中的有限性,宜倡导以消费文化视角探析农村社区住房消费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消费在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从社会学视角看,消费是结合经济与文化的社会活动过程,亦为人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的链接点;消费选择表明,消费生活显露了人通过自己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双重角色与他者结成一定的分工、合作、交换和互动的社会交往关系。消费文化对人们消费选择的调控,可见于后现代享乐主义的种种社会表征,而对消费文化层面的深度阐释提示:后现代享乐主义与人们消费选择彰显内在关联;消费者追求经济效用最大化实为消费个体进行"意义"建构和趣味区分。  相似文献   

12.
"两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丰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内涵,需要社会的整体构建。"两型社会"建设必须以相应的消费道德文化作支撑,需要全面构建和倡导节俭消费、绿色消费、公正消费、人文消费等消费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13.
以社会学的文化资本概念为分析出发点,基于经济学视角探讨消费者的文化资本。消费者的文化资本是指消费者拥有的与文化产品有关的文化和文化消费品位,它形成消费者的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属性,决定了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偏好结构。消费者文化资本积累的来源包括家庭、教育、社会交际交往,而文化消费更是重要的积累方式,收入水平、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文化产品创新是影响消费者文化资本积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消费文化即社会的消费理念、消费规范、消费方式、消费产品、消费环境和各种消费现象的统一体,它是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相对应的。 21世纪的人类经济社会正被纳入到可持续发展轨道和陆续全面地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其相应的主导消费文化精神则是追求生活质量和自我实现、崇尚节约和与自然和谐。为了适应 21世纪人类知识经济形态和新型消费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必须对我们长期形成的传统不合理的消费文化进行全面改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消费新文化。其基本方法论原则是,树立可持续消费观念;开展全民消费教育;制定适度的消费政策;选择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推进消费社会化。  相似文献   

15.
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链上的终端环节,它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动力,也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引导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文化消费存在的七个方面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文化消费引导的六点对策与措施:加强文化消费教育,提升文化消费能力;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延长文化消费链条;健全文化消费政策,鼓励民众文化消费;加大农村文化事业投入,增强农村文化产品有效供给;加强文化消费监管力度,构建和谐文化消费环境等。  相似文献   

16.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基于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测算2011—2019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基于此,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对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的影响,同时借助分位数回归方法来检验在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不同分布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对文化消费支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对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有明显促进作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确是刺激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关键因素。另外,受教育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均对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有明显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对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的抑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选取1990—2009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文化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法对二者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与文化消费支出之间正相关,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具有季节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制约农村文化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且农村居民消费观念陈旧,消费水平较低。因此,河南省应设法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引导农村居民改变传统保守的消费习惯、构建积极健康的消费文化,推动农村文化消费升级,以促进河南省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理念是健康文化消费的重要基础和意识导向,而文化消费是增强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实践和基本途径。当前我国文化消费展现出市场化与规模化,多样化与个性化,城乡化与阶层化,盲从化与攀比化,娱乐化与低俗化等状况。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视角,树立居民文化消费的科学生态文明观,培养居民成为健康文明的文化消费者,提高居民文化支付能力及文化理解能力,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并增加文化有效供给,强化健康文化消费环境的监管与治理等是实现健康文化消费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运用我国1983—2012年的数据,通过实证分析考察了可支配收入、教育水平、金融发展和政府文化事业支出对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长期均衡分析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和金融发展对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教育水平提高1%,居民文化消费增加0.454%;金融机构信贷提高1%,居民文化消费增加0.363%;可支配收入和政府文化事业支出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不显著。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可支配收入冲击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在短期由正向转为负向,教育水平冲击和金融发展冲击对居民文化消费短期具有正向影响,政府文化事业支出冲击对居民文化消费短期具有负面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文章提出了扩大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普及形成的数字文化消费在文化消费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文化产业升级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采用2015—2020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文化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收入水平、供给水平、互联网发展和创新水平对数字文化消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财政支出与数字文化消费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各因素在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差异性;消费者主观性价感知正向影响数字文化消费。根据研究结论,对实现数字文化消费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