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诗和酒联系在一起,是陶渊明诗的一大特点,也是他开创的一种风气。魏晋时代,“宽袍大袖,大家饮酒”,是一种时风,曹操就好喝酒,《短歌行》曰:“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孔融更嗜酒,有借醉辞婚的故事。刘伶“唯酒是务”,还作有《酒德颂》。陶渊明不仅嗜酒如命,而且在晚年贫病交加、缺酒和无酒可饮时,把酒友颜延之送给他的二万钱全数交给酒家,充作酒资,以便随时零碎取饮。他饮酒唯恐不足,甚至虚拟死后也会遗憾:“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挽歌诗》)颜延之给他作诔,也说他“性乐酒德”。而更重要的是酒是他诗歌创作的主要的题材内容。收在陶渊明集子里的一百四十二篇诗文中,说到饮酒的有五十六篇,占三分之一多,其中以酒命题的,就有二十三首。较之“酒仙”李白现  相似文献   

2.
曾春海 《中州学刊》2007,(1):175-180
竹林七贤的风姿情调多表现于其饮酒的品味和格调上。中国自古即是一个爱好饮酒的古国。儒家“酒以成礼”与道家的“饮酒则欢乐”或以酒抒情形成了名教与自然的对峙态度。汉代礼法森严,文士多感钳制,即借酒摆脱礼制的束缚。汉魏之际,许多名士即基于不同的角色而对酒的社会规范持不同立场。七贤善饮,亦表现出不同的酒量、酒德与酒品。阮籍的饮酒是全身避祸,是酒遁,有时借酒公然向名教权威挑战,亦借酒发抒率真性情。嵇康喜饮,而从道家清心寡欲立场上更反对酒色,但也认识到了饮酒怡养身心、营造生活情趣的正面价值。相较而言,刘伶的饮酒是痛饮豪饮,他是在借酒所催发出来的原始生命力,使其心灵超脱。如果说阮籍放达的饮酒是有所为而作“达”故得“至慎”美名,阮咸的耽酒虚浮、与猪共饮则是无所为而作“达”,则是一种沉沦。七贤中向秀饮酒态度最为平淡。他对饮酒兼容了儒道的名教与自然,但求中和之理以两全。山涛借酒交友,借酒怡情遣性,他酒量大而有节制,颇像他的为人处世。王戎饮酒有时狂如阮籍,有时又掌握节度似山涛。综之,面对政局的多变和人生的无常,通过饮酒,来提升心境以消解是非、荣辱、生死、苦乐的偏执,企求臻于与道冥合、逍遥自适的超世俗之至境,这是七贤及多数士人饮酒心态的普遍写照。  相似文献   

3.
诗与酒的关系是那样源远流长、亲密无间,以至寸我们翻检中国诗歌史的章章节节,随时都能闻到扑鼻的酒香。从三千年前的《诗经·周南·卷耳》开始,诗与酒就成了形影相随、难分难解的忠诚伴侣。自屈原以降,许多诗人都因酒赋诗,饮酒赋诗,留下了一大批千古不磨的诗章,既给中国涛歌史增了辉,也给中国酒文化史添了彩,说是“饮酒者莫如诗。饮,诗人之通趣矣”、“听说诗人都解饮”,并非夸张之语。  相似文献   

4.
陈白沙意不在酒,意不离酒,酒参与并推动着陈白沙的思考与修行。在陈白沙思想中,饮酒并非狭义的口腹活动,它奠基于自得之学,属于思想之事。饮酒关联着忘机、超越名利等活动,并让人突破血肉之心以及自我的边界。同时可以激起血脉,让人与周遭事物一同兴起,共同进入生机氤氲之境。酒醉则能够打开各种限制而呈现出无间的广大世界,使人融入天地万物之中,成就万化自然。基于对酒的亲切领会,陈白沙主张“混于酒而饮”:主动放弃自我,自觉地投入、融入酒,按照酒的精神品格展开自身。心玄发为酒之玄,人成就了酒,酒精神依据人的精神塑造,这标志着中国酒精神的建构已经进入自觉阶段。  相似文献   

5.
春节道喝酒     
春节又到了,高兴之余,人们总免不了饮些酒。酒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及缓冲剂,适量饮酒的确可以熟络人心,提升聚餐时的气氛。但一些人可能还不知道,喝酒还挺有学问呢。 有人以为价格高的酒定是好的。这不完全对。酒好不好,不应完全按商业角度去衡量。对大多数人而言,春节最宜喝些自酿的米酒或市售的天然葡萄酒。天  相似文献   

6.
嗜酒对身体的损害世人共知,但不少人却欲罢而不能。下面几招也许对嗜酒者有所帮助。 在特定场合中,给自己定一个饮酒的量,并严格遵守。 要学会说不。许多人再喝一杯,是碍于情面,并不是自己想喝。当你已经喝到自己设定的合理饮酒量时,要很有礼貌地很坚定地拒绝再喝。 缓饮细晶。不要一口喝下一杯酒。选你喜欢的酒喝,而不是选“够劲”的。每啜一口酒,含在嘴里细细品味。在喝烈酒前先将其倒人高杯中,加上水域苏打水搅拌。这样,你可在享受酒的香味的同时,也延长了喝酒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陈斯怀 《文史哲》2013,(4):130-137,168
《诗经》产生于以纵酒为诫却又饮酒不止的环境中,与之相应,它一方面以理性的态度对纵酒的行为进行反省,另一方面却频繁地描写饮酒的乐趣。酒诱导饮者进入"游"的境域,同时将诗歌引向种种"游"的景观,为《诗经》注入了充满诱惑力的游之精神,这种精神因程度的不同大致可分为节制与放纵两种形态。以酒为媒,《诗经》显示出一种严肃与游戏并存的张力,以及清醒与迷醉相交织的格调。  相似文献   

8.
味觉思想之确立,原本作为欲望表达的饮酒被转换为认知方式与思想方法。苏轼、朱肱等人进而从味开始考察酒,追寻酒趣、酒德。尤其从性道之维领会酒,深刻阐发了“以酒为命”“酒近于道”“酒中有妙理”等精义,揭示了酒的形上内涵。自此,对于士人来说,饮酒不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它既是一种思想方法,也是性命、道理的展开,更是自觉的精神修行。饮酒敞开酒中之道与理,以及人自身的性和命,酒也就由外在的欲望对象转换成了人的内在精神生命。当饮酒被当作形上活动,日用常行也就有了形上意义,这些洞见无疑为“日用即道”观念提供了必要的精神准备。  相似文献   

9.
邓小军 《晋阳学刊》2007,(5):108-112
历来注家皆认为《饮酒》作于东晋,本文提出《饮酒》作于刘宋。《饮酒》用邵平典故寄托易代之感,言新朝也会灭亡,当作于入宋。据《宋书》纪传、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及陆游《入蜀记》自建康溯江抵达江州需时22日,可知颜延之自京贬始安郡路过江州,是在宋永初三年八月八日左右;《饮酒》序"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指近来秋分八月初十以后夜比昼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与延之"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日期、事实相合;《饮酒》当作于永初三年秋分之后。"比夜已长"与《述酒》"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皆以黑夜象征刘宋政治黑暗。以饮酒象征政治不合作,来自竹林七贤;象征政治不合作以及隐逸躬耕以保全独立自由人格和生命权利,则是来自陶渊明的新玄学实践境界。  相似文献   

10.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是许多生意人梦寐以求的目标。不过,并非人人都能成功。然而,大凡成功者,都有其高超的经营谋略。 意大利“美而奇”酒店老板在酒店门口张贴告示:“本店规定,饮酒分1小时饮、2小时饮、4小时饮、6小时饮、整天饮(以一天10小时为准)5种。但饮酒种类和饮酒量都由本店配合其他饮料交叉安排,保证顾客不会  相似文献   

11.
《文史哲》2020,(1)
宋朝帝王与官僚士大夫多好饮乐,由此不仅构成他们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亦成为当时政界风尚的一记标识。不过,官场酒风盛行之下也暴露了诸多乱象,轻则给当事者招来非议乃至祸端,重则在一定程度上败坏了法纪秩序。与此同时,这类聚饮活动还不时会引发大小风波,将权力斗争或人事纠纷牵扯出来。宋代朝野虽皆知官场酒风过盛,但却难以遏制,其根源除了以往历代共性的因素外,其时代根由则主要与统治集团对饮酒问题的态度以及相关的制度规则存在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齐白石,湖南湘潭人,是名扬中外的绘画艺术大师,他年寿高丰,堪称翰墨林中的老寿星,享年高达94岁。齐白石的长寿秘诀在于他笃信老人的养生“七戒”,并信守不渝,坚持不懈。这“七戒”是: 一戒酒:齐老高龄时深知饮酒不利于健康,他尽管经常出席各种酒宴,但却很少用酒,每当席间同座举杯劝饮时,他常以“谢谢,不会用酒”或以茶代酒婉  相似文献   

13.
《水浒传》的饮酒描写溶入了整个社会的饮食文化之中,并带动整个故事的方方面面,既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又加剧了小说的冲突与矛盾,使故事情节既扣人心弦又妙趣横生。《水浒传》以酒始,以酒终。英雄好汉、平民百姓的饮酒行为,众口流传,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  相似文献   

14.
张广翔 《北方论丛》2021,(3):166-184
从古至今酗酒问题一直困扰着俄国。国家垄断酒销售既是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举措,也是治理民众酗酒问题的手段。1894—1914年俄国实施了酒销售垄断政策,初衷是增加国家岁入,同时引导民众文明饮酒和减少酗酒,然而,减少民众酒消费和增加国库收入存在根本矛盾,二者很难兼顾,因此面临取舍的难题。而在俄国政府看来,国库利益永远高于戒酒利益,当国家财政紧张时就更是如此。这是酗酒问题难以根除的客观原因,民众的饮酒方式和习俗则是主观原因,俄国各阶层民众都有饮酒习惯。围绕对酒垄断的原则与目的、酒销售垄断的财政结果、影响烈性酒消费收入增加的若干因素、酒销售垄断与酒消费、民众饮酒方式和习俗的探讨,可以理解酒垄断时期俄国政府的两难处境与未能缓解民众酗酒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张广翔 《北方论丛》2021,(4):135-157
从古至今酗酒问题一直困扰着俄国.国家垄断酒销售既是俄国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举措,也是治理民众酗酒问题的手段.1894-1914年俄国实施了酒销售垄断政策,初衷是增加国家岁入,同时引导民众文明饮酒和减少酗酒.然而,减少民众酒消费和增加国库收入存在根本矛盾,二者很难兼顾,因此面临取舍的难题.而在俄国政府看来,国库利益永远高于戒酒利益,当国家财政紧张时就更是如此.这是酗酒问题难以根除的客观原因,民众的饮酒方式和习俗则是主观原因,俄国各阶层民众都有饮酒习惯.围绕对酒垄断的原则与目的、酒销售垄断的财政结果、影响烈性酒消费收入增加的若干因素、酒销售垄断与酒消费、民众饮酒方式和习俗的探讨,可以理解酒垄断时期俄国政府的两难处境与未能缓解民众酗酒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种范畴。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现代汉语词典》)。广义地说,酒文化是泛指人们在以饮酒、品酒、赏酒、乐酒、悲酒、吟酒、歌酒、舞酒、喜酒、丧酒、祭酒、会酒、恋酒、话酒、酿酒、沽酒、卖酒或创酒等为中心  相似文献   

17.
酒与文学作品历来有着不解之缘,但是将饮酒生活审美化、诗意化却是陶渊明对文学的独特贡献。在魏晋饮酒之风盛行之际,陶渊明虽然也嗜好饮酒,却能去掉魏晋士人饮酒时的狂放色彩,将理性精神注入其中,即使在酒醉之时也能保持足够的智慧与清醒去体会酒中之理,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不仅在酒中找回了自我深刻的自然本性,而且将饮酒生活赋予审美色彩,使其人其事在作品中闪烁着理性的光环,从而符合了后世文人尤其是宋朝文人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8.
刘建民 《家庭科技》2011,(10):15-15
药酒是许多家庭常备的保健品。它和其他中成药一样,是有药性的,如饮用不当,对身体会有害。所以,饮用药酒应避免以下误区。误区1饮药酒有助跭睡眠。药酒包含酒和药物的双重功效。饮酒的确可促进睡眠,但酒后的睡眠状态与正常生理性睡眠并不相同。因为酒后入睡,大脑并没有得到完全的休息,  相似文献   

19.
在聚餐时,不少人都习惯饮些酒助兴,但少饮无碍,多饮则对肝、胃、肾、心、脑均有损害。在此介绍解酒毒、护肝、护肾妙方,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尚书·酒诰》与《诗经》中写酒的诗篇所反映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 ,都与周初崇尚节俭的政治思想有关 ,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在《诗经》产生的时代 ,已经形成了十分严格的用酒制度 ,各种礼仪都离不开酒。《诗经》中写酒的诗篇体现出了两种精神 :一为饮酒观德 ,二为戒溺酒。周人既重礼又重德 ,饮酒之是非得失 ,看其社会效果如何 ,是否合乎礼仪 ,有否酒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