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意识形态对国家具有独特作用,是社会主义国家稳定的深层内涵。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受到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严峻挑战,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凸显。为此,国家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要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有利的环境保障;文化上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公民个人要强化自身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以上四个纬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为转型时期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筑起一道安全的屏障,有效确保我国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动摇。  相似文献   

2.
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克思主义为重要内容和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面临着社会转型、体制创新、社会成员思想观念变化及经济全球化等带来的诸多冲击与挑战,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笔者从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性、合法性、必要性出发论述了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不断完善,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正面临着各种新的问题和矛盾的挑战与考验。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升市场经济环境中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体系的整体防护能力,确保国家安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保驾护航是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所肩负的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造成意识形态建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外有市场经济带来的价值体系的冲击,内有意识形态自身的滞后性,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挑战在所难免.转型过程中,市场经济的不完善性使各方面利益关系变动较大,各种矛盾比较突出,旧的利益格局的消极影响难以完全消除,新的利益格局难以立即确立.利益变迁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挑战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处于差异性社会,差异性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识形态矛盾产生的根源.差异性社会意识形态矛盾表现为:西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与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冲突和矛盾,社会意识多样化和多元文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元指导地位的挑战,社会成员生活方式多样化与价值取向多元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消解与抵制.解决差异性社会意识形态矛盾的路径一是要做好各阶层间的利益协调工作,缩短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差距;二是在意识形态领域,要处理好主流意识形态领域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是由于社会思潮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社会意识形态结构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因此,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对各种社会思潮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全面深刻的研究和正确的引导。正是由于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产生了深刻影响,加剧了各种思想的相互激荡,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必须对西方社会思潮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合理传播和正确引导。重视对社会思潮及其表现形式的研究和引导,就是我们党对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规律性认识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决定的,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  相似文献   

8.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非主流意识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转型,形形色色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不断涌现,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严峻挑战.科学认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性质、特征和作用,不断提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来自国际和国内新的挑战。对此,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应体现科学性、开放性、包容性和世俗性的现代化走向。在此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只有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实际出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深入思考我国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根源就成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结构变革和社会的开放化、市场化、信息化、网络化,既凸显了日常生活领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同时也对日常生活领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建设提出更多诉求。对此,应认真研究社会日常生活的发展变化,审慎思考日常生活领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的各种诉求,积极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回应和自身建设。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共同信仰、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场域、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渗透等措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观是指马克思主义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其主流地位不受挑战并且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新自由主义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外部压力、经济结构转型引起的价值多元化、收入差距影响共同富裕目标实现以及市场化的挑战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地位、保持公有制“质”上主体地位、合理确定政府和市场边界、打造共同富裕的命运共同体,是迎接经济领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挑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与现实的各种因素影响使得社会思潮风起云涌,进而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产生了各种挑战,主要有争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对象、质疑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挑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和考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途径等。有鉴于此,惟有始终坚守大众立场,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社会思潮,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正确推进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才可能富有成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带来机遇和挑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使命在于坚决贯彻“立德树人”的宗旨、积极营造意识形态建设的优良氛围、主动解决思想领域存在的问题。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主要是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把握难度空前加大、国内外不良信息对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干扰空前严重、新技术条件下对话语权的争夺空前激烈。化解挑战的具体路径是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能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能力、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风险防范意识、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考核机制。这四个方面是高校履行意识形态建设的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给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一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和空间,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另一方面也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在全球化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以民族文化为根本,加强主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根本需要,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要求,是夯实"四个自信"的有效途径,是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应然之选。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也面临严峻挑战。应该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在解决公平与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凝聚改革发展共识,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与文化市场的有机对接,净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生态。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一以贯之的基本方针,是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全体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的神圣职责。应该看到,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所面临的挑战仍然严峻。随着西方大国主导的全球化的推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正在全球扩散。西方敌对势力从来没有放弃“西化”、“分化”中国的政治图谋,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对我进行政治打压和思想渗透,企图…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受到了多元文化的挑战。因此,要辩证分析现实中的多元文化思潮,合理吸收其精华,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保障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趋同论的本质是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一统化。意识形态趋同论不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现实与趋势,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我国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中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以及我国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对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加强对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改造,进行整风运动加来强马克思主义在党内的教育以及对人民群众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措施来确保新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其间虽然也有失误和偏差,但最终建立和确保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