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廖志德 《人才瞭望》2006,(10):87-88
大部分组织间常容易发生缺乏信赖,防卫对立,抗拒改变,争功诿过及自主性低等现象,成为跨组织间运作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2.
苏文平 《人才瞭望》2004,(12):12-13
全球范围内进行的企业经营状况调研显示:做出和保持最好业绩的公司,其共性是管理者和员工对企业及其客户的高度忠诚。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员工进行分类管理,其中,通过员工绩效考核、运用企业管理的“二八定律”,将员工分为A、B、C类是广为采用的一种方式。A类员工是指占企业员工总数20%、却为企业创造80%的价值的员工;B类员工是指占企业员工总数60%~70%、  相似文献   

3.
按照二八原则,企业核心员工会占到企业总人数的20%-30%,他们集中了企业80%~90%的技术和管理,创造了企业80%以上的财富和利润,他们是企业的核心和代表,是企业的灵魂和骨干。但同时,核心员工也是人才市场上的主要争夺对象,他们“跳槽”的机会最多、可能性最大,他们一旦“跳槽”,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估量。核心员工是企业获得绩效贡献的主要来源,做好核心员工的管理,留住并发挥核心员工的效用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重要目标。本文提出实行建立在员工自我绩效管理系统基础上的核心员工管理,并提供了实践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才开发》2011,(10):5-5
72%的中国员工打算在5年内转换职业、行业或公司,而在上海,有这样想法的员工更是占到所有员工的78%。据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员工调研显示,上海5年内打算换行的员工比例已远高于美国的48%及全球的57%。  相似文献   

5.
马静 《人才瞭望》2006,(8):72-73
经理的职责是指导员工解决工作上的问题和度过危机。如果危机是由员工自身的错误引起,这是经理帮助员工学习,并改变导致问题行为的一个机会。  相似文献   

6.
管理者都希望员工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为组织的利益而努力工作。要达到这个目的,通常有两种方法:奖励和惩戒。如果员工工作干得好,管理者通常会对员工采取赞赏、加薪、提升等奖励措施,以强化员工的行为,使他们把工作干得更好。如果员工违反了组织的规章制度,管理者通常会对员工进行训诫,以便使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训诫可以使员工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是管理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但是如何训诫员工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不至于使情况变得更坏,这里面有一定的讲究。一、事先要让员工知道组织的行为规范作为管理者,在对员工的…  相似文献   

7.
资源委员会是国民党政府最主要的工矿事业机构。拥有技术和管理人员32800多人,其中40%为大学毕业生,有3000多人是从国外留学归来的重要产业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拥有工人60一70万人,其中技术工人达22万人。可以说,它集中了旧中国工业基础和技术人才的精华。解放前夕,在中国共产党政策的感召下,资源委员会的几位领导人团结全体员工,决心为保存中国这点工业基础,留在大陆,维护厂矿,迎接解放,展开了抗拒国民党当局迁厂、迁会,向台湾撤退人员和物资的斗争。 陈毅在上海解放第3天就亲自到位于四川路桥的资源大楼…  相似文献   

8.
员工忠诚度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的高低既反映了企业管理的好坏,又关系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员工流动率增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逐渐降低。据EIU-集团(Economics Intelliqence unit)对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企业的调查,目前香港和新加坡员工流动率在20%,泰国在l4%,菲律宾在l3%,中国在l4%至27%之间,普遍比十年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较高的员工流动率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薪酬与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变革不仅仅是调整与改变薪酬与考核制度本身,而在于改变人的行为与利益分配。国内企业往往忽视了薪酬与考核制度的变革对员工的影响,一厢情愿地推荐与实施,结果由于员工的不理解或者抵制,甚至导致员工队伍的不稳定,并没有在一定的时间内尽快发挥薪酬与考核应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帕累托法则(pareto's law)又称80/20法则,它概括性地指出了管理和营销中存在的一种现象:20%的顾客为企业产生了80%的利润,或20%的员工创造企业80%的绩效。据前者,营销界衍生出一套大客户管理(key customer management),而后者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一种新理论——核心员工管理(key staff management)。何为核心员工?核心员工是指员工队伍中拥有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源泉的关键技能,在重要岗位上任职,并为企业经营和成长做出突出贡献的那部分群体。  相似文献   

11.
王孟 《人才开发》2008,(1):20-20
强制分布法就是在绩效考核时,先确定好各个等级在被评价员工总数中所占的比例,然后根据员工的绩效优劣程度,将其列入对应的等级中。强制分布法的有效性已经被GE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充分证明,GE的前CEO杰克·韦尔奇依据强制分布法中的正态分布规律,绘制了著名的“活力曲线”,按业绩和潜力把员工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20%、B类70%、C类10%。GE的做法是高额奖励A类员工,奖励B类员工,淘汰C类员工。韦尔奇称这种考核方法为“造就一个伟大组织的全部秘密”。  相似文献   

12.
张莹 《人才瞭望》2003,(1):51-51
解雇员工是每个部门主管或更高层的领导都曾经作过的事情,解雇员工首先要确定解雇员工的原因,解雇员工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过失性解雇。也就是员工本身有过失或不称职的地方,不再适合职位的要求,企业需要更换其他更适合的人来从事这项工作。二是结构性解雇。也就是员工本身不存在过失,而是由于企业经营结构的改变或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不再需要这个职位。原因不同,解雇员工的方法不同。  相似文献   

13.
据日本有关资料统计,员工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等级,技术革新者的人数就增加6%,员工提出革新建议一般能降低成本10%~15%,而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管理人员,因创造和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则有可能降低成本30%。20世纪90年代,美国企业调查统计分析认为,对员工培训每投入1美元就能得到50美元的经济收益。在我国,据苏州市一项调查,经过培训的员工同未经培训的员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河南许继集团有限公司飞速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我总结出一些经验,集中一点就是要紧紧把握企业的“生死钱”。员工的流动淘汰奉低于2%是死亡线,6%是生存钱。一个企业,首先遇到人员的流动和淘汰问题。在其经营正常的时期,员工的流动和淘汰率如果低于2%,这是企业走向死亡的一个界线。现在国有企业为什么这样困难,关键在于员工没有形成优胜劣汰的流动机制。如果企业内员工流动不起来,这样静态的沉淀,积累的只能是惰性。市场的经济规律就是这样,如果企业没有适量淘汰就会被市场全部淘汰,不少企业的垮台都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涛 《人才瞭望》2004,(9):49-50
根据归纳,企业进行员工问卷调查时,必须注意的5个问题是:一、调查要有真实的原因:例如,最近不断有员工离职,为了降低员工的离职率,企业进行员工调查,以得知员工认为哪些事物重要,哪些事物需要改变等,调查是为了回答明确的问题。调查除了要有重点,还要能够采取行动,否则便不具太大的意义。笔 者所知道的一家企业,最近有不少中下层的员工离开,为了搞清楚他们离开的真实原  相似文献   

16.
十五岁的孩子果然还是太过轻易相信自己的力量而忽略父母的职权。无论他怎么抗拒吃饭、弄乱家什、顶嘴、撒气,这些终究在大人眼里只是不成器的小表现,并不能改变成年人们一旦下定的决心。当父母始终站在父母之位上,那是天性般地能够压制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让b级人做a级事 这是开发人才的一种成功做法。意思是让低职者高就,目的是压担子促成长。即使员工感到有轻微的压力,但又不至于感到压力过大,工作职位稍有挑战性,有助于激励员工奋发进取。 业绩最佳时立即调整 这是一种打破常规的做法。经历也是一种财富,与其给庸才不如给人才。适时地调整那些优秀人才的岗位和职位,对于他们不断提高、继续成长大有益处,这是造就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方法之一。 评选优秀的比例 必须达到70%以上 应当以多数人的行为为正常行为,把70%以上的员工都评为优秀,有利于激励多数鞭策少数。 员工想干什…  相似文献   

18.
李刚  梁红 《人才瞭望》2005,(10):26-27
酒店业和餐饮业都是员工流动率相当高的行业,据北京地区的不完全统计,在四星级以上的酒店中,员工年平均流动率在20%左右,有些酒店甚至高达60%。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高效的获取人力资源,就成为令每一个酒店及餐饮企业头痛不已的问题。那么,应当如何做好酒店餐饮业的人力资源招聘工作呢?  相似文献   

19.
正泰集团始创于1984年,主要经营高低压电器、输配电设备、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建筑电器和汽车电器六大产业,年产值超百亿元,占近30%的市场份额。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标兵,正泰的快速发展再次引人关注,25%以上的经济增长率、80%以上的员工满意度和不到3%的员工流失率,正泰的迅速发展坚持怎样的管理理念?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汤彪经理有如下精彩说法。  相似文献   

20.
李勇 《人才瞭望》2008,(9):90-91
自上世纪60年代团队测试和模拟诞生以来,以团队为单元解决问题,逐步成为世界各大企业争相采用的有效方法。根据调查,到2006年3月底,80%的《财富》500强企业都有一半以上的员工在团队中工作:中国60%的500强企业中.有40%以上的员工曾参与或正在参与团队的工作。如何提高团队绩效,是理论界和企业长期研究和关注的主题,本文拟从团队行为表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