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知识型员工激励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方面,受到严重挑战。特别是以咨询企业、IT企业为代表的高知识企业,普遍存在激励手段匮乏、员工跳槽频繁、管理成本上升等现象。由此引发了对知识型员工管理的研究。世界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其最新著作《21世纪对管理的挑战》中甚至断言:“怎样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生产力,怎样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管理,是企业在21世纪面对的最大挑战。”一、当前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许多有先见的企业已经认识到未来社会是知识主宰的社会,知识型员工将是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他们已经积极着手或正…  相似文献   

2.
曹敏晖 《人才瞭望》2004,(10):71-71
激励,就是领导者为满足员工的需要,尽力发挥员工的潜力,多方激发员工的向上精神,把员工们凝集在自己周围,为企业献计、出力。激励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员工的个性和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领导者要充分了解员工的差异,做到因人而异,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例如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就不应以金钱刺激为主,而应以成就和成长为主。  相似文献   

3.
张彦 《人才瞭望》2004,(8):34-34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新经济时代,一个知识型人才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知识型员工具有更多的就业选择自主权,而不是被动地适应企业或工作的需要。知识水平和个人素质越高、越稀缺、越热门的人才将获得越多的工作选择机会,获得的工作报酬越高,越是拥有独特的人才资源优势的企业,越具有市场竞争力,越能够吸纳和留住人才。企业是否能留住知识型员工、用好知识型员工,是21世纪企业能否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如何管理知识型员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全新时代,在这一时代里,核心的生产要素是知识,以掌握知识和从事知识性劳动的劳动力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在企业组织中,知识型员工也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如何认识、掌握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探求适合于他们的管理方法是当前人力资源工作者面临的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张海星 《人才瞭望》2006,(12):37-38
民营高科技企业早己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多数民营高科技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还主要局限于简单的物质激励与惩罚。尽管这些企业有时也会根据能力将优秀人才破格提拔到关键岗位或根据工作业绩给予相当惊人的次性奖励,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知识型员工“越来越多.员工们不再是为了生存而工作,这时.缺乏完整有效的激励体系无疑已经成为民营高科技企业进一步高速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随着知识技术全球化创新的涌现,企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通过管理找到知识创造,传播和应用的最佳途径。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已逐渐意识到知识技术和知识型员工的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然而还有一些企业的激励理念比较落后,激励机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制度安排与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华 《人才瞭望》2006,(7):32-33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占有和使用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在这个知识为本的时代里,企业要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找到创造、传播与应用知识的最佳途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离不开高效率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因此,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对象,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也就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日益关注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知识型员工的特征与激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型员工是一个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概念,不管是知识产业还是传统产业,其财富的创造、资本的增殖都依赖于知识。不管是什么工作岗位,其员工的工作胜任力也日益取决于知识和智力。即使是传统企业的非管理、非技术岗位,由于整个社会教育、科技水平的提高,其岗位员工也会具有不同程度的知识型的色彩。因此,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在实际使用中的含义应为:大多数的白领和职业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知识型员工:需求特征与激励制度安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金龙 《人才瞭望》2005,(10):30-31
根据彼得·德鲁克的定义,知识型员工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与概念,利用知识和信息工作的人,也可以说知识型员工是具有知识资本产权并以知识为载体进行价值增值的人。他们具有较强的职业个性,具备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够为企业做出创新型的贡献和为企业带来知识资本增值;他们大多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具有较高学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由于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缘故,知识型员工大多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如开阔的视野、强烈的求知欲、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宽泛的知识面等。一、知识型员工的需求特征相对于普通员工而言,…  相似文献   

10.
《人才瞭望》2006,(2):36-37
在高科技日益渗透更多传统企业的今天.如何管理知识型员工的问题随之而来。他们是如此出色,但他们又是如此桀骜不驯:他们给企业带来欣喜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烦恼。企业管理者传统的管理办法在这里遇阻。接下来的案例分析或许能给你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在21世纪经济文化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为人力资源的竞争,知识型员工成了各大企业竞争的热门,但在近年来,知识型员工的大量流失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分析和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炎 《人才瞭望》2005,(7):20-21
知识型员工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重视自身知识的获取与提高。他们追求终身就业能力而非终身就业饭碗。为了更新知识,他们渴望获得教育和培训机会。因此,他们希望到更优秀的企业学习新的知识,通过流动实现自身增值。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采集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正面临着一种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和以知识驱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取代物质资本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型员工就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宝贵资源。因此,深入研究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及管理规律,探讨适合其特点的管理模式及激励策略就成为企业界和理论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知识型员工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其具有不可预测的创造能力,其一个好的建议或者方案很可能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价值,最为典型的就是研发部门。然而在一些公司里,对于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似乎总是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管吧,怕影响了知识型员工的创造力,或许一个天才的创意就会被扼杀:不管,又担心公司会因此失去了章法,长此以往就会乱套。  相似文献   

15.
张彦 《人才瞭望》2003,(11):16-17
知识型员工是知识的载体、所有者,是企业创新的主体,由此决定了知识型企业将在未来占据主导地位。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通过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来实现。所以,如何留住人才成为企业的一道难题。我国企业对员工管理认识上存在着以下误区:观念滞后,对员工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机制滞后,人力资源浪费;管理僵化,缺乏对员工的正确引导;没有良好的工作氛围,限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等。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企业的管理者忽视人的真实感受和需要,采用强制管理的模式,极大地挫伤了员…  相似文献   

16.
王郁蓉 《人才瞭望》2017,(14):201-202
高新技术企业如何促进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行为是员工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工作环境直接影响着知识型员工创新积极性的发挥.笔者主要从和谐的工作关系和柔性工作制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员工营造一个以创新为导向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7.
薛壮岳 《人才瞭望》2016,(8):156-157
知识型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部分,对知识型人才进行合理的激励,有利于使他们发挥出更多更好的社会价值.知识型人才具有独特的个性,他们在工作当中追求自由的工作环境,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拥有强大的知识储备和独具创新的思维,是活跃在企业当中的重要角色,他们的存在可以使一个企业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所以企业为了留住和挖掘他们的潜能,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正在迅速地发生着变化,这些政治、经济、技术及文化的变化对工作领域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企业为生存发展而战。知识日益成为企业最为关键的资源和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工业经济时代的产业工人将被大量的知识型员工所代替,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要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重视对员工的激励,通过激发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知识型员工的敬业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奕 《人才开发》2006,(1):13-16
一、员工敬业度的基本概念员工敬业度不是一个学院派的理论,它发轫于国外管理咨询公司的实证研究,最早是由国际著名的调查公司盖洛普公司,通过40多年的实证研究,建立了盖洛普路径的模型,揭示了员工敬业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敬业的含义、敬业度的驱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更多的是固守传统的经营方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自身的发展极不相称,特别是由于激励机制不健全带来了人才流失、劳动积极性不高、员工忠诚度下降等种种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并且探索相应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