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人才瞭望》2005,(6):76-76
在培训这个领域,尽管有不少企业经常让员工参加各种名目繁多的培训,把培训当成一种福利提供给员工,让企业与员工在学习中共同进步与发展,但也有另外一些企业,因为某些员工在培训后选择了另谋高就,让企业“损失”惨重,因此将培训拒之门外。针对企业对培训这两种较为矛盾的观点,我们不能否认其中存有一定的道理。对于不敢为员工制定培训计划并实施的企业,经过笔者整理分析,部分企业对培训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佚名 《人才瞭望》2006,(11):61-61
按常规划分方法。福利通常可分为强制性福利和自愿性福利。前者即根据政府的政策法规要求。所有在国内注册的企业都必须向员工提供的福利,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即“四金”),病假、产假、丧假、婚假、探亲假等政府明文规定的福利制度。还有安全保障福利、独生子女奖励等;后者则是企业根据自身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福利。正是在自愿性福利的设计上,许多企业不惜熏金聘请企管顾问精心策划,特别是那些效益好、人才流动率高的企业,福利方案更是成为阻止员工跳槽极为有效的“撒手锏”。  相似文献   

3.
统上企业所提供的福利都是固定的,而强调福利制度弹性化则是 90年代西方福利制度改革的趋势。这种新颖的福利自助餐,将带给人们一个崭新的福利视野。 我国福利制度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福利制度涵盖面很广,形式多样,却不明显,难觉察,而且成本也很高,不亚于工资与奖励。有的福利是只提供给某类特殊员工的,如对因公致伤残的员工的福利,其他员工不能享受;尤其是以高层管理人员的许多优厚的专有福利和特殊待遇,虽说这是对他们所做重要贡献的奖赏,但容易引起社会超前消费和攀比心理,同时又易造成群众不平衡心理,成为影…  相似文献   

4.
刘宏 《人才瞭望》2009,(4):100-101
福利是企业薪酬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的多样性能以更低的成本吸引员工、激励员工和留住员工。随着员工的需求日趋呈现个性化、多元化、动态化趋势,以往相对单一的福利安排已失去足够的效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一套以员工为中心,结合企业整体利益和员一个人利益,旨在产生最大激励效果的福利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尹华 《人才瞭望》2004,(10):102-102
福利是指企业向员工提供的除工资奖金之外的各种保障计划、补贴、服务以及实物报酬。福利的产生与政府法律的规定和工会的力量密切相关,在现代企业中福利被企业视为传递组织文化、吸引和保留员工的手段。但是福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却不尽然都能达到预想的目的。有的企业员工认为福利是自己的种既定的权利和正当利益,方面企业福利成本不断攀升而另一方面员工对企业所提供的福利越来越不满足,有之则不  相似文献   

6.
一、弹性福利计划的概念 所谓弹性福利计划就是在固定的福利费用预算内,企业针对不同层次员工的个性化福利保障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多样化的福利项目供员工选择,使每个员工的福利保障需求得到最大满足的福利项目组合。企业福利可分为法定福利和自主(或补充)福利两大类,法定福利是指政府规定的强制性的、统一的社会基本福利,  相似文献   

7.
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直译为员工帮助计划。它是由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属亲人提供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8.
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丹  刘鹏鹏 《人才瞭望》2007,(10):42-43
一、案例内容 本文从学历和工作类型上来界定知识型员工:学历要求在专科及专科以上,工作类型主要为中高级管理、市场营销、设计、技术研究等工作。S公司是一家生产型企业,现有员工300多人。公司的工作时间安排如下:上午8:30—12:00,下午13:30—18:00;加班从19:00开始,任务完成后下班。职员(知识型员工)没有加班费,奖金视个人业绩、平时表现、对公司的贡献而定;员工(普通员工)加班每小时6元,加班是自愿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董宏将 《人才瞭望》2016,(24):88-90
当前,心理压力问题已成为影响员工身心健康和工作绩效的突出因素之一.关注员工心理健康,为员工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已日益演变为企业文化创新、员工福利保障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简称EAP)是由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以及对员工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影响工作场所表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缋效、改善企业的工作氛围.笔者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浅析如何分层级展开一系列EAP活动并取得良好的积极作用,以期对企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刘伟敏 《人才瞭望》2008,(10):64-65
A公司是一家医药行业上市企业,后来走上了多元化经营的道路,重新组建了以原来业务为主的A1公司和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新药的A2公司,A2公司的经营效益好于A1公司,员工的薪水、奖金、福利也都高于A1公司,但这两个公司却一样都存在人员流失严重,员工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如何留住员工?我的观点是要以市场的方式留住员工,要知道,是市场而不是你的公司完全地决定了员工的流动。的确,你可以使你的组织更加完善,为员工提供与其工作环境相一致的工作。但是,你不能计算市场对员工的拉动力有多大,你不能把员工藏起来而不被市场中的机会和具有诱惑力的招聘所吸引。  相似文献   

12.
佚名 《人才瞭望》2005,(9):37-38
河北宣化钟楼啤酒集团有限公司是以啤酒产业为核心多元化经营的大型集团化公司。近年来,钟楼集团不断壮大,经济效益连年增长,对国家和社会贡献显著。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正摆在面前:公司传统的薪酬分配模式正在越来越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1992年以来,集团公司一直执行的是传统的岗技工资模式,只注重员工的工龄、职称、学历等因素,而不顾及员工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凡事讲求平均,搞“一刀切”,引起了诸多骨干员工的不满。他们或懒懒散散,或消极怠工,抵触情绪很大;更有甚者,一些高素质人才纷纷“离家出走”,“另立门户”。一时间,怎样改革薪酬制度以提升员工满意度,激发员工的生产、创造积极性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佚名 《人才瞭望》2007,(1):62-62
许多公司都有这样的传统,不管那些想吃回头草的员工表现得如何优秀,公司都不会再聘用他们。但是随着公司内“任务理念”的兴起,公司间的人员流动变得前所未有地容易,但吸引优秀员工却日益困难,因此再对曾经在公司内表现优异的离职员工紧闭大门已毫无意义。更何况,这些员工并不是离开公司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们参加各种专业会议,在那里,他们会与公司的现职员工公开谈论离职时所受到的待遇。他们也可能会到公司的客户、战略合作者、分销商或者兼并对象那里去工作。而且一旦他们工作合同中的竟业禁止条款到期,他们甚至会到竞争对手麾下去效力。  相似文献   

14.
金继红 《人才瞭望》2004,(10):24-25
传统上,企业向员工提供的福利大多是固定的、类似的,但员工的实际需求却并不是完全一样,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趋多样化。传统的固定式福利往往无法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从而削弱了福利实施的效果。于是,很多企业开始寻求新的福利模式来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以期有效实现福利管理的保障和激励功能。以人性化管理为指导思想,在公司总体分配框架内向员工提供多种福利组合,充分体现全新福利发放的自助式福利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人才瞭望》2006,(6):35-36
A公司是一家生产制造型企业,随着业务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经济实力近几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更好地留住关键岗位人员,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进入企业,公司决定在原有基础上大幅度地提高员工的薪资水平。公司修改了原有的薪酬制度,并对所有岗位的薪资按比例进行了提高,工资总额大大提高了,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人才流失的情况并没有减少,员工工作积极性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提高,人才引进缺乏进展。问题摆在了公司高层面前:薪酬管理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最近遇到一位朋友,他抱怨说工资太低,一样的职位在其他公司收入要高得多。于是我想起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企业雇一个员工应付多少薪水?对周围的一些人士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其结果是大多数人都不清楚他们的工资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老板决定”、“国家政策”的回答占了大多数。  相似文献   

17.
林景新 《人才瞭望》2008,(11):62-63
2006年刚过去不久,高盛银行宣布公司即将进行总数超过160亿美元的分红计划,以作为2006年度的员工年终激励措施。作为全球最著名的投资银行,高盛在2006年主持了全球多起大型企业并购案,公司盈利水平大幅度上升,所以高盛此次如此高调地进行数额惊人的员工分红计划,既是稳定公司员工的发展信心,也是向业界宣扬企业实力之举。  相似文献   

18.
福利是指企业向员工提供的除工资奖金之外的各种保障计划、补贴、服务以及实物报酬。福利的产生与政府法律的规定和工会的力量密切相关,在现代企业中福利被企业视为传递组织文化、吸引和保留员工的手段。但是福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却不尽然都能达到预想的目的。有的企业员工认为福利是自己的一种既定的权利和正当利益,一方面企业福利成本不断攀升而另一方面员工对企业所提供的福利越来越不满足,有之则不多、无之则不可;有的企业对福利的投入很大却不被员工认可,结果导致员工意识不到企业为他们花费了很多成本。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的结果,主要是因为企业在福利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19.
梁予昉 《人才瞭望》2005,(11):70-71
空难、恐怖活动、突发疫情、经济滑坡、并购、收购、生产转型、家庭矛盾、夫妻争吵、子女问题…社会、企业和个人时时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难题。不可避免的,这些持续的压力对每个组织和个人都会带来定的影响。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即员工帮助计划(或项目),作为组织为员工提供的系统的、长期的援助与福利项目,在欧美国家不仅为企业和个人,也为社会带来了稳定和发展。那么,何谓EAP呢?  相似文献   

20.
《人才瞭望》2005,(10):43-43
某公司的总经理最近碰上一件烦心的事:由于有员工反映,公司的管理过于僵化,对员工关心程度不够,他就在公司推行了人性化管理,不料推行人性化管理后,出现了众多员工消极怠工的现象。细问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位总经理对于人性化管理的理解就是只要对员工好,员工就会尽心尽力地做事。结果该企业上下班不用打卡,工作任务的完成量由员工自己提出,就算完不成也没关系。最近这位总经理苦恼地说,相比其他公司,该公司对员工算是挺不错的了,有了这么宽松的管理环境,员工为何还不好好珍惜呢?再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