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全后备干部制度鼓励人才竞争霍学怀新陈代谢是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一个阶级或者集团的领导阶层必然存在着一个逐渐老化、直至消亡的客观现实,如果没有后备力量的补充,这个阶级或集团的事业就难以为继。但后备力量的补充,并不是简单的“量”的增进,后备力量的“质”...  相似文献   

2.
《人才瞭望》2006,(4):92-93
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宗旨是如何让组织中的成员活出生命的意义,让整个组织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永葆青春。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一件事情,也是企业管理界不断追求的理想境界。但在现实生活中,企业“短寿”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学习型组织”理论一经出现,就马上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推崇。事实上,自1990年以来,世界上很多的企业,如通用电气、壳牌石油、摩托罗拉、A&T等,都争相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走进河南省焦作市人才交流中心,“一切工作为服务,一切服务为人才”的标语以及服务范围、办事时限、办事承诺制度赫然在目。点击人事人才网,“政策导读”、“人才需求”、“网上招聘”等栏目让浏览者一目了然。每年为各类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各类毕业生发放一封慰问信.每半年召开一次用人单位座谈会,每季度下企业、下基层了解人才需求情况,主动征求各类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的首问负责制、“一站式”服务措施等,让到人才交流中心办事的人员倍感温馨。这些仅仅是焦作市人才交流中心优质服务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4.
自从《劳动合同法》颁布之日起,各家企业主谈到“无固定期限合同”、“经济补偿”等问题时,无不唉声叹气。鉴于此,各地培训市场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众多的“如何规避新法”、“怎样应对新法”等诸如此类的《劳动合同法》培训课程。这种功利性行为,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因为法律已经制定。它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必须遵守。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交叉培训,是员工在本职工作岗位以外,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结合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培训计划,到本企业其它部门接受期限不长的培训。一般完成交叉培训以后, 员工需要回到原岗位继续工作。历史上早期出现的轮换,以培养企业主的血缘继承人(例如企业主的长子要继承父业等)为目的,并不是制度化的管理措施。在现代企业中,这一方法被推广应用到更大的范围,成为能力开发系统中一项重要制度,并被演化为交叉培训这一在全球大的跨国企业普遍流行的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6.
不苛求稳定。不少求职者就业观念陈旧,苛求找一份“稳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工作,而对存在大量岗位需求的非国有单位,如私营企业、乡镇企业等不屑一顾。要知道,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和企业改制的强化,“铁饭碗”已被打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才竞争形势下能让你稳坐一辈子的单位和职业已寥寥无几,更何况求索在漫漫人生路上,谁能肯定自已不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跳一两次槽呢?  相似文献   

7.
流逝的光阴使我们这一代人离开斯大林毛泽东会晤的年代越来越远了。而我总不由自主地置身于这次难忘会晤的光线交叉点上。“上面指示,让您陪同毛泽东到莫斯科参加斯大林70寿典”一切都如此突兀。那是一个夜晚,窗外下着如注的冷雨。一阵敲门声,使馆一位同仁因急事来见我。“上面指示,让您陪同毛泽东到莫斯科参加斯大林同志的70寿典。”来人以外交官独具的精炼语言说完。又补充道,他接到中央指示后已经进行了核实,他还将向中央报告执行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事业因得人而兴,因失人而衰。这是古今相通的道理。毛泽东同志说过:“领导者的责任,归纳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而这两件事都与人才密不可分:出主意要使用好人才,用干部必须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既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又是体现领导干部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人才瞭望》2004,(10):50-51
中国企业从来不缺“漂亮仗”,也不缺“高成长”,但保持10年以上的持续成长,则仿佛马拉松长跑,需要坚强的意志、长远的筹划、平和的心态和理性的节奏,而这却是那些只善于以一仗定乾坤的企业所望尘莫及的。而万科却做到了。19年来,万科的人马换了一拨又一拨.惟有王石,这位自称为职业经理人的创业者,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过万科一步。作为万科旗帜下的灵魂人物,王石带领着万科打了一场又一场近乎惊险而漂亮的战役。然而比那些精彩案例更难得的.是万科连续19年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郑凌 《人才开发》2006,(9):33-34
“疑人要用,用人要疑”。江苏中大建设集团是在昆山成长起来的“新昆山民企”,在用人方面他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疑人要用,用人要疑”。“疑人要用”,就是惟才是举,量才录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决不因“疑”而将人才拒之门外;“用人要疑”,就是在放手用人的同时,加强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监督防范机制,及时提醒,严格纠偏,决不因“不疑”而放任人才自我膨胀导致失误。  相似文献   

11.
《人才瞭望》2005,(6):76-76
在培训这个领域,尽管有不少企业经常让员工参加各种名目繁多的培训,把培训当成一种福利提供给员工,让企业与员工在学习中共同进步与发展,但也有另外一些企业,因为某些员工在培训后选择了另谋高就,让企业“损失”惨重,因此将培训拒之门外。针对企业对培训这两种较为矛盾的观点,我们不能否认其中存有一定的道理。对于不敢为员工制定培训计划并实施的企业,经过笔者整理分析,部分企业对培训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在人才资源渐趋市场化的过程中,跳槽已经成为人才资源再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对原用人单位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作为用人单位,企图通过用工合同、个人档案抵押等形式来“捆住”员工,是不可取的,只是留住了用工关系,却留不住人才的工作热情、创新意识,但若是挽留不力,又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和事业发展。对此,企业经营者应学会适时、适当地疏与堵。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对策,既要让人才合理流动起来,又要从宏观上保证人才群体的相对稳定。一、核心员工在企业中,有一部分高层技术和管理员工,他们是企业的科研开发和管理运行的实…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的20年,中国企业一直在时代的浪尖上独领风骚: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实施全员承包责任制,建立双考(技术业务考试、政绩业绩考核)制,完善干部聘任制,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改变了一切,改掉了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企业的沉疴宿疾,一种创新的机制和制度正在重铸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企业曾经的辉煌。“为生存而超越!”“在改革中求生!”这不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凝聚了改革者敢于向生存挑战,敢于向自我挑战的信心和决心。而我们,在这世纪最后的日历一页页翻去的时候,也要向中国企业说一声:“请走好…  相似文献   

14.
英国功利主义法学家边沁,曾以实证主义立场对法律的定义和渊源等基础性问题做过相当杰出的研究,这些伟大的学说,对我们的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至今仍有巨大的启迪。
  边沁认为:“法律可以定义为,由一个国家内的主权者所创制的、或者所采纳的、用以宣告其意志的符号的集合,该等符号是关于某个特定的个人或某种特定类型的人们在某个特定情形中应遵守的行为,而处在该情形中的该等人是、或者被推定是受制于主权者的权力;主权者的意志得以实现,要仰赖于对主权者所意图发生的具体事件的预期--如此做出的意志宣告在必要的时候是意志得以实现的手段,并要仰赖于这样的预期,即所宣示的意志对那些行为被规范之人来说,是作为其行为的一种动机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际上有一条公认的企业管理法则,叫“马特莱法则”,又称20∶80法则。“二八定律”同样适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往往是20%的人完成了80%的工作任务。企业必须时刻关注这20%的骨干力量,并不断地加以培养和激励,来带动企业另外80%的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向“核心员工”倾斜“马特莱法则”所提倡的,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经营方略。它将20∶80作为确定比值,本身就说明企业管理不应面面俱到,而应侧重抓关键的人、关键的环节、关键的岗位、关键的项目。企业要保…  相似文献   

16.
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的“旅行者”号太空飞船,带着人类在茫茫太空寻找地球生命同伴的希望飞向太空。飞船上有一张镀金唱片,录制了120分钟地球声音和各民族音乐,中国古琴曲《流水》录入其中。选中此曲的理由是:这首乐曲描写的是人的意识与宇宙的交融,用它去寻找太空知音是最好不过了。古琴,又名七弦琴、瑶琴,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诗经)中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等诗句,古时与琴相关的动人传说也很多,如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文君听琴随相如、诸葛亮城头鼓琴施空城计。孩康临刑…  相似文献   

17.
《圣经》里有一个“马太效应”的典故,其寓义是:让有的拥有更多,让没有的更没有。后来,美国著名科学家罗伯特·默顿,把这一主张优势积累的典故概括为“马太效应”。干部培训,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当前,一些地方仍将培训看作另类“奖励”和“福利”,给予主要领导的多、副职领导的少,部门领导的多、乡镇领导的少,机关领导的多、企业领导的少,没有真正让干部培训做到“全覆盖”。显而易见,“马太效应”的结果是偏重于“锦上添花”,而忽略了“雪中送炭”。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曲让人羡慕的夫妻协奏曲: 他多次作为国家“八五”、“九五”重点工程的负责人,并创造了世界造纸机安装的新纪录;她因翻译英国植保专家的权威专著,竟吸引了后者远涉重洋前来福建三明访问;他是三明市优秀共产党员、市首届十大青年科技标兵,她是三明市九届人大代表;他刚过而立之年就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并执掌了拥有800多名职工的安装企业的帅印;她年仅34岁就成为当年福建省同批最年轻的副译审;他负责公司仅3年,就使企业规模翻了一番,并使公司坐上了国内纸业安装企业的头把交椅;她作为专职翻译,多次出色完成本职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因为工作压力和职业枯竭,一个个社会精英的生命在我们眼前消逝的事例越来越多。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猝死在跑步机上、均瑶集团总裁王均瑶因病去世、华为25岁员工胡新宇因连续加班心力衰竭而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长期肩负巨大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的职业人士来说,当务之急是学会释放、缓冲压力,别让它成为隐形杀手。  相似文献   

20.
“要抢救一种濒于灭亡的文化,首先你得抢救它的书籍。”阿伦·兰斯基说,他24岁时(1980)年创建了“美国意第绪文书籍中心”,十几年来从失传边缘抢救了1300万册意第绪文图书,从而帮助留存了一种正在消亡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意第绪语的欧洲犹太人的,他们在“二战”期间遭到了希特勒的灭绝性屠杀。阿伦·兰斯基1955年生于麻省新贝德福市,父亲是犹太裔律师。为了使孩子更快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父母没有教他们意第绪语。不过,小阿伦经常听母亲和外婆用他不懂的“神秘语言”交流不想让孩子听到的信息,这使他很早就萌发了对这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