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略论按生产要素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现阶段必须遵循的个人收益的分配原则,它不仅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而且在分配领域改革中,也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意义。一、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现阶段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与此相适应,在收益分配原则上,必然要求以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提出,要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同时,也可以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提出的崭新课题,需要认真思考、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3.
自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以来 ,国内理论界的争论一直是相当激烈的。目前 ,这一争论仍在进行中。笔者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按资分配等几个方面作一探讨 ,就教于广大读者与专家学者。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势必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即要求建立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相…  相似文献   

4.
丁凯  王晓畅 《理论界》2005,(12):65-66
收入分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收入分配理论不断深化,从要素所有权的角度重新认识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内涵多元扩展,将生产要素及其贡献作为参与分配的重要标准,逐步确立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双增长”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指出,为了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上,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要“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继党的十三大提出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从而突破了传统体制下的单一按劳分配模式以来的又一重大理论突破,其过程图示即为;a,按劳分配→b,按劳分配主体十多种分配方式→c,按劳分配主体 按生产要素分配。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所决定的。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精辟的理论概括,既是我国市场化改革实践的真实反映,又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的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要素的内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部生产要素都可以而且应该参与收入分配;二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收入是国民收入;三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只能是各生产要素对于国民收入的贡献,即“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对生产要素所有权的承认和对市场经济规则的尊重,按劳分配隶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在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导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占主体地位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7.
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决定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收入分配结果要体现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按生产要素进行收入分配,按劳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种表现形式,为实现社会公平目标,还需要建立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结果进行调整的收入再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8.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础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分配理论研究的新课题。本文阐释了生产要素的含义、分类及特点,论证了社会主义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分析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特点、原则及条件,并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和政策上的又一次创新和突破。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资本、技术、劳动力、土地、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多少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方式。它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重新认识和深化。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按劳分配,而把按生产要素分配视作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代名词而予以排斥。事实上,按生产要素分配并非资本主义的专有物,而是所有搞市场经济的国家都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改革开放以后,尽管我们没有在理论上承认可以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资本、技术、劳动力、土地、信息  相似文献   

10.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双重公平分配原则,与收入公平分配都具有正相关.按劳分配与收入公平分配的正相关表现在按劳分配存在前提和分配主体转换的公平性、分配依据和利益结构及其主体地位的合理性5个方面.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收入公平分配的正相关表现在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条件的公平性和内在要求、分配依据的合理性3个方面.强化双重公平分配原则与收入公平分配的正相关,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现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智环 《齐鲁学刊》2002,3(4):142-144
在我国现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 ,其理论依据是要素财富论、“三个有利于”根本标准 ,以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同时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两项原则 ;其现实依据是我国现阶段的生产要素所有制形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12.
几个经济理论是非界限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本刊有些文章把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相混同的观点 ,我的观点是 :劳动要素收入与按劳分配、生产要素收入与非劳动收入、财富的源泉与价值的源泉、非劳动收入与剥削收入、剥削与罪过或罪恶都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在收入分配方面第一次提出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意义十分重大。只有用市场化的手段才能衡量出各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 ,使按贡献分配原则得到确立。同时 ,按贡献分配原则以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也要与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14.
孙梅 《北方论丛》2003,3(5):62-64
从实际出发,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考虑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分配形式和分配用途,只有将这四点有机地结合才能真正解决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从个人必要劳动产品、社会必要劳动产品和刺余劳动产品三个不同的去向进行分析,现在的分配方式实际上是按劳分配、按需分配和按资分配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李厚廷 《河北学刊》2004,24(4):47-50
分配问题具有极其鲜明的实践性 ,现有理论未能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作出科学地解释。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按劳分配得以实现 ,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践基础。市场机制对于两种分配方式的实现及其结合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市场机制是实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效制度 ,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其局限性 ,首先就表现在知识要素上。  相似文献   

16.
胡永远 《云梦学刊》2002,23(1):19-21
劳动收入差别体现的是一种个人收入分配形式上的“分离均衡” ,本质上不属于按劳分配 ;但是 ,商品经济条件下要素分配向劳动的倾斜则体现着劳动在生产要素组合中地位的演变趋势 ,从而体现着按劳分配因素的累积  相似文献   

17.
收入分配差距已成为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问题。形成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最基本的因素是经济主体拥有生产要素资源的数量以及要素的报酬率。显然,要寻找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首先必须从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以及要素在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这一源头上进行探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其微观动因、内在的分配过程以及特殊的分配方式;而研究要素分配问题,关注的是生产要素在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分布情况、形成这种分布的原因以及这种分布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要素层面的分析,不仅能阐明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问题,更能有效地解释中国经济运行中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后认为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但价值的形成是多因素共同决定的 ;其次论述了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形式的主体 ,但“按劳分配”中的“劳”应有更新更广的涵义 ;再次论述了劳动价值论与按要素分析的关系 ,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要素分配的理论根据 :即多种所有制并存 ;最后阐述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按生产要素分配个人收入是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西方经济学家斯密、萨伊、马歇尔等都论及按生产要素分配。马克思也曾分析过生产要素范畴。当今,人们对生产要素范畴有了更宽广的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必然的。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根据自己的研究任务和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否定了要素分配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