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农村正在加快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商品经济发展,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要处理好农产品的流通问题,即要顺利地进行农产品的购销活动,把农产品从产品形式转化为商品形式,以便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迅速实现其价值。而要把农产品从产品形式转化为商品形式,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靠搞活流通。如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顺畅,其价值就能实现,广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任凭经济文化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其总体特征是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和文化产业化。经济渗透到文化领域,使文化具有特殊的商品性,其精神产品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文化渗透到经济领域使得经济过程中文化取向日益增强,文化...  相似文献   

3.
庞彦强 《河北学刊》2004,24(6):132-138
艺术商品作为商品 ,同样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其使用价值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有用性 ,其价值是凝结在艺术产品中的人类一般劳动。艺术商品同其他商品进行交换 ,必须遵循共同的价值尺度。这个价值尺度 ,归根到底还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艺术商品的市场价值同其精神文化价值之间并不矛盾 ,精神文化价值越大 ,商品价值越高 ,反之就越小。由于经济规律和艺术规律的双重作用形成的其价格与价值间的悖逆及错位 ,实质上是由于艺术商品价值在艺术史上被切碎拆零后出现的特殊现象。由于艺术商品消费的最终结果是完成对人的全面塑造和推动人类进步 ,所以它的市场与流通除了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外 ,还要受到政治、社会和文化思潮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王莹 《学术探索》2012,(8):58-61
精神文化产品是以观念形态存在并以一定的物质为载体得以呈现的产品,是精神文化生产者劳动智慧的结晶。社会效益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导向,经济效益是讲求社会效益的基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指导原则,也是指导精神文化产品创作和生产的根本要求和指导原则。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大众性与文化精品的贴近性的结合。精神文化产品消费是较高层次上的商品消费活动,是商品消费与精神享受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一)对于文化艺术产品(包括文化艺术创作与文化艺术研究),在过去较长的时期里,我们多只研究它的意识形态属性(或社会政治性),审美属性(或学术性),很少甚至没有去揭示它的商品属性,这是很不全面的.文化艺术生产也要耗费人类劳动因而具有价值,产品也要满足人们的需要因而具有使用价值,一般也要通过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才能供人消费因而具有交换价值.文化艺术产品也和物质产品一样,是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统一,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其使用价值也一般是在流通过程中按照商品交换的方式,在满足了他人的社会需要之后实现的.所以,文艺产品在流通和交换过程中也具有商品属性与商品形式,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商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在实践中,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条件下,过去长期被人为掩盖着的文艺产品的商品属性已经骤然大显,不正视之必受惩罚.因而,文艺产品不能无视市场的存在,它们之中的某些产品也应该进入市场,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受到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制约.比如,也要讲求经济效益以维持文艺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也要通过市场调节和公平竞争,引导文艺生产适应与满足社会需要;也要善于运用多种经济手段来经营、管理文艺,改变产品流通渠道的单一、狭窄等状况……总之,要实行改革以解放文艺生产  相似文献   

6.
旅游文化商品与旅游实用品的区别是在于旅游文化商品必须具有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审美价值、商品价值。通常分为精神的和物化的两种类型。精神文化商品主要是指带有营业性演出的各种形式的表演艺术和民族民俗文化活动;物化了的文化产品主要是指各种形式的绘画艺术作品、雕塑艺术作品、民间美术作品、文物复制、仿制品,以及各种形式的地方民族民间工艺品、纪念品等。前者是为旅游者提供观赏、娱乐,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后者是满足旅游者的观赏、收藏、陈列、纪念、馈赠的需要。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五彩缤纷,争奇丰艳,展现于世,在反映风俗人情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旅游文化商品浓缩了一个地方的历史、地理、科学、文化和艺术的概况,  相似文献   

7.
关于国营企业生产的生产資料是否商品的問題,在討論中意見分歧,目前主要有下面两种对立的意見。第一种意見:認为国营企业生产的生产資料是商品。他們的主要根据是:在实行經济核算的条件下,生产資料在国营企业內部流通还必須通过合同和买卖形式,即还需要计价、付款。因此,他們断定在国內流通的国营企业生产的生产資料是商品。第二种意見:認为国营企业生产的生产資料,在国內流通虽然还要計价、付款,经过“买卖”形式,但本貭上已不是商品,仅仅保持着商品的形式(或外壳)。他們的主要理由是:国营企业內部的产品調撥,并不轉移产品的所有权,計价、付款只是为了計算企业的盈亏。因此,他們断定国内流通的生产資料,本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生产是物质基础,生产决定流通和消费,生产水平客观地规定了消费的内容和方式,内在地制约着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但是,流通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商品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流通给工业生产输入能源、原材料,又输出商品,企业在购进原材料——生产产品——销售产品的再生产的三个环节中,流通占了两个。流通作为衔接供产销的环节,能够灵敏地反映市场容量和需求结构等方面的动态,有利于  相似文献   

9.
在商品经济社会,文学作品一般总是以商品形式存在的。文学作品的创作、出版、发行、销售、消费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表现出与一般物质商品生产相比所具有的相当程度的共同性。这昭示人们,在某种意义上.作为精神活动的文学活动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文学作品可以作为商品,具有商品属性。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属性。即商品必须自各两个要素;一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一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一种劳动产品只要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就成为商品。从这个角度出发考察文…  相似文献   

10.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大潮的兴起 ,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开始活跃起来 ,各种文化产品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得到创新 ,其生产品种和数量成几何级数增长 ,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需要。但与此同时 ,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严重危害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了阻滞作用。文化传播和文化市场的混乱现象亟待治理。本文拟就文化传播和文化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及监管策略作一探讨 ,以求教于专家学者。一在我国 ,文化市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与其他商品市场一样 ,文化市场也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但文化市场与受自由竞争…  相似文献   

11.
论商品的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 ,这是传统政治经济学早已阐明和深入论证过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社会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商品的另一种价值属性———文化价值 ,又从商品的使用价值中分离出来 ,逐步发展成为同作为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价值和作为商品效用性的使用价值一样的价值。一  商品的文化价值主要是指商品的花色品种、样式风格、包装装饰以及商标等外在形式所承载和传递的反映人们精神文化观念和心理等信息的…  相似文献   

12.
当代社会已步入符号经济时代,商品形式已让位于符号形式,作为为社会提供符号产品的文化产业,本质上是一种符号经济,必然要遵循符号经济的运行规律。本文以云南楚雄苴却砚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例,探讨了文化产品的符号价值,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即实现符号的商品化和符号商品的品牌化。  相似文献   

13.
陈薇 《理论界》2012,(12):125-127
费斯克是当代文化研究领域,尤其是大众文化研究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创造性地把文化产品划分为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两个维度。在金融经济中流通的是财富,而在文化经济中流通的则是意义和快感。文化经济使在金融经济中作为商品的观众转变成了意义和快感的生产者。以此为基础,费斯克进一步探析了大众文化的微观政治潜能,他的这种大众文化研究具有巨大了理论贡献,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大众文化研究是当前文化研究的热点。其代表人物费斯克把文化产品划分为两个维度: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在金融经济中流通的是财富,而在文化经济中流通的则是意义和快感。文化经济使在金融经济中作为商品的观众转变成了意义和快感的生产者,大众文化因此具有了二重性与颠覆性,这为后现代大众文化理论提供了经济学解释。这种思路突破了大众文化研究的传统,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所谓精神劳动 ,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的需要和精神生产力转化为物质生产力为主要目的 ,以主体自身的精神素质的提高和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为职能 ,通过主体的智力和非智力能力的发挥 ,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非对象化 ,从而获得精神财富和特定物质财富的社会性劳动。从这样的定义看精神劳动的价值 ,就会看到它的主要价值是一种精神观念性的价值 ,或者对价值主体来说的精神的价值。但精神劳动是不能被完全量化的 ,谁能计算出牛顿创立的古典力学理论的经济价值 ?就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也不应不分青红皂白地照搬经济规律 ,把所有的精神文化产品统统市场化 ,按照商品价值标准衡量整个精神劳动及其产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化价值与文化市场的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市场存在的前提是文化产品成为商品,文化商品的二重性就表现为商品价值与文化价值——特殊使用价值的矛盾。市场追求的是最终能以货币表征出来的商品价值,而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恰恰在于超越这种商品价值,直挂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文化价值的本质规定决定了文化市场是一个有限度的特殊市场.‘各种限度归结起来无非是经济效益的限度。文化市场中社会效益相对于经济效益的优先实质是文化价值实现相对于商品价值追求的优先,归根到底是人对物的优先。一、文化产品的商品价值和文化价值任何商品都包含着价值、使用价值两个因素,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一、流通关系到文艺生产的健康发展与文化市场的繁荣当光辉灿烂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发展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便遇到一个形态万千、魅力无穷的“精灵”——市场。在现代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条件下,按照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关系调节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已日益成为各种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自觉意识。然而,我们的文化市场与其他市场体系一样,处于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并存阶段,更由于文化产品具有其他物质产品所没有的品商属性与非商品属性二重性,使文化经营和文化产品的流通要比物  相似文献   

18.
当人的精神劳动对象化为文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时,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使得文艺的精神性逐渐为物性所取代,沦为牟利的工具。但是文艺产品不仅具有商品性,更重要的是它一种精神活动产品,是思想性、艺术性和鉴赏性的统一,应该给人以真的启迪、善的引导和美的享受。文艺产品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文艺产品的精神价值不被消解,文艺产品生产者、管理者和消费者都应该承担自己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大宗商品.加上粮食、茶叶、食盐,七大宗商品的远程运销值,到19世纪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3%,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辐射向全国.即在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经形成.与之相适应,航运业特别是上海沙船业,及金融业(钱庄和票号)也兴旺发达起来.  相似文献   

20.
作为生产结果的产品,进入市场流通就成为商品。商品经过注册登记,取得商标,受到法律的保护,商标是一种商品与其他商品相区别的标志。成为所谓名牌,最关键的是产品要具有高质量,如果没有高质量,无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