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田进英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48-151
简要概述了整体教学法的理论和原则,强调整体教学法重视语言的整体性,改变了那种将文章肢解的教学方式,同时探讨了整体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文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实施步骤,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陈登平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3):70-75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狐狸形象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形象从原始时代的图腾和神圣性象征开始,然后在汉代开始从神坛上跌落,一显一隐、互相影响甚至互相转化地在艺术作品和民间信仰中进行双脉络存在和传播,在艺术作品中变迁的过程主要是不断世俗化和人格化的过程,形象不断丰满和复杂,而在民间信仰中的变迁,一直无法摆脱巫术特征,形象单一而扁平。其美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它是祥瑞的象征、妖兽的象征、媚惑的象征、聪明的象征、人性的象征与护佑的象征,它的复杂性与丰富性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因此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李皓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4):68-71
樱花是日本文化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美学符号之一.结合日本民族的物哀观的审美精神,着重分析了樱花在各个时代所体现的美学意义及其演变过程,以此来拓展我们对日本人美学理念和文化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论整体语言教学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顾礼芬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178-181
介绍了国外整体语言教学法的教学原则和在课堂上如何实际应用以及对整体语言教学法的争议,同时结合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现状,提出借鉴整体语言教学法的理念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张军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王国维的“古雅说”,既具有不拘泥于一切形式的道家美学精神,又具有追求表达艺术家人格力量的儒家美学精神,充满了泛美主义的色彩;它把艺术的关注点从天才的创作转移到审美者个人的经验上,强调了艺术的自律性。 相似文献
6.
孟坤 《潍坊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现代报纸版面设计革新中以模块为基本结构而形成的版面的简约明快;注重视觉冲击力,以营造动势,追求动态美等作法,不但为编辑所采用,且为受众所接受,其存在的合理性,体现着当代美学思想对其理论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8.
"无迹而神"是中国古代诗学范畴中的一种审美形态,是与"以形写神"说相对而立的艺术命题.古代诗学倡言"无迹而神",其美学意义在于:就创作层面而言,"无迹而神"铸就了诗歌艺术含蓄蕴籍的美学品格与虚白的审美结构;就鉴赏层面而言,"无迹而神"关注了受众的"审美期待视野",体现出强烈的读者意识. 相似文献
9.
齐光远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2)
审美是人类自由的生存方式,是对存在意义的体验与理解.审美的本质是人的自由和超越.审美超越何以可能,则是理性的哲学追问.后实践美学以生存一存在论为哲学基础,以审美体验、理解和解释为方法论,系统地探讨了审美超越何以可能的问题,体现了理论的思辨性、体系性和创造性特征.它以“接着讲”学术态度,克服了中国文论面对西方话语的“失语症”状态;它冲击了实践美学的权威地位,推动了与新实践美学和存在论实践美学的多元论争;它接续了中国现代美学哲学形上学的研究进路,使当代美学中断已久的哲学思维重现于审美领域. 相似文献
10.
潘知常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0-17
在生命美学之前,以实践美学为代表的美学误区在于,忽视了人与世界之间事实上还存在的第三个维度:人与意义的维度。实践美学的核心是本质,生命美学的取向却是意义。由此,生命美学走向超越维度与终极关怀,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了美学。 相似文献
11.
统筹协调农业结构调整保证农民持续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协调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现实必要性和重要性,资源环境、国内外市场及政策导向等影响农业结构调整,同时制约农民的增收。农业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社会结构及投融资结构调整是保证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杨道圣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2)
传统农业社会所形成的整体自然观念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变得分崩离析。要想使社会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整体的自然观念是必要的 ,只有这样一种自然观念 ,才能引导我们在管理利用自然的同时 ,也学会如何尊重自然。通过对美学中自然美问题的考察可以发现 ,一直为美学所忽视的对自然的审美鉴赏 ,能够有助于培养一种整体的自然观念 ,而艺术只是作为沉思自然的中介才具有类似的重要性。因此 ,自然美的问题也应该成为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赵晶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3):134-138
有效教学模式是当前流行于西方教育界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社会.根据有效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和法语教学的基本方法--视听法,本文从四个变量系统(基本变量、环境变量、过程变量和结果变量)解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有效教学模式的原则,作者在某师范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中进行了第二外语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作者对教学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抽样调查表明,在外语系学生的二外教学中,采用有效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外语实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15.
论述了湖南省初中英语毕业会考亟待改革的必要性,同时探讨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银枢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18(2):115-116
中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必须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切实有效的审美教育 ,通过展示教学艺术美、教师形象美、英语语言美 ,培养学生的语言美、行为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7.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存有很大差距,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障碍。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多种措施和途径统筹城乡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迟艳杰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6(1):42-45
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 ,它要求其自身和以其为指导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理论 ,需要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以与时代俱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教学论的指导思想 ,有其积极的历史意义 ,但随着实践和理论的进步 ,需要以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予以超越。因为 ,实践唯物主义为我们把握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全面理解人的本质和教学存在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方法 ,同时还将开辟我们理解、研究教学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9.
王晓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1):80-85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商学院教育的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商学院教学建设中专业课程的全英语教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全英语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对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应扎实基础英语教育,循序渐进的开展全英语教学;优先选择能够确保专业知识准确性的课程作为全英语教学课程对象;改编英文原版教材,提高教学材料质量;营造"情景语境",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利用"多模态"教学。 相似文献
20.
搞好课程教学设计 促进教学整体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季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4):105-107
把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作为一个系统,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与反馈等系统要素进行精心设计与组合,使教学效果达到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