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教寺院的盛衰,除与社会的政治、经济诸因素相关外,无不与它的首领的才干和治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转世制度下活佛全权掌管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更是如此。建于甘、青、川边区藏族聚居地的拉卜楞寺,在寺主嘉木样历世的经营下,不足二百五十年,就高居安多藏区第一大寺的位置,被藏文史料誉之为第二西藏。纵观拉卜楞寺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现代突厥语的语言内部分类模式.该模式基于共时资料,但像以前的模式,它试图整合历时资料.除语音资料外,这一模式还利用了形态学、词汇学和句法学方面的资料.根据历时和地理体因素,对这些特征的分布模式进行了相互比较.由此,我们可以划分出突厥语不同层级的内部语组.而且,这些子语组可以有不同的来源.其中的一些语组是由共同的语言特征维系在一起的,在这个群的语言内部它们似乎具有可从一个时间层面传递到另一个时间层面,并构成他们共同的发生学遗传的语言特征.笔者将这类群称为发生学的(子)分支,如鸟古斯语支、克普恰克语语支、布尔加尔突厥语支等.显然,其他突厥语的子语群是由不同分支的语言组成,它们已经形成了新的区域单位,进入区域互动.诸如此类的区域群有西伯利亚突厥语.在文中第二部分,笔者从历史事实和发展的时序关系方面,对发生学分支进入子分支的内部分类过程和区域群的形成及分解过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我们认为,考古学事实使我们有理由推论,在欧亚大陆草原上,流动畜牧业在很古的时候就出现在印欧地区,正是在印欧地区,而不只是在印度伊朗地区。实际上,早在公元前3千年纪,在有穴墓、尤其是有地下墓的部落中,就发现了游牧生活方式的成分。这些部落身后留下了第一批古墓葬,它们正好对于后来的草原游牧民族来说,是如此具有代表性。在古穴墓中,发现了家畜的骨头和车辆的残迹。从公元前23世纪起,有地下墓的部落开始大规 相似文献
4.
藏传佛教六大属寺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夏河县境内。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当时为了迎接藏族活佛嘉木样·阿旺宗哲(嘉木样一世)来此地传经授道。僧侣及平民们大兴土木,开始创建了这座规模宏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宗教寺院。经后人不断扩建维修发展到今天的建筑局面。拉卜楞寺坐北向南,座落于大夏河北岸的山间盆地上。依山傍水,寺南林木葱葱,河水潺潺。远眺琼楼玉宇,棕墙金瓦,廊檐垣壁,香烟燎绕,峰峦环抱之下的拉卜楞寺尤如仙境一般风光秀美,景色诱人。拉卜楞寺总称为“具喜讲修兴旺吉祥右旋寺”,简称之为扎西奇寺“拉卜… 相似文献
5.
清代瞻对事件在藏族地区的历史地位与影响(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工布朗吉的起事与失败嘉庆二十年(1815年)川督常明在虚报“焚毙”罗布七力以后,匆匆地拟定一个善后方案:“以中瞻对地方折为四股,分赏上、下瞻对对土司及其出力有功之头人,不惟足示羁縻,且使其瓜剖地方,各土司亦不致增具强盛。”但千百年来,在交通闭塞的土司部族社会里,土地、牧场的兼并都视实力的大小而定,而不取决于外力的赏赐。因而官军一走,罗布七力父子又卷土重来,重新控制了他们的领地。 相似文献
6.
中国回族研究的历史轨迹(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以来,回族学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出版了一批有影响、有深度的著作,各省、市、自治区回族地方史的出版及地方回族史料的搜集研究,回族人物研究,清代回民起义研究,回族近代革命史研究,回族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习俗诸问题的研究,回族文学理论研究及古籍整理工作都取得了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7.
8.
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历史传统构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甘肃藏区的拉卜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农耕文明与牧业文明在此碰撞,多元文化在此交汇,长期以来,形成了很强的地域文化特征。“拉卜楞”是因为拉卜楞寺而闻名,这里事先有了寺院,后来才形成了寺院周围的聚落,其名称也源于拉卜楞寺。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现代突厥语的语言内部分类模式.该模式基于共时资料,但像以前的模式,它试图整合历时资料.除语音资料外,这一模式还利用了形态学、词汇学和句法学方面的资料.根据历时和地理因素,对这些特征的分布模式进行了相互比较.由此,我们可以划分出突厥语不同层级的内部语组.而且,这些子语组可以有不同的来源.其中的一些语组是由共同的语言特征维系在一起的,在这个群的语言内部它们似乎具有可从一个时间层面传递到另一个时间层面,并构成他们共同的发生学遗传的语言特征.笔者将这类群称为发生学的(子)分支,如乌古斯语支、克普恰克语语支、布尔加尔突厥语支等.显然,其他突厥语的子语群是由不同分支的语言组成,它们已经形成了新的区域单位,进入区域互动.诸如此类的区域群有西伯利亚突厥语.在文中第二部分,笔者从历史事实和发展的时序关系方面,对发生学分支进入子分支的内部分类过程和区域群的形成及分解过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11.
蕃尼古道是从我国西藏拉萨通往尼泊尔、印度和中亚的重要干线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道自开通以来,一直是我国西藏和内地通往尼泊尔的干道,至清代形成了一张线路清晰、站点密布、主辅路交错的复杂路网。它不仅对西藏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对元以来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治理、国家的统一和汉藏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中国与尼泊尔、印度和南亚诸国的交流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新时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这条古道的进一步开发和建设,对于西藏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稳定,以及中国与南亚诸国的合作,必将产生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佛教传入中国后,甘肃属较早的传播地域。由于"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横穿其境,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中外文化交汇的地带,也是佛教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地区。尤其是10世纪后期,藏传佛教也随即产生并日趋成熟,逐步得到了宋朝、西夏和元朝的信任与尊崇,高僧大德也不断往来于吐蕃与内地之间,藏传佛教文化也在甘肃得到了广泛传播,相继建立了不少佛教寺院。 相似文献
16.
游牧民族不断远距离迁徙,曾不止一次地改变一个又一个大陆的民族地图。就是说,游牧部落和定居民族的杂居,一般说来总是以同化后者而告终。古代和中世纪,世界上一些最重要的语系——印欧语系(主要是它的伊朗语支和印度雅利安语支)、阿尔泰语系(基本上是突厥语支和蒙古语支)、亚非语系(主要是闪语支、柏柏尔语支和库希特语支)的传播,同游牧民族的流动是联系着的。阿尔塔莫诺夫注意到了游牧民族在欧、亚、非洲诸民族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但他没有详细论述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天命观作为客观唯心主义,其产生和发展都具有时代意义。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天命观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应该说天命观也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任何一种形式的天命观都是从天和人的关系讲起的,从天人关系出发,不同民族的哲学家对哲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