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谱阴阳论的若干基本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广谱哲学可以看成是一种具有现代科学形态的辩证哲学.辩证哲学之所以是辩证的,不仅在于它一般地承认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演化或产生、发展与灭亡的事实,更为根本和实质的是它承认和把握辩证矛盾及其变易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作用.这是它和机械唯物主义以及庸俗辩证法的最本质的区别.本文所指称的广谱阴阳论(Broadspectrum Yin—YangTheory)就是关于辩证矛盾问题特别是与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有关问题的广谱研究.本文给出了辩证矛盾的几种基本而典型的数学形式(阴阳偶形式);揭示了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学说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阴阳学说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中医理论发展的出路就在于吸收阴阳学说中的合理的辩证法内核基础上,走现代科学理论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论“气分阴阳”对中医学气学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讨论了古代哲学"气分阴阳"的思维方法及其对中医气学理论的影响.指出"气分阴阳"思维方法是伴随着阴阳概念的产生而形成的,是以阴阳的相对待概念对宇宙本原之气的两种属性的标示.它对中医气学理论以及藏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方法学的重要意义.中医学将人体中的各种气,包括一身之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以及脏腑之气,也分为阴阳两个部分,以表明气的两类不同作用,阐释机体的脏腑功能和生命进程.  相似文献   

4.
深度翻译源于阐释人类学中深度描写的概念,对中医典籍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在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中医瑰宝《黄帝内经》中体现出的整体观、辩证法、阴阳论和五行说等古代医哲思想。通过对《黄帝内经》不同译本的对比研究,文章认为李照国教授的译本很好地运用了深度翻译策略,有效地传达了《黄帝内经》中体现的古代中国独特的医哲思想。  相似文献   

5.
曲阜师范学院副教授、《齐鲁学刊》负责人刘蔚华同志,应邀于五月中旬至六月上旬为我校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研究生及高年级学生作了多次中国辩证法史专题研究的报告,深得好评。在《<周易>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中,他多方面论证了阴阳观念萌芽于殷代,形成于周初;出现在公元前一○六○年至前六七二年之间的《周易》一书,运用阴阳观念建立了神学体系,但其中包含丰富的朴素辩证法。主要有:一、矛盾对立的观念。八卦就是天与地、风与雷等四对矛盾;重卦中否与泰、损与益、既济与未济等都按矛盾对立的观念排列;本卦与变卦思想,使矛盾观念更加丰富。二、交感与相斥的观念。泰卦:地上天下,表示阴气下降,阳气上升,代表阴阳交感,类似的有益、咸、恒、既  相似文献   

6.
该文是对<邓小平核心辩证法>一书的书评.该文从邓小平核心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核心辩证法>一书正确地概括和阐明了邓小平的辩证法以及<邓小平核心辩证法>一书在我国必将发挥积极作用等方面,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书是一本高水平的著作.  相似文献   

7.
曲阜师范学院副教授、《齐鲁学刊》负责人刘蔚华同志,应邀于五月中旬至六月上旬为我校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研究生及高年级学生作了多次中国辩证法史专题研究的报告,深得好评。在《〈周易〉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中,他多方面论证了阴阳观念萌芽于殷代,形成于周初;出现在公元前一○六○年至前六七二年之间的《周易》一书,运用阴阳观念建立了神学体系,但其中包含丰富的朴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阴阳五行理论可分为相互关联的三类成分:类比、公理及直接指向经验现象的科学命题。对类比用法常出现的逻辑混淆做了一些澄清,指出阴阳五行理论中部分命题陈述了在中医学中占公理地位的基本原理,并论证了它们的性质;指出中医临床治疗疾病时使用的阴阳,如证候学中使用的阴阳,专指经验现象的共相,是科学研究的真正命题。  相似文献   

9.
    
阴阳学说蕴含着系统论和辩证法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从阴阳对立和阴阳相生的角度出发,管理者应推动企业内部的相互制约和协作;另一方面,从"阳胜则热"和物极必反的角度出发,管理者应重视企业内部的阴阳平衡,优化管理方式。此外,阴阳调和的宝贵思想有助于企业在管理悖论中取得平衡。尽管阴阳学说可能引发诸如掩盖冲突、压抑创新、"和稀泥"等消极管理思想,但只要企业能够真正全面地理解阴阳学说的内涵,就可以减少这些消极管理思想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家对阴阳进行过许多辩证的论述,内容丰富,道理深刻的阴阳论与西方哲学家的对立统一论一样,是辩证法的规律之一。阴阳论认为,世间一切事物不属于阴则属于阳,而任何事物中又包含着阴阳。阴阳论被引入医学领域,成为中国医学的一对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范畴是思想的格局。中医语境的范畴与古代汉语相比要少得多,而在为数不多的几对范畴中,阴阳的覆盖面却过于广阔,结果使中医思辨总是囿于阴阳的格局之中。另一方面,一些古汉语中的重要范畴在中医思维中的缺失也规定和制约了中医的思维形式:未能从古汉语里引入“有无”范畴,可能与中医轻本质重现象有关;未能引入“自他”范畴,可能与中医注重主观感受有关;未能引入“分合”范畴则可能与中医注重整体关联有关。  相似文献   

12.
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蕴藏着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及许多哲学范畴的丰富内容,尤其在整体观、动态平衡观、朴素的对立统一观三个方面,更有其本身的特点。本文仅就辨证施治中所涉及的矛盾法则进行初步探讨,冀期就教于同道。对立的统一法则,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反映这一法则,在中医学现论中首推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有“阴阳离合”的论述,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分而言之谓之离,并而言之谓之合。阴和阳是一对矛盾,它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分析一种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和阳,既对立又统一。对立是两者相反的一面,统一是两者相成的一面。阴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之谓也。阴阳每一方的存在,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没有阴,就无所谓阳;没有阳,也就无所谓阴。“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  相似文献   

13.
中医理论是自然哲学性质的医学。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概念直接构成中医的理论概念。“粗守形、上守神”的中医理论思维追求说明中医在理论上注重对医学问题本身的形而上本质的研究。中医理论用感性名词概括抽象医学理论,是古代自然哲学朴素性的表现,也是中医理论从形而上直接走向临床应用的桥梁。中医理论的辩证施治原则充分体现了古代自然哲学的辩证法性质。  相似文献   

14.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在本质上是一种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范畴是总体性辩证法是主体和客体间的相互作用;在自然界没有辩证法.卢卡奇对辩证法的认识带有人本主义的痕迹,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遭遇后现代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证主义等思潮的挑战,诸多话语语境下的诠释模式不乏扭曲辩证法应有意蕴的解读范式,当下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沉闷的局面需要追问.以比较视域为视角,对中外研究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整体关照以及其间“消解”与“拯救”的纷争予以梳理和审视,重点探讨了辩证法何以成为“宏大叙事”及“总体性”特征的迷恋:实证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瓦解”逻辑;自然辩证法抑或是历史辩证法: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辩证法的“暧昧”情结;辩证法与自然科学融争的惶恐:边缘化之后的“自然科学之科学”;范式演义的艰涩在场:文本拷打之后的中国化的辩证法.以上研究内容旨在从学科发展的趋势探寻其学理脉络、思想意蕴及未来的演义路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实践辩证法是对传统辩证法的批判即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在抽象的理论层面完成了辩证法的精神性的运动.然而,这种运动是对现存事物的维护.马克思实践辩证法正是切入现实之中,对现实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是以解构性为基础的辩证法,他以“否定的”批判性将马克思对于社会制度的现实批判转向对文化的现实批判,从这一角度来看,马克思是阿多诺辩证法的过渡和历史逻辑发展的一个理论环节.  相似文献   

17.
否定辩证法是相对于肯定辩证法的一个概念.否定辩证法即是指通过揭示语言、思维、存在中的矛盾而否认其思想,存在的真理性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特别在辩论中,通过揭示对方思想、语言中的矛盾,而否认对方思想的真实性.否定辩证法以形式逻辑的抽象同一律为原则,认为出现了矛盾的东西,就是不真的.运用这种辩证法只能得出消极的否定的结果.因而又称消极辩证法.而肯定辩证法即是对自然、社会、思维领域的一般规律进行探讨的辩证法.肯定辩证法是以对立统一规律为原则,不仅揭示矛盾,而且肯定矛盾的真理性,这是一种积极的辩证法.在古希腊,辩证法就表现为否定辩证法和肯定辩证法.  相似文献   

18.
"易含三义"在中医学的运用主要是"变易"、"常变"两个哲学范畴."变易"主要包括阴阳之气的变易和疾病诊治的变易;"常变"有变中有常,执常以达变;常中有变,审变以知常等哲学内涵,广泛运用于中医理法方药各个方面.中国哲学的变易观、常变观构建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活泼灵魂,是中医哲学的重要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9.
和谐辩证法是"和而不同",而矛盾辩证法则是"同而不和".矛盾辩证法适应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而和谐辩证法则适合于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和谐辩证法的提出,是适应社会生活变化和时代主题转换、自觉转变思维方式的产物.在矛盾辩证法中,矛盾在方法论体系中居于首要和核心地位;而在和谐辩证法中.矛盾仅仅在有限的范围内适用.和谐辩证法强调差异互补、合作共赢,倡导宽容、包容、兼容,努力防范、限制、克服矛盾,化矛盾为差异,从差异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20.
辩证法普遍存在于自然、社会和人们的思维中.文学是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的产物,就必然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对立统一规律,形成文学艺术的辩证法.杜甫诗歌在生活与艺术的辩证处理上,实已达到了十分精彩的程度动静交替,庄谐统一;美丑相衬,虚实结合;悲喜结合,情景不离.其艺术辩证法的审美领域无边无际,深邃宽广而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