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玄幻文学的发展,曾在2006年引起了所谓的"陶萧之争"。但时至今日,这种文学形式竟愈益发展壮大,成为网络文学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受到读者的欢迎。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网络玄幻文学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有了新的变化;面对新媒体技术时代出现的文学样式,我们需要转变研究观念和研究方法对其加以审视、研究,因而在当下应更加理性地、多角度地探讨网络玄幻文学。网络玄幻文学的关键在于"玄"与"幻",如果抛除这种认识中的价值判断色彩,会发现其中虽有很多糟粕,也有值得我们关注的东西,尤其是其中表现出的宇宙意识和英雄模式等,可以成为某种新的话语生长点,从而对未来文学实践及文化反思产生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传媒时代,文学书写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学的变身不仅表现在文学与经济、社会、传媒之间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而且表现在文学自身审美表达发生重大转换,同时还表现在文学向影视、图像、动漫、广告及新媒体大规模延伸.这种变身与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兴起和以网络媒体为主的新媒体的普及存在密切关系.后现代消费逻辑、文化的经济化、网络带来的文化民主和新的文化生产方式,构成了文学变身的文化背景与媒介动因.在跨媒体环境中,文学在变身的同时,也实现了新的突围.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世情小说。这部小说大约创作于明隆庆至万历年间,虽然其中假借了北宋末期政和牟间的故事,但隐喻讽刺的仍是作者所处的时代。这个时期的明朝,世风日下,人情淡薄,这两者又互为袁里,共同织就一幅光怪陆离的病态社会图景,集中展示在清河县这块地域上。作者以水浒传中的断故事作为引子,加以铺排渲染,将兼有官僚、恶霸和富商三种身份的西门庆与几位女性的利益纠葛和恣肆畸情生动细致地描画出来,读者可以从中知悉那个时代的诡谲以及人性的畸变。但作者又不是以揭露和批判作为最终旨归,意在通过这个故事来表现儒、道、释三种宗教在当时的明朝是如何沦落和变形的:沦落意味着道德的崩解,变化则蕴含着三种宗教新的发展可能。同时,官势、利益和欲望在小说中又相互推波助澜,这三者在作者笔下被赋予了独特的含义,其中不仅与宗教有涉,又和其他因素相关联,具有了迥异于通常叙事所具备的单声部的特征,这种特征契合了巴赫金所谓“众声喧哗”的内涵,并且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网络玄幻小说具有的数字审美特征往往被夸大其词。当我们借助媒介美学理论来考察网络玄幻小说的超越对象、灭神情节和修炼行为时,可以发现其表现出视觉性、世俗性和技术性等印刷文学的典型特征。因此,网络玄幻小说的审美趣味应被视为印刷审美与数字审美的混杂态。以此为基础,可以发现新媒介与文学的复杂关系及数字技术对大众意识的"麻木"性问题。媒介研究的价值在于揭示我们身处其中的媒介和技术环境,发现其与我们的恰当关系。利用麦克卢汉的媒介美学揭示网络玄幻小说的印刷性,可以帮助大众从电子技术的麻木状态走出来,建立关于网络玄幻小说的混杂性审美图景。  相似文献   

5.
目前玄幻类小说已成为网络小说的主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文类,其诞生、发展以及现状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研究的。目前,主流评论界对其的探讨批评才刚刚开始,本文描述了中国网络玄幻小说的历史与现状,对玄幻小说的发展流程作了一个大致梳理。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绚丽的幻景和奇异的魅影为特色的玄幻小说(或称奇幻小说)成为中国网络文学炙手可热的创作题材。在西方"魔幻"叙事的影响下,网络玄幻小说往往从本土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中汲取灵感,挖掘想象的素材,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本土的"奇幻文学。然而,本土的奇幻叙事应如何纳入本土文学的整体经验,才能获得新的文学生命?在后革命与后现代的文化氛围中,玄幻写作又如何营构自身的"差异美学",避免陷入一种"本质主义"的文学观?以"关系主义"的视角考察玄幻小说,有助于厘清玄幻小说与主流文化的关系,辨析作品与社会、文本与历史脉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媒介文化语境中的文学阅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0年代中国曾掀起文学阅读的高潮,但从1990年代始,文学阅读则进入一个缓慢的衰退期,新世纪以来,其衰退步伐进一步加快。在文学阅读式微的过程中,新媒介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因文字转换成图像,接受者的感知结构得以重塑;因读屏代替了读书,阅读过程的沉思冥想无法启动。同时,新媒介还破坏了孤独的阅读状态,削平了接受的深度模式。从媒介文化角度看,文学阅读的式微是印刷文化遭到视觉文化重创后的结果,但由于新一代人已生活在视觉文化的环境中,他们游离于文学阅读将变得在所难免。此种阅读状况既会影响文学生产也会波及文学研究。而守护文学阅读并抵制新媒介的人,其私人记忆、感知结构甚至身体习惯恰恰是被印刷文化建构而成的。因此,游离或守护文学阅读的背后,其实隐含的是一种媒介文化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品的物质媒介是人类无机自然、有机自然和社会三大存在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奠定了不同文学形态的指意实践。从内部研究而言,媒介与文学形式具有深刻关联,任何艺术形式都是在媒介中的形式,媒介依靠形式才能被觉察,媒介与形式构成整体并重新整合为进一步的艺术内容。从外部研究而言,媒介决定文学情境,新媒介文学情境中,文学活动通过文本建立艺术的想象空间和文化的衍生产业。如今媒介从物质媒介演变成文艺媒介,文艺媒介分为物质基础、指意符号和文化属性三个层面,这是沟通传统文学与新媒介文艺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9.
以媒介文化为纵向线索分析美华文学的生成,从时代性、区域性和语言等三个方面可以看出美华文学从中国文学的边缘延伸逐步发展成一种多元混杂的边际文学。  相似文献   

10.
虚拟时空的诗性彰显——玄幻小说的审美意蕴与人文情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玄幻小说的兴盛成为社会上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玄幻小说以天马行空想象中的审美意蕴及怀旧情绪下对人文情怀的追寻获得了自身的本体性特征和存在的意义,而其想象和终极精神的建构使我们面对现代性社会时有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文学功利主义在文学理论范畴一直是被否定的对象,但在文学文化建设,尤其是地域文化建设方面,文学功利主义具有一定的合理成分,特别是在社会事功的建构之中,文学功利性的讲求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文学事功在社会意义上的展开,即形成了一个地域的文化建设的一定格局。一般而言,这种地域文化可以自然形成,但如果一定地域有一定的规划、奖励或其他措施有意形成,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文学事功的讲求在文学创作的理论方面是不值得提倡的,但在社会文化特别是地域文化意义上则应另眼看待。  相似文献   

12.
在泛文学时代,文学的媒介化脉动十分明显。这种脉动由媒介的文学化与文学的媒介化合力形成,它不仅导致文学性的外流与他用,而且也导致文学深度或意义的淡化与丧失。但媒介并非只是解构,它也在建构着新的文学寄寓方式与表述系统。文学的媒介化是拓展文学生存空间的一种策略,媒介的文学文本是泛文学时代的新文本。  相似文献   

13.
数字媒介与中国文学的转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数字媒介,用不可抗拒的技术力量引发了当代中国文学的转型,又约束和限定了这一转型的内涵,为汉语文学的历史演变扮演了“消解”和“启蒙”的双重角色。新媒介使文学的审美构成、表意体制和时空观念产生了根本性变化,也对文学传统的赓续造成伤害甚至异化。前者表现为用平民化的叙事促动文学向“新民间写作”转型,用技术方式赢得更大的艺术自由度,以“词思维”和“自娱娱人”的新理念拉动文学深层观念的调整,为文学体制更新探索了新路;后者则表现为技术对文学性的消解,作家主体责任担承的弱化,技术复制导致对文学经典信仰的消褪。新世纪的中国文学仍需秉持人文性的精神原点,自觉履行文学的价值承诺,通过调控引导和主体自律改善文学生态,使数字媒介对传统的挑战变成文学新生的契机,让新媒介成为新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有效资源。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后期以来文学领域的世俗化审美进程,在两条线索上并行展开:一个是精英文学的平民化转向;另一个是通俗文学的大众化演变。媒介文化将大众审美精神注入精英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审美实践中,生成了文学世俗化审美的价值和观念体系。在历史的维度上,精英文学的世俗化审美实践用传统通俗文学的历史合法性开道,用通俗文学的元文学性和文学源流关系来论证文学世俗化审美的文学本质意义。在现实的维度上,精英文学的世俗化审美以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批判,表现出与传统世俗文学不同的超越性。媒介文化在文化品质、文本生成和主体关系等方面,构建了新的文学世俗审美面貌和文学世俗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15.
大众媒介时代的文学权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认为,文学由于受到大众媒介的挑战,被迫改变了叙事策略。出现了通俗文学/严肃文学的二元区分,与此同时,文学观念也出现了由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谋求艺术自主性的转变,并导致了文学场的形成。与前大众媒介时代文学权力主要诉诸文本所建立的意识形态化了的符号体系不同,大众媒介时代的文学权力即文学场的权力,亦即文学家立足于文学自律,并借助于以此获得的符号资本,以社会公义代言人的身份干预社会的权力。  相似文献   

16.
西藏当代文学以其与众不同的区域文化为基调,汲取多方文学资源,创作出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70多年来,西藏当代文学在题材、主题、视角、立场、风格、语言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独特性,使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多种面向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构成,这不仅对西藏当代文学本身意义深远,对中国文学版图的重构和中国文学多样化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西藏当代文学教程》在历史与文类的双重线索中展现西藏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较为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西藏当代文学的成就。教程结构清晰、通俗易懂,不仅为初学西藏当代文学者提供了便捷,更为西藏当代文学研究和传播开拓了途径,也为中国区域文学和多民族文学教育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7.
新的媒介载体的出现会导致文学文本形态的变化,而文本形态的演变又必然带来文学观念的转变,引发有关文学本质的争论。文学发展史上,文学文本由口语文本——文字文本——多媒体文本——可视文本的转变很好地验证了上述观点。文学演变的这一规律对于研究当前文艺热点问题很有启发价值,目前电子新媒介技术导致文本形态多样发展,由此引发的文学泛化、文学终结等问题值得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8.
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从文学传播的角度入手,将唐文学的传播置于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中予以审视,同时,分别从文学传播主体、讯息、传播手段、受传者和传播效果等五要素分析唐代文学传播条件的改善及其对唐文学的发展所起的积极影响,以期说明唐代文学传播的发达对文学繁荣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新峰 《学术探索》2008,(6):102-107
西部著名作家贾平凹及其文学已经成为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毁誉皆有,纷争不断。然而,饱尝艰辛和辉煌的贾平凹,对文学的热望始终不改。贾平凹及其文学多年来一直引领着中国寻根文学、三农文学、先锋文学等的发展方向。代表着中国作家的世界水平。贾平凹及其文学激发起了陕西、西部乃至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了人们对文学的关注热情,提升了中国华文文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贾平凹及其文学的研究(简称贾学)已经成为当代文坛一门显学,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文学阅读与这个时期媒介变迁之间有着相依相生的关联.如纸介印刷的传统文学是一种精英阅读,随后的影视文学欣赏者从"读文"转向"读图",1990年代以后出现的网络文学则从"读书"过渡到"读屏",再后来的手机文学又从"在线冲浪"移至"拇指阅读".不同媒介文本多重阅读方式的并存,不仅彰显出文学形怎的时代变迁,更需要有新的文学观念的建构;技术媒介对文学阅读的影响,折射出的是社会变革期的文化冲突,最终影响到文学审美之于"文学性"的祛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