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兰州方言的叠音名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方言的叠音名词相当丰富,具有特色。从结构类型来看,不仅有双音节的,还有三音节和四音节的。双音节的有单音重叠不能再带“子”、“儿”的,我们叫它AA_1式;有单音重叠能带“子”、“儿”的,我们叫它AA_2式。三音节的,有叠音语素在前与非叠音语素复合而成的,我们叫它AAB式;有叠音语素在后与非叠音语素复合而成的,我们叫它ABB式。四音节的,有叠音语素与叠音语素复合而成的,我们叫它AABB式;有非叠音语  相似文献   

2.
本文尝试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重庆话叠音词的形态、语音和语义。按照词性的不同,重庆话叠音词可以分为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和副词性等四类,每类下面又可以按照构成的不同有选择性地分为AA式、ABB式、AAB式和AABB式等四种形式。叠音名词和动词要读成前重后轻,叠音形容词和副词要读成前轻后重,且重音都与长音对应。叠音词连读后一般发生变调,尤以第四声连读变调最为明显,第二声连读后可以变调也可以不变调,具体因口音不同,第一声连读变调和第三声连读变调最不明显。构词韵律主要有双音步、[1#2]、[2#1]和[2#2]等四种。各类重叠式大都不发生声母类化。叠音词在取义上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同义、多义现象普遍,语义色彩上大多数偏向中性或贬义。研究旨在更好地勾勒出重庆话的某些个性及与汉语普通话、其他方言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3.
松阳方言两字组连续变调在某些专用格式里的主要特征是后字变调,有别于前字变后字不变的一般变调形式。不同的专用式有不同的变调规则。在面称式称谓语中,后字的24调(包括变体33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连读变调,它带有[+亲切]这个语义特征,实际上是变音。  相似文献   

4.
固原方言的两字组连读变调和轻声,可分后虚类、叠字类、一般类三类进行观察和讨论。出现的连读变调类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重读连读变调、轻声连读变调、轻音连读变调。轻音连读变调是单纯语音层面的调值变化,轻声的连读变调还与语义、语法层面有关。固原方言轻声音变至少有两种:一般意义上的后字轻的形式和音系学意义上的后字不轻的形式“。上声+上声”两字组中有一种21+53的连调式,或许可以看作前字轻的轻声音变形式。  相似文献   

5.
益阳方言XA式状态形容词比较丰富,能表示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意义。XA式状态形容词中的前字“X”除小部分表示具体的意义外,大部分意义虚化,不表示具体的词汇意义,只表示加强程度;后字“A”是构成XA式状态形容词的主要词根语素。XA式状态形容词有多种加强程度的形式,在句中常作谓语、定语、补语和状语,有的还可作主语和宾语。益阳方言XA式状态形容词有区别于普通话和长沙方言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团风方言中存在利用声调的转换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的现象。这种“变调构词”手段所构造的变调词都是有音无字的,其语音形式大多是填补团风方言中声韵调配合中的空格,其与原词的意义相关而不相同。文中以变调为纲,列举了变调构词实例106个。本文认为,这种现象绝不只是存在于团风方言中;这种现象的存在,为正确解释汉语史上的“破读”现象提供了现实的方言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前一些方言论著对成都话叠音词音变规律(简称“规律”)的总结是:1.阴平不变调;2.阳平、上声、去声三调①在连读中都变调。变调规律是:阳平或去声,后一音节变阴平;上声变阳平。尽管这个说法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正确的,但它缺少了一个前提,表述也不甚明确,易使人产生误解②,有必要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8.
汾阳方言中叠音名词很丰富,有特色。有双音节的,三音节的,还有四音节的。内部构成也多种多样。比如“火”一般指东西燃烧时所发的光焰,而“火火”却指“灶台”。双音节叠音式有的跟叠音部分为“子”尾、“儿”尾的意思相同,有的则完全不同。三音节有叠音在后的,也有叠音在前的。如:“毛蹄蹄、炖鸡鸡”、“滴滴金、腾腾油,”还有带“圪”的如“圪钻钻、圪丝丝”等。内部构造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9.
衡山方言的两字组、三字组的轻重模式与字组是否成词、字组的词性(体词性和谓词性)及语法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在句子中,轻重音有区别语素的实义和虚义、辨别数词的确数义和约数义等功能。轻重音在语音上的特征表现为:轻读音节较重读音节的时长短,非平调变读为平调(具体的变调规则是上声13变读为阴平33,入声24变读为阳去44)。这种变调可称为“轻读变调”。根据轻读变调的稳定性,可以分为“规定性的轻读变调”和“非规定性的轻读变调”两种。“规定性的轻读变调”具有与北京话“轻声”相同的语法语义功能,可以界定为“轻声”。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收集整理大冶陈贵镇方言口语中的合音词来展示大冶方言语貌.大冶陈贵方言的合音词数量较多、类型较丰富、合音方式较灵活.有二次合音词、局部合音词、叠音词合音.有部分合音词与原词比较语义发生变化.大冶方言中的合音词是由急呼而形成的历史音变.这些合音词和大冶话中的情意变调一起,体现了大冶话作为方言口语的实用性、简洁性.  相似文献   

11.
湘潭方言单字调和双字组变调的语音实验研究发现,湘潭方言单字调只有五个音调:阴平33、阳平12、上声42、阴去45、阳去21,入声24在单字调发音时归入阳平12;湘潭方言的连读变调有两种形式:上声在二字组无论做前字还是后字,均由42变为44;入声在阴平、阳平、入声字后时,由24变为33;湘潭方言的轻声时长大约是非轻声的一半,调值为3,上声在轻声前也发生变调,由42变为44。  相似文献   

12.
叠音造词和叠音用词是汉语的重要特点.叠音造词是通过语素或音节的重叠,造出音节重叠的新词或成语;叠音用词是通过词的重叠,使词增加一些附加意义,提高表意功能和修辞效果.叠音造词同叠音用词在语音形式上有相同之处,如“偏偏”和“人人”,“兢兢业业”和“清清楚楚”,音节重叠形式是一样的,但每对中前者是叠音造词,是词法手段;后者是叠音用词,是语法手段。对于汉语的叠音造词和叠音用词的问题,一些语法论著和教材有过某些简略的叙述.本文打算在这方面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把叠音造词和叠音用词分开来讨论,着重探讨其  相似文献   

13.
运用音变构词法的理论,主要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分析了《楚辞》中叠音词的构成情况,作构词法的定量描述和定性描述。指出《楚辞》的叠音词主要有象声词和形容词,其中,形容词约占87%。并从意义范围上对《楚辞》中所有的叠音词进行了归纳,发现有些叠音词虽然书写形式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却相同。同时深入分析了叠音词与组成叠音词的单音节语素之间的意义关系及叠音词的两种形式:XX式和XXYY式,其中,XX式占了《楚辞》中叠音词的99%,并对每种形式的叠音词的语法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归纳分析湘潭方言入声变调的类型、影响因素、发展规律 ,证明变调是入声最终消亡的前兆 ,也是入声消亡中的必经环节。其过程应是 :入声字通过变调由低升调 ( 2 4)转为中高的平调 ( 4 4) ,然后一般归入阴去调 ,部分字会归入与普通话相应的调类 ,入声最终消亡  相似文献   

15.
衡山方言的人称代词用变调的形式直接领属亲属称谓名词,这种形式应该不是“屈折变调”。通过对衡山方言人称代词领格变调现象中音义互动关系的描写和分析,可以得出衡山方言人称代词领格变调的实质是“人称代词”与“屋”(义为“家”)发生语流音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山西中阳方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以及语气词等都有变读53调现象,以名词居多.这种变调不同于语流中的连读变调,更像是一种小称变调的残存,只不过小称意义因磨损和泛化已经不太明显.变调以阳平字为主,但其他调类的字也有变调现象.  相似文献   

17.
榆社方言重叠式形容词包括语素重叠14种和语段重叠3种。语素重叠又包含实语素重叠和词缀重叠。这些重叠形式既有整体重叠又有部分重叠,大多数重叠形式都属于一次生成的综合重叠,少数词缀重叠是多次生成的。综合重叠的"AABB"、"ABAB"的区别是,前者属于分散重叠,后者属于整体重叠。词缀重叠大多是叠音后缀的重叠,少数是与实语素黏着在一起的整体重叠或分散重叠。语段重叠都是包含了句法成分的重叠。  相似文献   

18.
陇东方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叠音现象,叠音不仅是构词法,也是构形法,是新词衍生途径,叠音词的运用,有助于增强语言的旋律美。研究和分析这些叠音现象,与普通话和其他汉语方言进行比照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发掘和探究陇东方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所谓叠音就是重叠音节,因汉语音节和汉字是一一对应关系,故又可称为叠字。汉语叠音基本有三种情况:1.叠音构词2叠音构形3.叠音组词本文只讨论叠音构词。叠音构词就是重叠音节构成新词,是汉语构词的一种重要形式。任学良先生(汉语构词法)一书称叠音构词为“重叠词素造成新词”。①似乎欠妥。汉语叠音构词有些是重叠词素(也称语素),如“爸爸”、“妈妈”、“馍馍”、“花花绿绿”,有些则不属重叠词素,如“寥寥”、“赵赳”、“翩翩”、“黑乎乎”。所以叫重叠音节似乎更准确一些(叫叠字构词也可以)。只是为了称说的方便,下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探讨甘肃西峰方言中后字非儿化韵的两字组连读变调及其规律。附带指出西峰方言的轻声有两类:调值的轻声和调类的轻声。两字组变调从重重型和重轻型两方面入手分析,有四种变调类型,变调六个:24调、211调、31调、53调、51调、55调。变调主要跟今音的语音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