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交往是社会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的过程。在交往过程中,交往主体(个人或群体)凭借一定的方式、手段或工具,与交往对象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物质、能力、情感、信息的交换与沟通。社会交往是一个包含着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复杂系统。它既包括人际交往、群际交往、区际交往、族际交往和国际交往等不同层次,又区分为政治交往、经济交往和文化交往等不同方面。社会交往的多样性和广泛性,说明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社会交往跨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贯串古今历史的全部过程,渗透在一切社会关系之中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之一,是交往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而且必须以直接参与社会生活为前提。因此探讨交往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交往既是实体——关系范畴,也是活动——功能范畴。作为实体——关系范畴,交往的主体和交往对象都是人,交往关系由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阶级、阶层、民族、国家等)、群体与群体所构成;作为活动——功能范畴,交往是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交换其所有(占有)的物质、精神、信息等的一种活动,并在这种活动中实现相互勾通、相互影响、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3.
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和谐是不同事物在相互联系中呈现出来的以均衡、协调、融合、匹配为特点的一种特定的关系或状态.现实社会是由来自不同的民族、区域、阶级、阶层和集团,具有不同的信仰、教育水平、年龄和家庭背景的人们组成的.这些不同的人群在生产和生活中相互交往,逐渐联结成了各种不同的社会结构.社会的和谐从微观的视角来看,存在于来自不同人群的个人之间;从宏观的视角来看,则存在于各个不同的社会结构之间.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内容、方式和形态上都是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相应地,社会的和谐状态也是多领域、多样化和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4.
杨洁  黄寰 《社会科学家》2005,(5):169-170
社会网络作为一种社会资本、个人资源,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影响,我国民营企业家一直致力于构建和发展其个人的社会网络,从而保持和促进企业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转型的最终完成、正式制度的建立完善以及整个社会信任度的提高,民营企业家对社会网络的依赖性会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5.
没有一个人能在他的一生中完全单独地生活.为了生存、繁衍;为了在动物和人类的敌人中保护自己;为了有效地利用环境,他需要与人合作.合作则意味着交往的开始,交往是神奇的生命世界的基本存在方式.在社会之网中交往是联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桥梁,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保持社会有机体稳定发展的强有力的纽带,同时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了自己.  相似文献   

6.
论组织心理的内聚与外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个人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一定的组织群体中度过的,这些组织群体不仅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从事共同活动的重要场所,而且也成为提供个人的真实身份,决定生活目的、工作意义和活动价值,促进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接触,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中介环节或基本单位。对于每个组织成员来说居于支配地位的关系,是个  相似文献   

7.
社会交往是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是社会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从社会学的视野研究社会交往的形成与发展,特征与功能,社会交往与人的素质的关系,社会交往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对于提高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活力,培养劳动者的现代素质,完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推动改革和开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个不断走向开放的交往史。或者说,从封闭半封闭到开放是人类交往活动发展的轨迹。这种趋向本身是受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所制约的,而这种交往的性质又受生产关系所制约。现时代由于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国际间的联系、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整个社会处在不断的急剧变化之中。从封闭走向开放是当代社会交往的一个最重要的时代特征。一开放是当代社会交往的重要特征。这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其原因深蕴于社会自身发展的必然性之中。按照现代科学的观点,我们把物质系统以其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  相似文献   

8.
广西城乡居民社会关系网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社会关系网是指个体间通过互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它在规范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时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是个人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关系。梁濑溟在把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进行了对比后断言,中国社会既不是社会本位,也不是个人本位,而是关系本位。社会学理论认为:传统对人们在建立社会关系的选择倾向有某些限定性,但社会结构因素和文化因素对社会关系网的建立和维持有某种影响力。由于个体间相互交往的关系模式是最基本的社会事实之一,所以社会学始终把微观社会模式和宏观社会限制之间的联系作为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9.
李慧波 《兰州学刊》2010,(3):222-224
“社会”是以共同的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文化是各种关系与组织中的象征与规范,这些象征与规范中包含着宗教信仰、相互感情、亲戚纽带以及参加组织的众人所承认并受其约束的是非标准。生活是活动者对过去的回溯、未来的前瞻与当前的现实之间的融会。人创造了文化,反过来文化又塑造着人,支配着人的生活。它们在社会这个有机体之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10.
论团体道德     
共产主义道德是一种鼓励人们进取和协调人们行为关系的社会规范。这种鼓励和协调,不仅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行为关系,而且包括团体与团体、团体与社会的行为关系。在我国当前的道德理论研究中,道德的基本理论,以及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社会公共道德,等等,只是偏重个人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行为、道德规范。对团体意识、团体行为、团体道德规范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在我国,多数人参加团体,各种各样的团体遍及全国。团体生活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们除了个人相互交往外,大量的还要和各种不同的团体打交道。团体之间的交往,已成为社会交往的普遍的重要形式。一切事情,离开团体的支持、同情、批准,就“寸步难行”。团体,作为既体现国家意志,又体现劳动人民自治意愿;既和劳动者、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又  相似文献   

11.
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之为人的根据,是人的社会性的根据。在马克思看来,交往是人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如何交往,决定了人的发展,交往的发展变化使得人的发展也表现为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强调交往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个体不能离开群体而生存和发展,并不意味着为追求社会的发展而牺牲个人的发展。研究全球化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也应该立足于马克思所倡导的交往视角。全球化作为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它加强了各国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各民族的科技、文化交流,使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往进一步密切,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道德建设要深入良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社会的人.从根本上说,人的道德状况决定于社会.而社会是人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的道德风尚又决定于个人,决定于人们的良心.良心与社会道德的具体形态相对应,有亲情良心、公共生活良心、国民良心、职业良心、阶级良心之分.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和制约,形成个体道德自律、自制的完整的良心体系.我们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改善人们的良心.  相似文献   

13.
友善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方面倡导中个人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人与人交往中的基本价值和原则,要求人们以团结友爱、善良真诚对待彼此,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凝聚人们的力量,从而为社会和谐创造良好人际氛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社会条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要把友善观植根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日常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和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积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14.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通过相互交往和联系而发生的关系,它是决定人的本质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一个组成部分。良好的人际关系指的就是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友好相处、协调和谐的关系,它对于人才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说,人才成长象植物生长那样,既需要有适宜的大气候,也需要有肥沃的土壤,那么,社会的安定、政治的昌明、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达便是人才成长所需要的“大气候”,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则是为人才成长提供养料的土壤。  相似文献   

15.
集体主体与集体主义王建成集体主义植根于个人与社会的客观关系中。就最一般意义而言,个人与社会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中,两者互为前提,互为条件。个人是社会、集体最基本的细胞,没有个人,社会、集体就是虚幻的。集体的现实是由个人的行为构成的,集体的未来,取决于每...  相似文献   

16.
个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的相互关系,一向是道德论的主要问题。为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加快我国四化建设,当前有必要弄清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之间关系的问题。(一) 人们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从一定的利益道德观(利益和道德之间关系的理论)出发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利益道德观,是我们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集  相似文献   

17.
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这三种道德关系中,都离不开个体道德以及个体道德价值观念的选择。在形而上学猖厥时期,一讲到道德就把它同阶级联系起来,认为一切道德都有阶级性。从而强调集体道德,社会道德。而把个体道德同个人主义相提并论。批判“个性”,反对“个人突出”。在批判“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的时候,否定了个体道德,例如,把“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创造”等说成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使人不敢表明自己的理想,抱负。这样…  相似文献   

18.
<正> 本文将对马克思所提出的“个人作为真正个人参加的交往”范畴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论述,并进而探讨其现时代的意义。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描述了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指出,“只有在这个阶段上,自主活动才同物质生活一致起来,而这点又是同个人向完整的个人的发展以及一切自发性的消除相适应的。同样,劳动转化为自主活动,同过去的被迫交往转化为所有个人作为真正个人参加的交往,也是相互适应的。”要弄清“个人作为真正个人参加的交往”的含义,有必要先弄清其由之转化而来的“过去的被迫交往”。交往是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一种存在方式。但“迄今为止的一切交往都是一定条件下的  相似文献   

19.
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与政治理性产生于不同的交往方式,因而相互区别,同时也相互联系.不同的理性之间会产生冲突.不同交往共同体的主导理性之间的冲突,有可能导致理性间的越界与脱节.使三种理性保持和谐的关键是理性的限界和接轨,它对于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长治久安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交往与文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以马克思的实践观为立论基础,依据马克思的社会三形态理论,探讨交往活动与文化发展的本质联系。认为:交往作为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和侧面,是人与人之间以一定的手段为媒介的、互为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交往中具有否定性的、起媒介作用的要素,是导致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形成不同的交往结构的决定性因素。相应于不同的交往结构,人的社会性也表现为不同的水平和性质,从而有不同的文化结构。文化结构是随着交往结构的变革而历史地变动着的矛盾运动的动态关系。在不同的交往结构中所形成的客观价值关系系统,构成不同时代文化结构的核心。为这种价值关系系统所贯穿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三者互为媒介、相互制约,形成一定时代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