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文标题中应该注意“及其”与“及”的区别。“及其”的功能与“及”相关,但不 相同。“及”所连接的前后成分虽有语意上的轻重之别,但无从属或所属关系; “及其”所连接的前后成分中,后一成分从属于前一成分。  相似文献   

2.
虚词“与、及、并、和”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虚词“与、及、并、和”的历史发展于江“与、及、并、和”是一组意义相近的虚词,它们分别在汉语的各个历史阶段被频繁地使用,直至现代。本文从历史语法的角度,对这四个虚词在30多种文献中的发展演变逐个加以考察,并对“与”和“及”、“并”和“和”略加辨析,说明...  相似文献   

3.
笔者拟通过穷尽式方法,找出春秋时代出土与传世文献中的虚词“及”,并对其进行分类研究,描写春秋时代虚词“及”的用法,进而总结出春秋时期虚词“及”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4.
“友善”虽是个人层面的道德规范,但却一直发散着超越个人的整体主义魅力,这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具体实践所证实。“友善”可解读为“友何以善”与“何以友善”两个基本维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到改革开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程中,关于“友善”意识形态表达的方法论。通过梳理具体历史脉络,可发现: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友善”是通过与敌相对的“友”及与“红”相随的“善”来表达的,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友善”是通过与敌抗争的“友”及由富释义的“善”来表达的,以江泽民与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友善”是通过“左右”之间的“友”及以“和”为要的“善”来表达的,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友善”是通过命运共同的“友”及与德同行的“善”来表达的,它们构成了“友善”意识形态表达的完整谱系。  相似文献   

5.
“Reflexivity”的概念在国内虽有零散介绍,但相关理解却不够准确。目前的“自反(性)”“反身(性)”“反思(性)”“反观(性)”等译义与其本意相去甚远,无法与“自我指涉”“自我面对”“自我实现”及“自我形塑”等子概念及核心“兄弟”概念相匹配和兼容。本文从概念释义及相关论述者观点分析出发,基于词源学研究和文本回顾,认为“自塑性”能比较贴切地翻译“reflexivity”,而自塑性现代化能更好表达新近现代性中自我反思的“返身性”向自我面对的自塑性的再次转向,并由此得出自塑性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6.
基于“三圈理论”的视角,从“价值”、“能力”、“支持”三个方面对“利津游戏”的内涵及推广进行了探究,主要发现:“利津游戏”在对幼儿园游戏的“价值确立”、“能力提升”以及“支持获得”三方面做了成功示范。在充分认识“利津游戏”的前提下,提出了“深度挖掘游戏价值”、“提高教师游戏能力”及“争取相关者的支持”等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7.
《太平经》是中国道教的第一部经籍,因文本艰深晦涩,现有注本及相关论著在一些特殊语词的理解上仍有不明之处,这对于道教研究和语言研究都是不利的。文章择取“乐欲”“欲乐”“忽忘”“摇手”“簿”“前后会”“小差”“空穿”“十百”等语词,利用传统训诂学手段加以解释,对现有注本在句读及释义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辨正,可正前人之误读,亦可补大型语文辞书之阙。  相似文献   

8.
训诂二则     
“善马”一词,不少学者及辞书释为“良马”或“骏马”,这从字面上似乎说得通,但细读原文则不好理解。其实,“善马”应释为“骟马”才为妥贴。“善”为“骟”的通假。“文家”一词亦多有误释,而“文家”也应解释为“崇尚札仪的朝廷”,“质家”应解释为“崇尚实际”的朝廷。  相似文献   

9.
周长庆  张颖 《小康生活》2005,(12):58-59
迷信“吉时”生子,还要健康吗? 这一段时间以来,在吉林长春市的“准妈妈”中间,流行起为出生的孩子选择“吉日”、“吉时”及“踩生”的热潮。  相似文献   

10.
谢灵运《山居赋》世称文学名作,然该赋的“慕椹高林,剥芨岩椒”之“芨”所指为何,众说纷纭,没有定论。综合运用语言学、文字学、文献学、植物学、中药学及造纸术等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考察,可知“芨”为“日及(芨)”,是“朱槿”的别名,属锦葵科木槿属植物。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讨论了《国语》中的一些词句的训释问题,对韦注及清人训解中的一些错误进行了辨正。如“贪冒”条,认为“冒”的“贪”义来源于“墨”。“不承获甸”条,论证了它并非是“不获承甸”的误倒。“倍之为八寸分寸之一百四”条,揭示了分母有省略,并非脱字。“每怀靡及”条,指出释“每怀”为怀和、怀私、虽和,都是赋诗断章之解,而非正解。而“每每怀其无及于事之惧”才是此条之确诂。“使吕宣子佐下军”条,分析了王引之乱改古书致误的原因等等。共14条。  相似文献   

12.
“小金库”是个社会普遍现象,有着隐蔽性,屡禁不止的特点。文章从“小金库的成因”,“小金库的危害”,及“小金库治理措施”这三个方面浅析,并提出几点建议以应对“小金库”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学中的一对基本范畴,米德精辟地分析了二者的“两难困境”及合理配置,“效率”与“公平”也是我国经济改革正在面临的重大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效率优先”是应当的,但万万不能忘记“兼顾公平”,米德关于“效率”与“公平”要合理配置的见解,给我国经济改革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批评性”是关系到文学批评生存发展的本体性问题及命题,也是强化批评的文学评价机制及功能作用的内驱力,更是批评自身建设及完善提高的推进器。作为批评的总体性概念,“批评性”关系到批评的方方面面,由此形成“批评性”多维立体的构成系统,从强化批评的现代性、核心价值、功能作用、主体性等方式及路径实现“批评性”。批评的逻辑起点是主客体关系中的经验与理念的统一,在其主体间性及其经验与理念间性中提供批评创造及“批评性”发挥与实现的空间。作为文学批评的总体性及本体性概念,“批评性”与无批评性、缺乏批评性、丧失批评性的批评泾渭分明,亦为好批评与伪批评、精品批评与低劣批评、高雅批评与庸俗批评的试金石,更是批评与捧评、棒评、恶评、误评、炫评、酷评、滥评的分水岭。批评作为“诤友”而着眼于“症候”批评,正是批评大有可为的用武之地,亦是批评精神之所在,更是“批评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司马迁的社会管理思想。文章认为战国秦汉初年功利主义社会心态是以追求“势利”价值观为特征的。道德沦丧,知识贬值及秩序紊乱是重要的社会病.本文认为桑弘羊提出“官办盐铁”,“严威酷刑”之“与民争利”的国家控制对策是以皇权为核心的;董仲舒强调“以教化堤防之”的道德控制对策把“义”与“利”对立起来;司马迁着眼实际,从历史哲学的高度提出了“善者因之”,“利导之”,“整齐之”及“与之争”的多层次宏观系统的控制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植物分类学的角度,结合古文献资料及前人研究对月中“桂”进行了考证,认为月中“桂”及吴刚所伐之“桂”最初意象均应为樟科肉桂。“桂”是由“圭”孳乳派生出来,而“圭”文化本原就是象征繁衍生育的蛙崇拜,“桂”与月文化及其主要元素都表现出深度的契合性,“桂”入月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唐宋时期,中秋节的形成促使月中“桂”逐渐从“肉桂”变形成“桂花”,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走下仙界,被人逐渐认定为木犀科桂花。  相似文献   

17.
廉”与“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不论儒家、法家,还是道家,都把“廉”与“俭”作为治国及做人的美德。如何达到“廉”即“清廉”、“廉正”的境界? 古人主张以俭养廉:“节欲”、“寡欲”,就是不贪食、不贪色、不贪玩。  相似文献   

18.
曹丕的“文气”说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是一个重要问题,占有重要位置,引人注目.郭绍虞认为,“文以气为主”的“气”是指“才气”,“公干有选气”的“气”指“语气”。(《中国文学批评史》44页)罗报泽认为,曹丕的“气”,“合则为一,分则为二,‘文以气为主’之‘气’,及‘徐子有齐气’、‘公干有逸气’之‘气’,则指先天的才气及体气而言”。(《中国文学批评史》一分册165页)敏泽认为,“以气论文,则始于曹丕,他所说的‘气’,就是作者的气质和才性.”(《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册154页)李泽厚、刘纲纪认为,曹丕所说的“气…  相似文献   

19.
“城中村”在我国大中城市中普遍存在,论文在分析“城中村”现象、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城中村”的主要特征、发展状况及改造矛盾,并吸取了旧城更新和“贫民窟”改造等理论精髓,提出了旧村改造的基本原则及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大学校园里的“黑话”流行语俯拾皆是,并在学生间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黑话”是指在特定时期、特定群体内被普遍使用的话语方式,一般表现为口语,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心理状况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并在各种媒体的催化作用下盛行的特定的词、短语等。由于“黑话”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呼吁社会及各高校应客观公正地审视大学生的非正常言语,建议社会、高校及大学生用理性思维正视“黑话”,适当引导“亚语言现象”,避免“黑话”冲刷规范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