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的求职者最受用人单位欢迎?不少人事经理表示,他们最想招聘到的是德才兼备的求职者。可这样的需求很难得到充分满足。而不少求职者也大叹苦经.在如今的职场上遇到求职碰壁的现象实在太平常了,怎样才能成为受企业青睐的求职者呢?笔者研究了一些职场碰壁现象,发现不少值得细细品味的东西,归纳整理了以下6个方面,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为求职者提供面试费用澳大利亚为了吸引国外人才,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为求职者提供面试的交通费用就是其中的一个创举。一般来说,用人单位看完求职者的简历或推荐信后,如果感到满意,用人单位会及时发出面试通知。如果求职者在外地,用人单位往往会主动打电话与求职者联系,通过交谈确定是否需要面试,如果确定需要面试,用人单位不仅会负责飞机票、出租车费等,还会派专人去机场接送,以减轻求职者的求职费用。通过这种方式,澳大利亚吸引了大量的精英人才。美国:互荐人才成惯例在美国,企业之间互荐人才已成惯例。美国澳威尔公司是一个汽车零件销售公司。该公司与当地的新大陆快餐连锁店达成了互荐人才的合作协议,如果求职者不适合澳威尔公司的用工需要,却符合新大陆的招聘标准,澳威尔会将这些求职者推荐给新大陆。同样,前往新大陆的求职者也有被荐入澳威尔公司的机会。这种协作,为求职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使企业节省了聘才成本。  相似文献   

3.
杨金志  李铭 《社区》2004,(23):44-44
一是要提防用人单位只招不聘。有些用人单位随意将试用期延长,要么许以高薪,却将工作量超负荷设置;要么将一般工作冠以响亮的头衔,以吸引高学历的求职者。其结果大都是只招不聘,免费或低偿使用应招人。二是要提防黑中介。有的黑中介提供虚假的用人单位信息骗取中介费,然后一走了之;有的是将用人单位吹得天花乱坠,结果求职者交了报名费之后,被告之还要交纳数额巨大的其他费用才能上班,令求职者无力承受而自愿退出,报名费则有去无回;还有的是用虚假的条件来欺骗求职者,等求职者到了单位才发现单位的实际条件与介绍严重不符,却已悔之晚矣。因此…  相似文献   

4.
正没有人会反对工作是为了赚取报酬,但是往往"谈薪水"成为很多人求职面试时最难开口的一件事,尤其是对初入职场的毕业生而言。因为大家觉得,在宝贵的面试机会中"谈薪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给了用人单位一个拒绝你的理由。但在有些面试中,即使你一再避免"谈薪水",面试官还是会要求你正面回答这些问题。这时如果你还一再推脱,恐怕就会使自己显得软弱了。在谈薪水问题时,要注意些什么?首先,要注意税前税后。求职者要特别注意的是,用人单位说的月薪通常指税前收入,而求职者在谈及自己的薪资期望值时,通常指到手的收入。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差距,薪酬越高,差距越大。因此在回答薪资期望值时,求职者有必要与面试官讲清楚这个  相似文献   

5.
正一次招聘会上,笔者遇到一位企业人事经理,听他谈起如何通过求职者的简历来观察判断应聘者的特质,进而挑选合意的人才,很受启发,在此提供给广大求职者。每逢人才招聘,单位通常会给求职者发放一份应聘登记表,让其现场填写。别小看这张表格,从填表开始,用人单位就对应聘者进行考查了。那位经理说,如果表格填写字迹潦草、乱涂乱画,说明该求职者比较粗心,难以胜任专注性较强的工作,例如数据统计、财务出纳、档案管理、文字校对等。如果  相似文献   

6.
简历,是对个人基本信息的主要概括。在求职过程中,简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用人单位大多通过简历来获取最初信息,建立起对求职者的初步印象。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当下,有些求职者为了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不惜采取伪造学历信息、虚构工作经历、隐满婚姻状况等方式,过度“包装”个人简历。那么,法律上对于简历造假的认定条件是什么,求职者个人又会面临哪些法律风险呢?  相似文献   

7.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各类应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毕业生求职者的身边多了许多"陪护",这些陪护就是学生的家长亲友,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不少业内人士对此现象戏言:如今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会"成了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的"三方洽谈会"。  相似文献   

8.
编辑:您好!我是上海一所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二年级学生,还有一年就要毕业了,我明显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我通过上网浏览各种招聘信息发现:用人单位招聘时普遍要求求职者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虽说学历已经不是唯一的标准,但大多数用人单位仍十分看重学历。我只是一名职校生,在学历上远远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而很多单位看重的工作经验也是我所缺乏的,因此,我想通过升学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9.
电脑、电视编导、报刊记者等热门行业时下吸引着众多年轻人,说是求职者如云一点也不夸张,一则因为这些行业是步入主流社会的最佳途径,二则这些职业的收入颇为丰厚。可你要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就需要你好好地谋划一番想想怎样才能牢牢吸引住老板的目光。这些行业对从  相似文献   

10.
自主择业,就是要求求职者拥有择业自主权。现实中,不少求职者都将自己的择业自主权拱手送人,被动地接受用人单位的挑选。自己与用人单位之间俨然“考生”与“考官”的关系,自己只是找一个“饭碗”,至于这碗饭适不适合自己,好不好吃则不屑考虑。这种片面强调社会需要而忽视个人发展的择业观念诱导着大批择业者走入误区。其实,面试也是一种双方交流,用人单位在考  相似文献   

11.
在最近的一次人才招聘会上,一位大学生告诉记者:“我愿意接受用人单位的考验,但就怕用人单位先入为主,存有偏见。”可以说,他的话道出了许多求职者的心声。因为,目前职场招聘中,确实存在着种种偏见,甚至歧视,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比如:  相似文献   

12.
英语篇     
如今,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将求职者的英文能力作为了聘用人才的标准之一,而英文简历作为求职者向用人单位展现自身英文能力的第一道工具,自然受到了求职者的广泛重视。其实,英文简历所包含的内容、样式等与中文简历差不多。一般来说,英文简历的样  相似文献   

13.
学历,通常被求职者视为进入职场的“敲门砖”。但是,他们对于自己所持的这块“敲门砖”会对招聘单位有着多大吸引力,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往往还真是难以确定。从中国上海人才市场获得的最新数据,却为求职者拨开了“云雾”。数据表明:“大专以上学历”是用人单位最为常“设”的学历  相似文献   

14.
证书是求职者就业的资本,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依据,也是学校和培训机构向用人单位提供持证人工作能力的一种书面“保证”。因此,证书历来就是人才求职的“敲门砖”和企业聘用人才的“鉴定书”。  相似文献   

15.
稻香 《今日南国》2013,(7):35-35
一、将“个人简历”换成个人姓名 建议求职者将简历上方的“个人简历”四个字换成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招聘者在挑选求职者进入下一轮笔试或面试时,经常会遇到人数不够的情况。他们不可能再重新从上千份简历中找出符合条件的求职者,他们一般只会凭第一遍看简历时的印象进行筛选。如果求职者的简历上最明显的位置上写的是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而非毫无用处的“个人简历”四个字的话,人力资源主管就能轻松地记住该求职者的姓名,并找到他的简历。  相似文献   

16.
失业是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一种现象。近年来我国城市失业人口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一问题的加剧不仅会制约经济的发展,而且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目前全国各地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等形式,积极探索解决失业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尚存在以下几个矛盾: 1、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部分失业人员就不了业,“有人没活干”;另一方面。部分企业招不了工,“有活没人干”;这种结构性矛盾的形成,有用人单位的原因,也有求职者的原因。从企业来讲,企业招工时往往将条件提得较高,令一些失业者瞠目;从求职者来讲,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观念不断变化,那些脏、苦、累、险的工种被看作是民工干的活,许多失业人员对此类工作不屑一顾。供求双方这种强化自我的思想意识形成了目前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又到应届毕业生求职高峰期,在求职过程中,简历无疑是求职者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工具,它决定着能否获得面试机会。不少求职者觉得自己的简历做的不错,但即使"海投"出去也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本文中,一些企业资深HR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谈如何写出一份能吸引人眼球的简历,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眼下又有一批应届毕业生即将走入职场。大型招聘会是找工作的最佳途径,其优势是招聘企业众多,岗位选择面广。求职者在投递简历过程中能与用人单位面对面沟通,让简历和求职者本人的形象充分结合;同时通过企业与企业、自身与其他求职者之间的比较能进一步了解一些职场和行业的相关资料,给自己进行明确的职场定位。可是,不少毕业生进了大型招聘会后被数以千计的岗位信息弄得眼花缭乱、举棋不定,最后走马观花、草草了事。  相似文献   

19.
无可奉告     
求职者在面试时通常要回答用人单位提出的一些问题,这很正常。但有的用人单位提出的问题很奇怪,不仅和应聘面试没有直接关系,而且还让不少求职者深感尴尬,比如要求女性求职者提供三围尺寸、询问她们是否擅长饮酒等。年轻的晓雯就遇到过这么一场面试。应聘时,老板看过她的资料后,并没有过多询问她关于业务方面的问题,而是关心起了晓雯的感情问题来,反复问她有没有男朋友?晓雯心想:公司需要了解员工的婚姻状况,这当然可以理解,也无可厚非,可我有没有男朋友跟工作有什么关系呢?在她表示拒绝回答后,老板立马结束了面试。笔者也遇到过类似的一次面试。当时我到一家公司应聘销售员岗位,公司出的笔试题目很简单,只有这么一道:请详细介绍你以前工作公司的产品情况和  相似文献   

20.
应聘人员应更新择业动机,毋庸讳言,在当今双向选择的求职过程中,有相当多数量的求职者往往把高薪放在首位,不管什么职业,也不管什么行业,他们首先考虑的是报酬问题;而对那些待遇不高或工作环境不好的职位,即使用人单位“求才若渴”也少有问津。这种现象在一些优秀人才和刚毕业的大学生乃至部分下岗工人身上多有体现。事实上,这种不顾市场需求而盲目追求高薪的做法,对择业者而言有百害无一益,其结果是往往直接影响到求职的成功率。为此,职业指导专家建议求职者在择业前,应更新择业动机和观念,适当降低期望值,充分调整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