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拙作《也谈广源州和侬智高》(以下简称《也谈》),对周维衍同志的《广源州和依智高》(以下简称《广》文)提出自己的看法后,周同志又发了《再谈广源州和侬智高》(下简称《再谈》)一文,对广源州和侬智高的隶属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索隐钩沈,纠正了我的许多谬误,读后受益匪浅。周同志对学术问题推原求真的精神,对同志直言教诲的态度,使我深为感动。但聆教之余,对周同志论述的一些问题尚难苟同,本着学习的目的将之端出,  相似文献   

2.
关于斯大林民族定义的适用性质问题我在《对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再认识》(《民族研究》1986年第2期)一文中提出自己的基本看法和解见,现就斯大林民族定义的科学性等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指正。 有的同志认为斯大林提出的民族定义是政治斗争的产  相似文献   

3.
过去,我是一个贵族老爷的朗生(家奴),挨打受骂,受尽折磨,过着牛马不如的痛苦生活.解放后在党的培养下,使我成长为一个藏族的话剧演员,在藏语话剧《文成公主》中,我扮演过请婚正使禄东赞,这次,我又参加拍摄电影《农奴》,扮演影片中的男主角强巴.那是去年二月下旬里的一天,有四位穿着解放军服的同志来到拉萨西藏话剧团,他们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同志,到西藏来拍  相似文献   

4.
在《金史》与《大金国志》里,都肯定金世宗完颜雍是“小尧舜”,代表了宋元修史人的看法。对此崔文印同志在《略谈金海陵王完颜亮的评价问题》一文中提出了异议,认为“小尧舜”应属海陵王完颜亮,而非金世宗完颜雍。那么,究竟谁是“小尧舜”?值得探讨。我认为说谁是“小尧舜”并非问题的实质,关键在于对复杂的历史人物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是陈腐守旧,还是开拓进取?  相似文献   

5.
当我坐在首都剧场,观看话剧《王昭君》的时候,第一个闪念就是想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这个剧,是总理让曹禺同志写的.自交任务,至今已十八、九年了,历尽挫折,终于功成.可是,我们的总理在哪里?我不禁向他常坐的位子望去,潸然泪下……听说,曹禺同志接到出版社送来的《王昭君》剧本清样时,手捧剧本大哭,“总理啊,我总算完成您交给我的任务了!”  相似文献   

6.
1984年8月的一个下午,我们的所长王平凡带着文学所的刘魁立、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杨亮才、我所《格萨尔》办公室主任王克勤和我,到周扬同志家去汇报《格萨尔》工作。 我是第一次到周扬同志家,那时又是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因此印象特别深。 周扬是我国新文学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担任宣传、文化部门的领导。听老同志们讲,周扬同志对少数民族文学事业非常关心和重视。建国以来我国在少数民族文学事业方面的每一个重要活动、每一个重大成就,都与他的关心和支持分不开,都凝结着他的心血。社科院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民族团结》一九七九年第一期刊登了赵来同志《壮族“歌圩”》一文后,有的同志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歌圩”在解放三十年来的今天,不应提倡,而应加以制止”。理由是:“‘歌圩’是广西农村男女青年耍风流、互相斗殴的埸所”,“往往是造  相似文献   

8.
没有打算发言,因我对这些问题没有什么研究。参加了两天的会,听了许多同志的发言,很有启发。《民族研究》编辑部就这样的问题组织一次讨论,我认为是必要的。三十多年来,这些问题还一直在争论,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当然,要在这次讨论中把各种看法统一起来,恐怕也是难于做到的。  相似文献   

9.
怎样认识和对待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问题,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在多民族国家内的深入发展和全面胜利,对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最终胜利,都具有重大的和深远的意义。杨文炬同志针对我国民族理论研究中的不同看法,发表了《事实上不平等是指社会发展阶段的差别》一文(载于《民族研究》1983年第3期,以下简称“阶段”论),提出深入研究和探讨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问题,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对于该文的基本观点,我有不同的看法,现提出来商榷,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民族研究》1984年第5期载有刘凤翥同志所撰之《契丹小字道宗哀册篆盖的解读》(以下简称《解读》)一文。《解读》对我的释文提出了异议,也表示了自己的见解。就此,我也写些拙见,以与刘凤翥同志商榷。讨论的焦点是:怎样解释《道宗哀册》册盖篆文之首四语。  相似文献   

11.
难忘的采访     
程野萍 《中国民族》2007,(12):57-57
难忘的民族情结让我把副业当正业 1978年的一天,国家民委文化司的鲁生同志约见我,说他看了我刊登在《人民文学》的中篇纪实性小说《风雨人间》后,认为写得真实生动,想邀请我参加《民族团结》杂志的复刊工作。当时,由于放不下从事了30年的医学事业,我没有同意。1984年,鲁生同志又经多方询问找到我单位,说《民族团结》要将月刊扩为半月刊,急需选调合适人才,希望我不再拒绝。  相似文献   

12.
七、八月间,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王恩茂先后两次接见了本刊记者余定辉和包家骏,回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记者:我们到新疆进行了为时一个月的采访,广泛接触到了自治区的领导同志和干部群众,感到现在新疆的形势很好,新疆大有希望。现在请您就此问题谈一谈看法。王恩茂同志:中央任命我担任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我于去年10月24日重返新疆工作。我是1949年同王震同志一起进疆的,工作了20年,以后调离。这次回来之后,我和自治区党委的同志们一起,贯彻中央书记处领导同志去年10月关于  相似文献   

13.
书案上摆放着马岚同志赠予的《马青年回忆录》,扉页上的书目和照片历历在目,大半我都熟识,这是一个十分珍贵而具有纪念意义的“回族人民解放之光”的史册。它没有渲染的史实也没有哗众取宠的词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记述了他一生的革命历程。叙述中字字句句都闪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真诚与斗志。这个《回忆录》编写的似合青年同志的思路,又富有特色。特别是照片,虽然不是全部,但它显示了主要革命历程,我想青年同志会喜欢的。  相似文献   

14.
《民族研究》1987年第4期刊载左书谔、解秀芬同志《金牌制考略》一文,左文打算从“记载互异”,“众说纷纭”的史料中,对明初金牌制推行的时间、内容、性质等问题寻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无疑这在学术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左文读后给我们不少启发,然而在其探讨的主要问题上并没有找到正确的结论,相反令人有疑窦四起“治丝愈梦”的感觉,兹就以下几个问题提出笔者的看法,以就正于左书谔、解秀芬以及学术界的同志。  相似文献   

15.
<正>有机会就《西北民族研究》与民俗学学科建设问题,与大家分享一点我的看法,不胜荣幸。我先不揣冒昧地代表民俗学学科对《西北民族研究》表达敬意,然后从《西北民族研究》刊发民俗学稿件的情况入手,就该刊物与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关系,发表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6.
我是1981年到湖南省民委工作的,大概是职业的关系,我和全国各地民族工作部门的同志几乎都交了朋友。然而,和一个刊物,和一个刊物的多数记者成为亲密明友的,只有《民族团结》一家。记得1982年,国家民委和广播电视部举办全国民族团结征文活动。在京开会期间,作为湖南代表,我总觉得湖南不大引人注目。不仅领导讲话和文件中极少提到湖南,就连包括《民族团结》在内的与会记者们,也大都往他们的‘重点’地方跑。对此,我十分尴尬,  相似文献   

17.
各位领导和在座的同志:大家在百忙中前来开会,我十分感谢。这个会实际上是一个工作汇报的会。我要汇报我的工作,大家要讲讲自己近年的工作,通过交流,互相提高,互相影响,使这个会开得更有意义。多卷本《中国通史》的完成和出版,确实让我感到很激动。想起在1962...  相似文献   

18.
同志们: 为了祝贺全国民族团结歌曲征集评奖活动圆满成功,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在这里举行茶话会。全国民族团结歌曲评奖委员会的同志,以及征集办公室、评选工作组的同志,《歌曲》编辑部和《民族团结》编辑部的有关同志,在这次评选活动中,工作认真、严肃、细致,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中国音协主席吕骥同志、副主席时乐蒙同志亲自领导和主持了评奖工作,我代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向同志们表示衷  相似文献   

19.
听到李维汉同志不幸逝世的消息,我从内心里感到十分悲痛。李老的逝世,是党和国家不可弥补的损失,对我来说,则是失去了一位终身导师。自从一九三九年,李维汉同志引导我参加了党的民族工作队伍,已经四十多年过去了,民族工作成为我的终身职业。李维汉同志始终是我的导师,我也始终是他的学生。李维汉同志是我们党在民族工作方面的著名理论家。从《人民日报》的介绍中我才第一  相似文献   

20.
当我看到《人民日报》关于优秀共产党员卜凤刚同志事迹的报道以后非常感动,我为我们党有这样一位好同志,为我们人民解放军有这样一位好战士,为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位好儿女而感到自豪,我又为卜凤刚同志仅仅五十三岁就被病魔所吞噬而悲痛。卜凤刚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英雄模范事迹,他的高风亮节,却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