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李霞 《科学咨询》2013,(5):44-45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尽力矫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其策略如下。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2.
阅读这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不仅仅是语文的专利,数学中也需要阅读.然而,在数学教学中"读"经常被忽视,致使很多学生未能掌握正确的数学阅读方法,在学习数学时遇到不少困难甚至陷入困境.课本是无声的教师,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坚持课前阅读、课内阅读、课后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已成为数学教育界的共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以便养成看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探索。一、激发兴趣和培养习惯相结合著名教学家陶行知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有求知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势在必行的义务.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农村小学生他们有许多不良的阅读习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6.
刘伯超 《科学咨询》2004,(20):35-36
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已成为数学教育界的共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以便养成看书习惯,提高阅读能力.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它还关系到学生的写作能力.叶圣陶曾指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现阶段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着内容空洞、思维混乱、词汇贫乏、知识面窄等现象,与阅读量少、阅读范围窄、阅读能力低有很大关系.所以说阅读是学习之母.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使之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积累语言、提高写作能力,进而发展智力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周志琛 《科学咨询》2023,(4):256-258
总结高校数学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内容有很多,其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数学教学的关键。数学是理科学习的基础,很多专业的学习都会涉及数学内容,涉及到很多数学知识点。教师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可以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将数学学习内容与自己的专业学习内容有效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在有效的课程学习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目前,我国高校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过于理论化和应试化,要坚持改革创新。如何改革高校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呢?正如数学教育家H.弗洛登塔尔(Freudenthel,Hans)所说“数学源于现实,并且用于现实”,我们要改进教学策略,让数学课堂变得实践化、生活化、应用化。  相似文献   

9.
何平 《科学咨询》2008,(18):23-23
工具性、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征,为了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叶圣陶老先生的精辟见解是"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教会他们如何去学习.逐步养成爱学习、会学习、终身热爱学习的习惯.怎样才能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呢?叶老先生又说"阅读本身就是任务".为了完成这一项任务,让学生养成爱阅读的习惯,然而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只有在不断读的过程中逐步养成,所以在浯文教学中注重朗读是十分必委的.  相似文献   

10.
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是通过阅读相关载体的信息资料从而获取知识。阅读是数学学习的必然环节和直接手段。在数学教学中发现许多数学成绩较差(或中等)的学生都存在数学阅读困难。因此,希望通过对学生数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了解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数学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的基础在人一生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如通过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使学生学会多种思考方法;通过解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耐心细致、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特别是那些需要经过周密思考,反复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更有  相似文献   

12.
刚从小学跨入初一的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都还很不适应,但必须使学生能适应新的环境,为此笔者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就初一学生数学教学进行了探索:一、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在小学的算术教学中,学生有较强的依赖性,往往对一些法则、公式的得出依赖于教师的推导和叙述,而自已很  相似文献   

13.
张启寿 《科学咨询》2004,(24):39-40
刚从小学跨人初一的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都还很不适应,但必须使学生能适应新的环境,为此笔者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就初一学生数学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反思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有效反思习惯尤为重要,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转变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也许有人认为:小学生怎么能反思?小学生怎么会反思?这不是天方夜谈吗?我个人认为,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反思的最好时机,是学生反思习惯培养的最佳阶段,怎样培养反思才使学生有效转变学习方式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5.
反思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有效反思习惯尤为重要,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转变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也许有人认为:小学生怎么能反思?小学生怎么会反思?这不是天方夜谈吗?我个人认为,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反思的最好时机,是学生反思习惯培养的最佳阶段,怎样培养反思才使学生有效转变学习方式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6.
怎样实现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探讨的方向,也是新课程提出的目标。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资源,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对新课程的教材要做到"三个把握",从而实现"三个有效",最终达到提高教学的质量。一、把握教材的空白空间,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品质包括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习的习惯,怎样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在传统的教学中,一些教师为学生想得很周到,讲得清楚、详细,却使学生处在  相似文献   

17.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数学能力的提高只有在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典型题型问题进行反思的习惯,认真反思,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及对问题的再认识转化为一个学习过程,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学生的数学思想,达到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它还关系到学生的写作能力。叶圣陶曾指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现阶段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着内容空洞、思维混乱,词汇贫乏、知识面窄等现象,与阅读量少、阅读范围窄、阅读能力低有很大关系。所以说阅读是学习之母。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使之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积累语言、提高写作能力,进而发展智力和学习能力。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  相似文献   

19.
数学学习离不开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小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网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应不容忽视,尽可能地从多方面去培养它,让它成为学生学习的道路上的一根助力棒。本文从四个方面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20.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对教材的阅读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数学教学中应加强阅读训练,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