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中的隐性肯定是指句子的表层结构即语言表达中含有非肯定词、否定词或否定前缀等否定标识.而其深层结构即在意义上却表示肯定的一种语言现象.它通常以双重否定、多余否定、反面否定、否定词缀及否定形式的习语等形式来表达.这类句子在汉译时须十分留心.  相似文献   

2.
不同于模糊语言,模糊言语是指言语表达中的模糊现象,是语言的模糊性在言语交际中的具体运用.模糊言语不仅包括使用模糊限制语,而且还包括运用其他一些模糊词语、结构和非模糊语言形式.模糊言语具有广泛的语用功能,不但是一种交际手段,更是一种礼貌策略.  相似文献   

3.
试论英语的暗否定马涌聚语言是交际工具,在使用语言时,不是用肯定语气,就是用否定语气。否定语言在言语中经常使用,占有重要地位。英语中否定语气一般是用否定词no或not,以及never.none,neither,nor,nothing,noone,nob...  相似文献   

4.
否定句式是语言中的常见现象。英语中有许多句子从形式上来看是否定它应否定的成分,但实际上却具有否定内涵的转移。因此,在学习英语语言中,弄清楚"否定转移"这一现象,并加以英汉对比分析,才能正确掌握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5.
亚言语这一语言现象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它的概念、分类以及功能.并且亚言语和其它类似的语言现象,如话语标记、语用标记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亚言语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它的研究成果无论对母语发展还是对外语学习都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试论言语交际中的模糊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现象是客观世界的普遍现象,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在言语交际中,语言的模糊性在认知系统发生作用,形成一种制约言语活动(从编码到解码)的机制——模糊机制.言语交际的实践证明:模糊语在语用上有正负值之分,带正值的模糊语能丰富语言的表现活力,因而有助于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抱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言语行为,它是一种典型的面子威胁行为.汉语抱怨言语行为和其他语言的抱怨言语行为有着共通之处,可分为直接抱怨语和间接抱怨语,但相比其他语言的抱怨言语行为而言,又具有着汉语本身的独特性.从抱怨实现方式、抱怨策略和抱怨回应策略三个方面分析汉语直接抱怨语和间接抱怨语,从而系统地描述和解释抱怨这一语言现象,深化言语行为研究.  相似文献   

8.
《老子》一书中反映了老子成熟而系统的语言观,老子认为语言是人们认识和反映世界的符号,这一符号的认识功能有较大局限性和负面作用。因而,对于语言,老子采取保守否定的态度,在具体的言语行为方面主张"信言"、"善言"、"谦言"。老子的语言观及其言语主张对后世的语言研究及言语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导致后世轻视言语表达。(二)形成了以"诚信"为美的言语审美取向。(二)产生言语表达的"谦虚"模式。  相似文献   

9.
否定性表达式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自然语言中的否定现象纷繁复杂。无论是对一般的否定现象,还是就所谓的“元语言否定”而言,传统的单一解释模式证明难以奏效。认知语用学的发展为研究否定提供了一种多维度的全新视角。基于这种多维视角,择取一种多元的阐释路径,方可在不断拓展与深化(元语言)否定现象之研究中,对这一论题做出更加新颖而科学合理的解答。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学习中 ,弄清一些否定现象 ,对语义的正确理解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英语中的否定可以通过数种方式获得 ,而隐性否定属于修辞范围的一种语言现象 ,即完全没有否定词的出现却包含了否定意义。在英语语言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达到隐性否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