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郁达夫是“为艺术派”创造社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创造社散文创作代表作家之一。六十多年来,对他的小说创作、旧诗词、游记,以及生平思想,作了不少研究,但在一千多篇文论中,对他的散文,尤其是议论性散文的研究却寥寥无几. 郁达夫的散文,在新文学的散文创作中颇具特色,在二、三十年代有着相当的影响。他的议论性散文,常以其明晰的思想,热烈的情怀,大胆激越的反抗,震惊了当时  相似文献   

2.
在清代桐城派散文家中,刘大櫆文论思想上承方苞,下开姚鼐,是清代散文理论定型的关键部分。刘大櫆乐于学习古人,博学约取,尤其推崇韩愈散文,汲取了韩文尚奇、尚变、文从字顺的散文主张,发展了韩文气盛言宜、古文文法、审美趣味的观点,最终提出的“神气、书卷、经济”的散文创作主张并致力于指导自己的散文创作。这一主张启发了姚鼐的“义理、考据、词章”的散文观,对后世散文创作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3.
当代学者和作家林非在其20余年间散文理论研究和散文创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富有个性特征的完整、系统的散文理论观和艺术创作观。他的散文本质特征论使散文由一般“文章学”意义上的概念复归于文艺创作的范畴;他的散文艺术创作论丰富而全面;他的散文审美鉴赏论透出了恢复治中国古代文论的某种气息;他的散文使命论则显示了当代散文创作与时代、与生活、与建构新文化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许华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0):68-69,107
从对姚鼐文论和山水游记的研究中发现,桐城派散文集大成者姚鼐在方苞、刘大槐文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桐城派散文理论。而他对文章风格的论述不仅是对传统文章风格论的总结,更是一种发展和创新。这集中体现在《复鲁絮非书》和《海愚诗钞序》两篇散文中。姚鼐认为,文章有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并且二者不可偏废,不过在阳刚阴柔之间,他更推崇阳刚。姚鼐的文学创作整体偏向阴柔,但他创作的山水游记,如《登泰山记》等却独树一帜,或以阳刚见长,或以阴柔著称,总体上是刚中含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藉此,姚鼐及桐城派散文的影响不断扩大,并得以享誉清代文坛200年。  相似文献   

5.
“明文第一”的归有光,其文论有“载道”的倾向,但其中某些部分又具有心学品格。他对心学人士,尤其是“江右学派”的大师们持赞赏的态度。同时,他的散文创作深深打上了世俗化的时代烙印,为心学的流行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文学注解,成为时代思潮在散文领域中最热烈的回应。  相似文献   

6.
词的创作法则新探周云龙同其它文学样式的创作法则、技巧之研究晚于作品本体一样,词的创作法则这片荒地,也是在继作品大量涌现后才渐次开垦起来的。且中国古老的文论习于"评点"(特别是对小说与散文)与"漫话"(如诗话、词话).很少有西方那样洋洋洒洒的系列宏论。...  相似文献   

7.
论曾门北子张裕钊、吴汝纶的文论郭延礼在曾国藩谢世后,作为曾门四弟子的张裕钊、薛福成、黎庶昌、吴汝纶,继承乃师曾国藩在桐城派中所开创的“中兴”局面,在散文创作和理论方面均有各自的成就和贡献,是桐城派后期①很有影响的人物。曾门四弟子,就年龄而论以张裕钊(...  相似文献   

8.
黄庭坚的散文是黄庭坚文学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他的许多重要的诗文理论和文艺思想大都散见于散文作品中.谈艺说文,评诗论画,是其散文创作的主调,但也不无反映社会现实之作;洁净简放,纵横疏朗,是其艺术风格的特征,但更有饱含深情而发出的激愤之旨、缠绵之音.  相似文献   

9.
杜牧不仅是晚唐的著名诗人,而且在散文上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是继韩愈、柳宗元之后又一兼长诗歌与散文的名家。清人洪亮吉《北江诗话》卷2说:“有唐一代,诗文兼擅者,惟韩、柳、小杜三家。”此可谓确论。1 在决定散文创作的文学理论方面,杜牧与韩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韩愈文论的核心是文以载道和文体革新。文以载道是目的,文体革新是手段。他说:“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也?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者,本志乎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后》)他的创作活动实践了他的理论,在继承前人的基  相似文献   

10.
近30年古代文论界围绕"象"范畴的研究主要从九个方面展开:"象"范畴的发展演变史,"象"的思维方式及审美特征,"象"在创作构思中的作用与表现,"象"的分类及其后世影响,"象"在哲学命题中的地位与功用,"象"的子范畴辨析",象"与"image"的中西对比,意象与意境的探讨,《庄子》散文的"象"言说分析。虽取得部分成就,但在某些方面诸如"象"范畴在先秦的泛化及其内涵、外延,"象"交织、渗透所形成的范畴群落,"象"在诸子和史传散文中的运用,"象"进入文论层面成为元范畴后的内涵与外延、渗透与跨越,"象"所体现出的中国文论范畴之民族特征等,都有待进一步开拓和深入。  相似文献   

11.
明代是中国古代文论家和各种诗学文论思想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各种“诗文评”著作层出不穷,“诗文评”正是在明代得以命名,明代“诗文评”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前后七子的辩驳论争,左派王学影响下的新鲜文论思想的活跃,徐渭、李贽、三袁、汤显祖等的大胆“叛逆”而充满独创思想的言论等,使明代文论以至整个学界热闹非凡;戏曲理论(曲话)、小说评点、叙事文论的发展等也是明代文论的新亮点。这些成就的取得,一方面,与当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不无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历代积累的结果,文论家们在继承先秦以来优秀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阐发或提出新见。正是在阳明心学,特别是左派王学的启蒙、导引之下,明代中后期出现了一股从文艺创作到文艺思想的张扬情感(乃至情欲)、张扬个性、张扬独创的潮流,成为中国“诗文评”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明代前后七子的诗学有自己的特色,而明后期在王门后学影响下李贽、三袁等以其“叛逆性”思想引人注目,在中国“诗文评”史上有重要意义。对诗学文论的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值得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2.
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的散文思想相当丰富而独特。他论文宗奉“六经”,同时兼取陆、王心学;既强调文章的现实功用,又不忽视散文的审美特性;尊崇史传,却不排斥其他文章,主张文史兼济;对散文文体不作细分,详谈“叙事”、“论事”二法;提倡“法古”,同时重视文学的时代性与独创精神。  相似文献   

13.
贺涛师事张裕钊、吴汝纶,是桐城派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散文创作方面颇有成就,寿序、序跋和碑文等各体皆善,尤其在散文特点方面,重议论、善用道白手法、善写细节。本文试从其散文创作和散文特点两方面着手,试图对其散文作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4.
日本近世,俳论形成并得以确立,俳论、歌论、诗论、物语论、散文理论在此时期有了长足发展并逐渐成熟.总体而言,日本近世文论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是诗论、物语论、散文论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极大.参照中国古典文献,日本近世文论显示出丰富多彩的特色,并作为日本文化重要内容而定型.  相似文献   

15.
对近五十年来古代散文研究中研究范围、散文史的发展规律、散文流派、晚明小品与现代散文关系、散文的分类等问题进行回顾与总结,其观念、方法的更新使散文研究有了较大的突破,但散文概念不清、研究范围不一致、古代散文文论的研究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散文研究没有能建立起自己特有的批评话语等问题,是古代散文研究没有形成应有的论争和繁荣局面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达斡尔族当代文学概评托娅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许多世纪以来,达斡尔族人民创作出无数神话、传说、史诗、歌谣、故事,但是由于达斡尔族一直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清代之前的达斡尔族文学完全是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直到清中叶才开始出现以满文创...  相似文献   

17.
新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新疆散文的创作经历了散文精神的回归,散文创作多元化及个性化散文创作的三个不同时期。纵观新疆散文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基本现状,无论是汉语散文创作还是少数民族的散文创作都反映出新时期以来新疆本土文学欣欣向荣的走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散文写作传统源远流长,现代散文的创作成就引人注目。梁实秋散文近十几年来在大陆吸引了大量热心读者。本文从现代散文的艺术特性和梁实秋的个人艺术气质等方面,探讨梁实秋散文滑笔艺术成因及滑笔艺术在作品中的运用,指出了滑笔艺术对于现代散文创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代台湾散文受到京派散文的深刻影响,其创作传承和发展了京派散文的创作主题、审美品格和艺术手法,但随着时代环境和文化思潮的变迁,其书写模式较传统京派散文又有了诸多变化,融入了新的质素。  相似文献   

20.
北宋仁宗庆历前后是学风转变时期,同时也是散文风格丕变之时.二者之间在重人情、宗法经典以及从散文创作角度论述学术问题等方面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无论是对中国学术发展,还是对欧阳修散文创作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准确地把握这种互动关系,能进一步开阔欧阳修散文,乃至于整个宋代散文研究视野,更好地把握散文创作理念以及创作风格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