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商会史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保定商会档案》的整理出版,学界对保定商会的研究逐渐兴起。有关论著既有对不同时期的保定商会进行阶段性的研究,也有对保定商会具体问题的研究。本文根据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梳理口述史研究的框架,涉及基本概念、组成部分、研究方法.通过口述史研究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重点是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揭示口述史的民俗、民族和社会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 中国民族史学,由族别史、民族关系史、通史体中国民族史、中华民族形成史、民族考古、民族地区历 史地理等几个部分组成,不仅全面探讨中国各民族及整个中华民族起源、形成、发展的史事、人物、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发展过程与特点,并力求探讨其中的规律性。 中国民族史学,是中国历史学有机的组成部分。缺少中国民族史,不反映中国各民族对中国历史发展所 作的贡献的中国历史,是不完整也不科学的;背离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去探讨和叙述任何中国民族的历 史,则违背了中国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本质特征,因而也是片面和不科学的。本书属通史体中国民族 史,既力求按不同地区反映中国各民族历史的基本面貌;又力求从总体上叙述中国古今众多的民族如何形成 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及各民族对祖国历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由于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早期沙市商会通过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在清末民初动荡的政治环境中,具有着特殊的地位,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近代荆沙商人团体的发展和演变,理应成为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商会史和湖北地方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现存600多卷8万多页的保定商会档案,内容比较丰富,具有原始性、系统性和地方性等特点。该档案的整理和影印出版,对于保定“历史文化名城”的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对于直隶商会和保定商会的研究,对于社会救济史、日本侵华史、天津商会与保定商会的关系、晋商史等很多问题的研究探讨,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开创新局面。今后的保定商会及其档案的研究工作,在文献学方面还可以再做一系列的拓展,在专题研究与通贯研究、比较研究等方面,更是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的处理涉及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一直备受政府及学者的关注。除全国性民族关系的论著外,中国区域性民族关系史的研究也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并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成为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逐步走向深入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就大的地区而言,西北、西南、中南、云南、广东等主要的少数民族分布区都已出现区域性民族关系史论著。如在现有的关于大片区民族关系史的论著中有杨建新、马曼丽的《西北民族关系史》,王文光等的《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吴永章的《中南民族关系史》,中国北方民族关系编写组的《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方衍的《黑龙江古代民族关系史》,刘锡淦的《古代西域民族关系与政策研究》,练铭志等的《广东民族关系史》,伍新福等的《湖南民族关系史》,杨德华的《云南民族关系简史》等等,唯独没有东北的民族关系史的论著出现。东北地区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悠久,有关东北历史一直被学者所关注,出版了不少有关东北史的著作。如金毓黻的《东北通史》,傅斯年等人的《东北史纲》,佟冬、赵鸣歧主编的《中国东北史》,张博泉的《东北地方史稿》,董万伦的《东北史纲要》,宁梦辰的《东北地方史》,程妮娜主编的《东北史》...  相似文献   

7.
本篇导论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置于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的大背景下,阐述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在中国史、亚洲史、世界史上的历史地位,并以时空大跨度,条分缕析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文献记载与研究概况,给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研究以较准确的学术定位。而《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变迁研究》的出版,也期待着同行学者的批评与认同。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与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与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李炳东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摆在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头等任务,就是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研究作为中国农业科技史和民族史一部分的民族农业科技史,至少有...  相似文献   

9.
当今的中国,是由五十多个兄弟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般地说,中国各民族,都有非常古远的发展历史。在古代史上,除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之外,有些少数民族也曾在若干地区建立过政权,有些还建立过统治北部中国或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如此漫长而复杂的中国古代历史,如何确定中国的历史疆域?中国五十多个民族是否在历史上就属于中国的民族?这些是中国古代史研究必须给予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萧君和主编的《中华民族史》是迄今为止第一部记述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的开山力作。粗略读后 ,想从以下两方面对其加以评介。一、《中华民族史》是中华民族的开山之作  我们之所以这样说 ,首先是因为迄今为止 ,我国出版过许多“对中国各民族的历史加以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 ,“反映中国各民族产生、发展、兴旺、衰落或消失的客观规律”[1] 的中国民族史。但却还没有出版过“在对中国各民族的历史加以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中国各民族怎么经过联系和融合 (包括同时存在的分裂和消亡 ) ,‘百川归大海’ ,成…  相似文献   

11.
总结概述20世纪上半叶中国早期民族研究史(以王桐龄为主),可为当今民族史研究的开展和民族政策的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是中华舞蹈史和中国民族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集体传衍、不断积累发展形成的,具有数百上千年的历史。各民族在民俗事象中通过歌舞形成表现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知识等,宣传教化自娱自乐,且相沿至今。少数民族舞蹈史基本上是各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史。少数民族舞蹈在很早以前就不断传入内地,并对中原王朝宫廷乐舞产生深刻影响,其中一些民族成为中原地区乃至全国的统治民族,他们的舞蹈对汉族文化的影响更具有普遍性。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历代中原王朝对外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中外乐舞文化交流、传播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少数民族舞蹈在中华舞蹈史中的历史地位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在研究中国革命史、内蒙古革命史及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时,都十分重视蒙古族革命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是如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蒙古族地区革命实践相结合的。1925年,由蒙古族革命战士创办的蒙古族人民斗争史上的第一份马克思列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10多年时间中,关于南方民族史研究的专著不少,但主要是对南方民族史、西南民族史、中南民族史的专著性研究,关于南方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的专题不多,具有权威和影响力的成果更是凤毛麟角。2005年10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胡绍华所著《中国南方民族历史文化探索》一书,40余万字,是近年来关于南方民族史、民族文化研究的著作,也是作者自1994年以来10多年间对于南方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的专著和论文选编。胡绍华先生长期从事南方民族史研究,近些年殚精竭虑,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辛勤耕耘着。本书中,他对研究中具有新见解和新观点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我党一向重视民族问题的研究。全国解放后,更加强调抓好民族研究工作。一九五六年,政务院规定了研究少数民族问题的工作任务,同年,毛主席提出对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进行系统调查,抢救资料。一九五八年,中央批转国家民委党组“关于今后一年内完成少数民族社会调查工作的报告”。回族史研究工作方面,马长寿先生和白寿彝教授等先后带领学生在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区调查了回族史资料。从新中国成立到说  相似文献   

16.
民族关系在我国民族理论、民族史学界历来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民族关系的研究向来比较敏感。中国的回族史堪称是一部回族与其他民族的族际关系史。对《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回汉民族关系》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认为该书是一部新颖之作,在理论探索、研究方法、分析归纳以及学科建设诸方面都具有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郑川水教授     
郑川水教授,1935年生于福建省永春县。1958年于上海市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分配到辽宁大学历史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为中国民族史学会、中国地名学会会员、辽宁省地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地名学理论学术顾问。牛后*F中享生烈士_右_。h。班及留学生讲测中国古代中世纪史》、冲国历史地理》、《满族史研究》、株北民族历史地理文献》等课程。多年来在教学与科研过程中,很注重中国国家机构变迁史、中国民族史、民族历史地理文献的研究。是《中国国家机构史》的主要执笔者与主编。此书多达五十余万字,填补了国内外…  相似文献   

18.
回族与国内其它民族相比,是较年轻的一个民族。根据史学界一般的意见,至迟在元末明初,回族就加入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行列。回回先民跻身中华时,这个古老的国度已进入高度发达和繁荣的封建社会,所以回回作为一个民族,没有经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发展阶段。回族古代史的上限自回回先民进入中国,下限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我们所说的回族古代史的范围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内回族社会所呈现的种种复杂的历史现象。 解放前,大多数的论著是把回族、回教史合二为一的,所谓《中国回教史》(傅统先)、《中国回教史鉴》(马以愚)、《中国回教史研究》(金吉堂)等回教史著作,实际上主要论  相似文献   

19.
温州商会的例外与不例外——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商会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公民社会范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温州商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而且在社会经济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当代中国的制度环境中,温州商会得以率先发展,较快发展,并取得较好的绩效,确实存在一些堪称"例外"的特殊经验.但是,温州商会发展的基本经验正确认了民间商会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正体现出商会发展制度环境的限度及商会发展的过程性、阶段性.在当前,制度环境的改善将推动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国家必须进一步转变对待公民社会的态度,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推动并激发社会发展.鉴于当代中国的地方政府在行为选择上有着较大的自主性空间,推进地方政府创新是改善中国公民社会制度环境的又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同少数民族产生了非常密切的关系,离开少数民族谈论中国基督教是不全面的。对中国少数民族基督教进行系统研究,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传播方式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文化冲突和变迁,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社会史、文化史和民族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