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并进而表现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我国古典文学的杰出名著《红楼梦》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是与其出色的心理描写密切相关的。这成就,正是曹雪芹对我国古代文学心理描写的传统经验加以继承和发展的结果。一心理描写,就是艺术地表现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为了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一定要把人物外部动作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刻画结合起来。古代文论、画论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作者在对当时的现实社会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加入了封建贵族以及普通百姓的情感在其中,在情感表达的过程中,作者利用哭泣进行的情感表达方式更多一些。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英译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理论出发 ,以《红楼梦》两部优秀的英译著作为蓝本 ,分析其译作者杨宪益和霍克斯不尽相同的表现手法 ,结合《京华烟云》对红楼之精心摹拟 ,阐明跨文化交际意识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四个方面:外貌的描摹,言语的描写,行为的说明,心理的刻画,阐述了《红楼梦》人物描写中情感讲述语词的运用情况。意在说明: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情感讲述语词对于小说成功塑造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不可或缺,而《红楼梦》正为后人提供了这方面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夸张是写说者对某种事物有种深切的感动时的一种自然的言过其实的描写。《红楼梦》的作者正是借助夸张这一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 ,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切感受。并借此对众多年轻女子的悲剧命运表达了同情和关怀 ;对当时的社会抒发了自己强烈的不满和愤懑  相似文献   

6.
庄子独特的生命意识从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开始,以生命存在时间受限、生命存在过程饱经磨难等现象为出发点,目光始终聚集在生命存在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束缚;其思考的中心便是如何超越生命体所面对的艰难困境:如何在不可理喻而又令人绝望的乱世远祸全身,如何在几近丧失自我的隐遁中实现自身价值,如何在俗世的喧嚣中最大限度地升华自己,最终进入一种自在逍遥的境界。庄子以一个智者的敏锐体察与细致关照,详尽而深刻地对这一系列问题作了全面的思考,其探求也便在此基础上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7.
<正> 叙事文学作品都是写人的,人写的,写给人看的:这可说不言自明。那么,《红楼梦》和中国历代长篇叙事文学作品相比较,究竟有些什么区别呢?它的特点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就是《红楼梦》已明显地具有人的主体意识。在这一点上,《红楼梦》虽然有所继承,但已经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具有了相当成熟的形态,为以前的长篇叙事作品所不能比拟,却是可以断言的。这里,试从下列各个层次和方面,对上述问题来作点粗略的  相似文献   

8.
《镜花缘》与《红楼梦》两部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的才女形象,体现出鲜明的才女意识,且其才女意识的基本内涵都是对女子读书的肯定和对女性才学的赞赏。透视两部名著的创造人,李汝珍与曾雪芹的才女意识在写作目的、才女之才的内涵等处有着共同特征,并由他们进步的妇女观所决定。但是,由于两人在生活阅历、知识修养、治学兴趣以及对科举制度认识等方面的不同,两部名著所昭示的才女意识在立足点和为女性所设定的读书目的,以及女子才学内涵的侧重点上也存在诸多的差异:《镜花缘》主要表现为其读书吟诗、民间百戏与音韵学知识;《红楼梦》则表现为其诗才、绘画才能以及理家之才。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作为一部现实主义杰作,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阐发出了许多深刻的社会性题旨。然而,它所建构的神话系统中所隐含的普遍象征性与原型题旨尚未得到充分破译。该文着重从其神话原型解读其中所蕴含的女性崇拜意识,并发掘其对中国现代女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镜花缘》与《红楼梦》两部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的才女形象,体现出鲜明的才女意识,且其才女意识的基本内涵都是对女子读书的肯定和对女性才学的赞赏.透视两部名著的创造人,李汝珍与曹雪芹的才女意识在写作目的、才女之才的内涵等处有着共同特征,并由他们进步的妇女观所决定.但是,由于两人在生活阅历、知识修养、治学兴趣以及对科举制度认识等方面的不同,两部名著所昭示的才女意识在立足点和为女性所设定的读书目的,以及女子才学内涵的侧重点上也存在诸多的差异《镜花缘》主要表现为其读书吟诗、民间百戏与音韵学知识;《红楼梦》则表现为其诗才、绘画才能以及理家之才.  相似文献   

11.
王熙凤是《红楼梦》里的重要人物。她出身于金陵门阀世家,漂亮、聪明、乖巧,具有普通闺秀所没有的待人处事的能力。她是贾家荣府的实际统治者,威重令行,机敏善变,凭着自己的才智与苦心,在贾府这个大家庭里应付自如。对于她的评论历来是贬过于褒,注意较多得也是她性格的圆滑、贪婪、狠毒等方面,而却往往看不到在这个典型形象上所折射出来的现代女性意识的光芒。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四季性意象结构的空间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裘新江 《南都学坛》2005,25(5):42-46
《红楼梦》四季性意象结构,不仅在时序上呈现出有规律的四季循环,而且在空间上也有它坚实的环境坐标系,呈现出庭院结构的特点。庭院意识与四季意识的融合,构筑起《红楼梦》艺术结构既集中统一又四处伸展,既相对静止又流动变化的立体综合思维态势,充分体现出中国人传统素朴的整体观念和求统一的思维方式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辩证综合、互补相济、直觉意象的特征,从而打破了旧小说单纯以结构故事为中心的单线推进式的平面性结构格局。大观园的四时气象主要通过梦之夏的铺陈来渲染出贾家的富贵繁盛,从而与梦之秋冬阶段的萧条空荡形成艺术上的极大反差,即一极热一极冷,一喜一悲,互为反衬,呈现出小说四季阴阳正反对比式结构,显得既博大万象又寓意深远。在四季性意象思维中,小说通过巧妙凝聚中国传统文化的园林意识,抒情性地而又画面生动地将对社会、人生和自然宇宙的思考有机贯通起来,达到了情深、景美、理透三者融合无间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书写了纷繁多元的死亡意象和死亡焦虑下的人生在世,将世人百态和他们的命运轨迹呈现出来,映射出多元的生死观,体现出对生命终极问题的追问与关怀。死亡焦虑是《红楼梦》人物行为的深层动因。探究人物设置背后的死亡意识,有助于全面把握《红楼梦》的审美特征与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学色彩学是文学研究者从色彩学的方面来研究文学内在创作意义的一种方式。红色文学意识在《红楼梦》和《福尔赛世家》中有丰富的内在涵义,不仅是生命力的象征、爱情的体现,而且也含有嫉妒以及禁止等的寓意。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里存在着大观园以外、大观园以及太虚幻境三个世界。这三个世界的基本特征分别是淫、情与空。这三个世界的存在与相互纠缠的种种表现暗示着贾宝玉由三个不同层面构成,表现出他在女性态度上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同时也最终反映了《红楼梦》女性意识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关于《红楼梦》中女性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了"红学"研究的热点.自比较文学日渐成为显学以后,国学往往被强行拉来与西学作一番对应,《红楼梦》研究中"性别平等"的神话也就因此产生了.本文通过对大观园中女儿们的生存状态、贾宝玉的文化角色、曹雪芹的自我救赎之路的考察,对"性别平等"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7.
译者的主体意识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创造意识和审美意识。这种主体意识的存在与否、强与弱,直接影响着整个翻译过程,并影响着翻译的最终结果。为此,以杨译及霍译《红楼梦》中诗词翻译作为研究对象,从译者主体意识发挥的主客观方面表现出发,可看出译者的主体性必然地体现和贯穿于翻译过程中,而译者的翻译目的、文化取向则影响和决定了译者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经典《红楼梦》与《红楼梦》的经典化,是通过基础性平台建设、专门性研究以及现代性传播来实现的,它既涉及原著的作者、最初的评者,也涉及广泛的读者和传播者以及专门的研究者.《红楼梦》的经典性是通过该著在后世的广泛阅读和传播、不断深入研究和反思的过程得以证明,而不断证明其经典性的过程,也就是其经典化的过程.经典《红楼梦》及其研...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是一个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本旨 ,寄托中华文化之精魂的文本。《红楼梦》走向世界与世界走向《红楼梦》是一个充满辩证性和悖论性机趣的话题。“人间红学”与专业研究者、翻译者等的相对专门性的工作应该有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辋川集》是王维与好友裴迪在其辋川别业的唱和之作,前人对王维《辋川集》的研究多集中于佛禅之趣和文本的审美分析上。文论试从情感意识和空间意识两方面来对其进行探讨,首先对王维《辋川集》中蕴含的友情及愁情两方面的情感意识进行分析,进而结合王维诗画相融的诗歌创作特点对其诗中意境空间的营造艺术进行探讨,通过分析以求对王维《辋川集》有一个更加深入和多元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