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共产党在领导苏联人民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斗争中,执行着进一步发展各苏维埃民族共和国经济和文化的政策。当谈及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关心苏联各社会主义民族日趋接近的问题,以及将来民族融合和形成统一语言的问题。民族融合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和长期的历程。这不独需要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获胜,而且还必须完成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差别也如同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一样地保持着。可以设想,即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民族  相似文献   

2.
一场发生在我国包括民族关系在内社会生活所有领域全面而深刻的改革,提出了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民族间确立民主关系的实践中吸取经验与教训的任务。我国创建社会主义70年经验中,确立各族人民间苏维埃式的友好团结这一实践占有重要地位。这个实践呈现为各族人民相互支援基础上经济合作、帮助建设民族共和国和建设文化、各民族社会主义文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语言环境发展诸过程的复杂总和。列宁民族政策实施的历史,作为历史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对象,包括着这样一些课题:列宁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史,民族关系观念形态过程发展史,对劳动人民进行国际主义教  相似文献   

3.
199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新中国的建立和50年的发展,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争取、动员、团结国内少数民族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在调动国内少数民族参加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政策是关键。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政策指引下,国内各少数民族获得翻身解放,走向发展繁荣。中国成为世界上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典范。因此,研究总结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形成和发展的78年历史过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填补我国民族纲领政策史的学术空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了庆祝建国50周年,认真总结78年来、尤其是近50年来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的形成和发展,迎接21世纪中国民族理论新的飞跃和民族政策新的发展,本刊编辑部约请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政策研究所所长金炳镐教授和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副总于事长王铁志教授组织有关人员研究撰写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形成和发展的系列论文15篇:之一至之七分别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中华苏维埃时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等时期的民族纲领政策;之八至之  相似文献   

4.
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继续宣传和贯彻以往民族政策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各解放区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民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团结各民族革命力量,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新中国建立后党制定民族政策和开展民族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以党在解放战争期间对回族政策及回民工作为例,对这一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的内容及对民族工作的经验启示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5.
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贯彻和执行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统一战线等各方面的民族政策,尤其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得到了各民族、各阶层人士的支持和拥护,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取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政策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印第安一体化政策1910年革命运动所提出的印第安政策,其主要宗旨是:使原美洲的各民族集团在经济、社会、文化、语言诸方面化为一体,成为一个共同的社会和民族。这一政策可以明显地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一直到1940年在帕斯夸罗召开第一届美洲国家印第安学会议时为止。这一时期受奥古斯托·科姆特的实证主义哲学理论的影响,把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以来的5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工作又一重要发展时期。各级民族工作部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发展大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快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步伐,增强了各民族的大团结,党的民族政策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加巩固。这一时期的民族工作,有许多方面值得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政策和民族工作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 究,认为这一时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极其复杂的一个时期,在民族政策上是正确与错误相交织,在民族工作方面 则是成就与失误并存,但从总体而言,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是新中国民族 工作的曲折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平果铝业公司、广西民族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民族地区国有企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七次顾问座谈会于1998年11月8日至15日在广西平果铝业公司召开。出席会议的包括有关领导、顾问、专家和民族...  相似文献   

10.
苏联北方的二十六个小民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一半以上的领土,处在辽阔的原始森林和冻土地带。这是我国最冷的地区。特别是在极圈地区,条件更为艰苦:一年当中,就有七到九个月处于暴风雪的严冬。每年这个季节,冻土带笼罩着极地的黑夜;可是,一到夏天,太阳又从不落到地平线以下。这一地区,对人类生活来说,条件是非常艰苦而困难的。但是,北方各小民族自古以来便开发了这一地区。他们通常包括各具经济、文化特征的26个民族,根据1959年调查,总共有128,000人左右。每个民族都保  相似文献   

11.
对南京临时政府民族政策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栋 《民族论坛》2007,8(2):22-24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民族政策主要来源于孙中山先生的民族思想,以民族平等原则为指导,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新型的民族政策;同时发展了孙中山的民族思想,把民族问题纳为民主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使反对民族压迫和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发展起到良好作用。客观地考察这一时期的民族政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广东明清时期黎、瑶、壮、畲等民族起义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两代广东黎、瑶、壮、畲等民族举行了近 13 0次规模大小不同的起义。这些起义大致可分为明初洪武时期、明中后叶至清初时期和清中叶至末年时期 ,引发起义的原因是封建统治者沉重的赋役、汉族地主奸商的巧取豪夺、民族上层分子的鱼肉和官吏的勒索等。规模大、斗争目标明确和各民族互相联合等是这一时期起义的特点 ,沉重地打击了明清王朝在广东的统治势力 ,迫使统治阶级惩治一些贪官污吏 ,或者调整其统治的政策或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一 我省贯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历史和现状,以其历史发展为线索,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七年,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韵正确贯彻和认真推行时期,即少数民族称之为“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发表为背景,全省最初建立了八个民族区,即齐齐哈尔  相似文献   

14.
“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1918年1月12日通过的“劳动者和被剥削大众权利宣言”是苏维埃政权的早期文献之一,它包含了新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这个文献宣称,新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在“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联邦制国家。同时,苏维埃国家的导师列宁强调指出,这个联盟必须自愿参加,不允许一个民族压迫另一个民族。正是根据这些原则,1922年12月30日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现在它包括15个加盟共和国、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和10个民族区,它们都享有民族自治权,拥有自己的自治机构,在苏联议会中有自己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沙皇俄国是各族人民的监狱。列宁的这一形象的说法,是大家都知道的。在俄罗斯帝国境内,约有二千五百万人尚处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其中约有六百万人的游牧部落更处于原始的宗法氏族社会。布尔什维克党在胜利地实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立即执行了列宁的民族政策,保证各民族一律平等,消除经济文化上的落后状态,并与大俄罗斯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进行无情的斗争。为了实现列宁关于必须消除俄罗斯中心地区和民族边区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事实上不平等的指示,苏联共产党采取了在各个民族  相似文献   

16.
<正> 党的十四大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和各项改革性政策措施的出台,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一时期,我国的民族政策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顺应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对民族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所享受的各项优惠和照顾不减少并逐步有所增加,这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民族工作部门面前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近几年来,湖南省委、省政  相似文献   

17.
<正>秦汉至隋,鄂西南地区已纳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成为连接中原与西南、荆楚与巴蜀地区的重要通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得到初步发展。秦王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开启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这一时期,既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不断融合与凝聚,也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由此推动了鄂西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初步发展,这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均有体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期在中国革命史上属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本文研究的“长征时期”的时间段是从中共中央和红军总司令部撤离瑞金的时间1934年10月10日为起点,以1937年的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为终点。长征开始后,我们党和红军先后经过瑶、侗、布依、彝、土家、仡佬、白、纳西、羌、裕固、东乡、壮、水、回等少数民族地区,大量接触了少数民族,也遇到了许多民族关系和其它的民族问题,做了大量的民族工作,提出了许多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这一时期党的民族纲领、政策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发展和…  相似文献   

19.
我国广袤的中东南地区,生息着众多的民族,它们在古代被统称之为“越”和“蛮”。种种材料表明,先秦时期,中东南地区的各个少数民族群体,均处于由“野蛮向文明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过渡”的氏族部落历史阶段,尚未形成民族。这些人们共同体无论从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以及表明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是不稳定或不很稳定的,因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或因经济政治原因,或因战争和婚姻关系,出现了许多混融的迹象,各共同体演进的总趋向是  相似文献   

20.
民族政策始终是我党各项重大政策之一。红军长征之前,党的民族政策处于理论形成阶段,由于第一次国内革命和第二次国内革命前期,重点是以城市革命为中心,当时的各大城市民族问题还不明显,因此党的多次重大会议,只是在理论和形式上谈到民族问题。1934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工农红军,开始向西南、西北大转移。党的日常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认真处理和改善红军和西南、西北各少数民族的关系,这自然迫使民族政策由理论付诸实践,进而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处理民族问题,积累工作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在我党早期的民族理论形成和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