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幸福三要素     
余也鲁 《社区》2013,(11):10-10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有希望 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一个人要是只生活在回忆中,却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经开始终结。回忆不能鼓舞我们有力地生活下去,回忆只能让我们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监狱。  相似文献   

2.
唐昀 《今日南国》2007,(7):22-24
香港时下流行“集体回忆”。起因是特区政府要拆掉具有50年历史的中环天星码头,学者们口诛笔伐,老百姓扼腕痛惜。媒体曰:整座城市陷入了一种“集体回忆”,大家忽然对这座城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恋恋不舍,以致影响到今年的消费趋势、时尚追求。其实,香港人从来都生活在“集体回忆”之中。你看,中环那最具未来主义色彩的“石屎森林”中散落着殖民地时代的巴洛克建筑,最新潮的进口轿车与有着百年历史的有轨电车在车流中并驾齐驱,维多利亚海港常常同时停泊着最豪华的游轮与最简陋的渔船……新与旧、时尚与古典,如此心安理得地并存着,彼此欣赏着。怀旧已成为一种永久的情绪,渗透在这座城市的空气里。它让其中最前卫的潮人,也总是不自觉地在流行中回忆着。  相似文献   

3.
人到晚年,总爱“追忆往事”,在怀旧中寻找自我满足。偶尔回忆自己过去大半生的经历,特别是让自己引以为豪的经历,重新感受当年的难忘情怀,可以给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增加信心,不是坏事。但过分怀旧,经常陷入对过去的追忆中不能自拔,感叹晚年生活的不如意,  相似文献   

4.
1921年7月30日,中共一大的第六次会议开始不久。就有一个不速之客闯入了会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提出中止会议,马上转移。闯进李公馆的密探究竟是谁?谁确认了密探的身份多位一大代表对密探闯入会场有过回忆,包惠僧的回忆最具体,“穿着灰色竹布长褂”。陌生人的态度很好,“对不起”是几乎所有回忆者都听到的,显然,陌生人不希望打草惊蛇。  相似文献   

5.
小说家对童年回忆的言说,是立足于成人现在的时空对过去时空的一种再现。现在的时空与童年的时空相联系,共同构成了回忆过去照亮现在的艺术世界,获得一种超越历史的具体性和生存的本体性的理想模式。19世纪40、50年代俄国古典小说中的“童年回忆性书写”既注重文学的社会历史性和批判性,更着重于自我生命意识、人性意识的叩问以及诗性意识的追述。  相似文献   

6.
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了,最近总是喜欢一个人呆坐着安静地回忆.回忆过去那些流逝的悲伤。我是多么想从岁月神偷的手中把他们留住.好让我能重新来过。我想每个人都不想在生命中留有任何的遗憾吧!都会禁不住去寻找充满着美丽与欢乐的心灵家园吧!  相似文献   

7.
一杨增新其人杨增新于1928年7月7日死于非命之后不久,一位阅历丰富的外国人在回忆对他的印象时曾经这样写道:“他差不多是过去时代的末一个代表者,具有最高度的中国伟大的旧道德:傲气和爱国心,他唯一的梦想是中国统一”。(斯文赫定著《长征记》P283)这确是一个值得议论的评语。杨增新是在辛亥革命后,即1912年阴历4月10日担任新疆都督的。在他主政新疆的  相似文献   

8.
童年趣事     
《阅读与作文》2007,(3):27-27
童年,在我们的记忆中,是无忧无虑的,充满了欢歌笑语,让我们一起回忆童年的趣事。指指点点★认真回忆,选好材料。★★写清经过,突出“趣”字。★★★画龙点睛,“趣”中明理。  相似文献   

9.
周燕 《社区》2004,(8):38-40
任弼时是中共“七大”五大常委中最年轻的一个。然而,被称为“人民的骆驼”的弼时同志却在新中国诞生不久英年早逝。2004年4月30日是任弼时百年诞辰,作者采访了他的大女儿任远志,听她深情地叙说了对父亲的回忆。“洋学生”和织袜女的坚贞爱情当年,爷爷的结发妻子陈氏不幸病逝。  相似文献   

10.
周茜 《金陵瞭望》2009,(7):58-59
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在回忆鲁迅生活的时侯,曾写道:“学生时代,他最高兴回忆到的是十多岁时在南京”,可见南京于鲁迅而言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大抵不只因为这是他离乡之后所到达的第一个大城市,也因为这是他人生旅途上个十分重要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中,“德”观念既是政治上的重要观念,同时也是哲学上重要的概念。周人提出“明德”观念,将商人所重视的“鬼神”“上帝”观念拉回到现实中的民生世界、道德世界。然而,随着历史时空流变,“明德”观念趋于固化而难继“坚明”,礼乐制度随“德”的观念一同趋于瓦解。为解救周代“德”观念之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与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分别朝向“仁”与“玄”的不同方向拓展深入。他们或发掘“德”的深邃内涵或改造“德”的内涵另赋予其形而上特质。虽然老子“玄德”与孔子“仁德”不同,属于异向度地对周“明德”观念的发展,但他们的“德”都不是拘泥于外在形式化的礼乐规范;相反,均体现了对内在“心性”的重视——孔子主张以“仁”释“礼”,老子则脱离开僵化的周“礼”表象而旋转深入显露出了“慈爱”的柔软质地。  相似文献   

12.
《周易》是一部讲生命哲学之书,“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本是《复卦·彖辞》中的一句话,“天地之心”一词在《周易》中只出现一次。还有一个词那就是“仁”字,“以下仁”,也在《复》卦出现。“仁”是儒学的核心概念,“天地之心”就是“仁”,就是“生”。在一定程度上说,儒学就是“仁本体论”。对“生”问题视域的展开,《周易》提出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正所谓孤阳不生,独阴不长,这是宇宙生成论的诞生地和秘密。宇宙生生不息而有秩序,“中和之道”是宇宙生生不息所遵循的“生生之德”,即规律。人生于天地之间,作为“三才之道”之一,理应维护这个秩序,忧患这个秩序被破坏,“吉凶与民同患”,这是人的责任和使命担当,也是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3.
"瀍水"是洛阳的一条河流名称,"瀍水"之"瀍"来源于古代洛阳的方言词语"廛"。"廛"产生于殷周社会变革之际,与"周公营洛"这个重大历史事件关系密切,是西周发达的奴隶制社会的产物。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廛"由"一家之宅"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市场经济的最初形式——"廛式商业模式"。由"廛"引申而来的方言词"店、摊、坛、场"等在今天的河洛地区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在王安石早年的政治理想中,他选择继承韩孟遗志,体现在他诗文中所阐发的“兴遗教,振儒道”的儒士情怀。在登第入仕后,他孜孜以进不断地迈向儒家“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在向宋朝最高统治者的建言中,不断申述“二帝三王之用心”,以求“国家太平”之治,这正是他早年欲为稷契的儒家担当情怀的自然逻辑。  相似文献   

15.
周代是我国造酒生产发展的重要时期,酒在人们的政治生活和宗教活动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诗经》中有许多作品表现了周代的酿酒、饮酒等活动,这些诗篇的主旨反映出隆礼、重德的文化精神。其中"祭祀诗"反映出酒与周人宗教生活的关系,酒是沟通天人关系的重要媒体;"宴飨诗"直接描写王室贵族的饮宴活动,体现宗族团结、敦结亲情的礼义之道;"农事诗"表现周代春祈秋报的祭祀礼仪,以及酒的生产和使用情况;"谏酒诗"是对饮酒活动的规谏,体现周代酒德观念对生活和行事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日益影响着人类社会,使人具有了不同于现实社会的第二生存空间。现在的人既生存于一个现实的社会,同样不可避免的要生存于网络社会中。网络社会同现实社会相比有着诸多不同,人的社会化在网络背景下必然呈现出自己的特点。网络既为人的社会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人的社会化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枯木”题材“诗意画”是北宋诗画交融之文人墨戏的重要类型,源于盛唐以来山水画中的寒林古木和松石小景,而新变于文同。他的“枯木”绘画一变唐法,描绘古木全景,以竹石点缀其间,奇古简重,意兴盎然,与其诗歌创作同一机杼,是其学养品德,志趣性情的诗意表现。文同的“枯木”绘画,下开苏轼枯木怪石,为诗画交融诗学思想和艺术实践拓开了新的意境空间,丰富并推动了北宋“诗意画”创作的发展,对元明以后枯木题绘画的创作影响也至为深远。  相似文献   

18.
“活法”是中国古代文艺创作的重要思想,首倡者应为北宋胡宿,其以“活法”来倡诗作之新变;苏轼对“活法”的推进至关重要,提出“信道法智”“道凝而法活”,反对“死法”,将“活法”作为“道”及万物人生之本性而致思,确定了“活法”的基本意涵和生命向度。吕本中认为“活法”是“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并落实到自我生命的维度,张元幹、杨万里等进一步阐发了“活法”之说。宋代理学彰显着生生性、活络性,“活泼泼地”是理学家常探究的话题,儒家之“活”是万物之理、学问之法,亦是文艺之则;禅宗之“活”是“活法”观的重要思想源头,“参活句”一直是宋代禅僧的话头,圆悟克勤、大慧宗杲多次论及,这对吕本中、杨万里等“活法”观具有巨大影响,清代朱庭珍、石涛等人直接将“活法”阐发为“至法”“无法之法”。中国古代之“活法”观凝结着宇宙万物之生命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9.
周密是宋元之际的著名词人,一度领袖艺林,但身后之名不显。清代词评家对他毁誉参半,但均承认其艺术才能。周密艺术素养极佳而并未成大家的原因与时代风气有关,更与本人创作心理有关。他的三种创作心态——寄闲、志雅、逞才,是他创作的驱动力,也是制约他成就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0.
周作人的美学思想与中国现代美学的民族国家和人生关怀的倾向性相谐和,他对美的论述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20世纪20年代为中心,在写给他人的序、跋等作品中强调了文章之美,在杂文等作品中明确提出了“美的生活”,在翻译等作品中又阐释了希腊神话之美。周作人承认美文的两大传统,但对英国源流却不置重,对难懂辩护的背后体现了周作人基于新文学生态的审美构想;周作人明确提出“美的生活”的主张是在《〈语丝〉发刊词》的宣言中,与大哥鲁迅的绝交是他“生活”转向的集中呈现,周作人是在人的意义上为“生活”呼吁;希腊神话之所以美,在周作人看来,可分别从科学、艺术和道德三个角度来理解,对他而言,希腊神话之美不仅是客观属性,更是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