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学生在审美方面存在较多缺陷,审美取向单一、审美趣味较低、审美理想不够完善;同时,民族地区高校学生还存在着尊崇本民族文化、排斥他族文化现象,这些对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都有很大影响。对此应从课堂、校园环境等方面予以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2.
加强大学生审美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代大学生审美素质的现状,加强高校学生审美素质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提高高校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人格是人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本文就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在自我意识、生活态度、综合素质、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一些特点,分析了产生这些特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并就如何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人文素质和审美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见解,探讨了民族地区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音乐可以让人身心愉悦、陶冶性情,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能够帮助大学生发展智力,增强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整体上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上好音乐欣赏课,举办各种音乐活动是提高当代大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它对于整个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具有整合协调的作用,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其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高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当然,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是一个长期、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做好以下工作: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塑造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文化的感受力、领悟力。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审美心理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心理教育是大学生美育的重要内容。笔者从大学生的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力和审美理解力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审美心理的特征,对大学生审美心理教育的任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阐述了如何提高大学生审美心理教育的有效性,以期对大学生美育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审美是大学生人生的重要课题。优良的德育环境对大学生审美影响深刻,且具有多向性积极意义,并通过丰富大学生审美内容、提升审美品位和凸显审美目的、演绎审美特征和体现审美真谛、锤炼审美能力等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可以被理解为不同民族在长期审美实践活动中积淀而成的审美个性。它包括两个层次结构:一是外在样态或表层结构,即不同民族审美个性的表层样态;二是深层结构或内在意义,即表现不同民族审美个性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少数民族审美模式的深层结构或内在性格是其存在的核心,表层结构是表现深层审美结构的象征符号。从文化类型学以及少数民族审美实践出发可将中国少数民族的审美模式大致分为游牧民族、农业民族、海洋渔猎民族的审美模式三大类。中国少数民族美学是民族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是中华民族美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民族审美心理对西部民族作家的审美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和规范,制约着他们的审美理想。西部民族文学人物性格的演变、命运的沉浮以及价值取向均呈现出民族审美心理积淀的影响。在作品价值功能实现的欣赏环节,读者的接受也打上了鲜明的民族审美烙印。  相似文献   

10.
审美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当代大学生审关心理,具有丰富的审美情感与个性化的审美追求,敏锐的审美感知与审美追求重表面轻内涵的倾向,审美视野扩大与反传统的审美倾向等特点,审美教育对发展大学生素质具有非常的重要作用,全方位、多渠道地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关素质,是当前高校应该重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