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四月分以來,外文系教师連續举行学朮討論会,結合教学实踐,就外語教学中“听、說、讀、寫”的关系問題,开展爭論。在上一階段討論的基礎上,于七月一日提出《怎样处理外語教学中“听、說、讀、寫”的关系》的論文报告。这篇論文認为,“听、說、讀、寫”的关系应該通过“口語与書面語”、“領会与复用”的关系來認識。从“口语与書面語”的关系來看,在外語教学入門階段,口語应当是主導的(应当“从語到文”),在一定条件下,書面語才逐漸取代口語的主導地位。从“領会与复用”的关系來看,在整个外語教学过程中,复用应当是主導的,但这并不排斥在某个短时期內把領会当作  相似文献   

2.
新序試論     
談到汉代的散文,“新序”是值得介紹的一本散文集。“新序”汉刘向編著,从汉代到現在,大家都无异議,只有唐司馬貞“史記”“商君列傳”“索隐”說“新序是刘歆所撰”。“歆”应是“向”字之誤。虽則刘歆在成帝“河平中受詔与父向领校秘書”,“新序”的編著,刘歆也可能参与其事,但“汉書”“艺文志”、“刘向傳”,“隋書”“經籍志”,“旧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艺文志”等都說“新序”是刘向“所序”、所著或所撰;同时在“新序”“杂事”第四中也有“臣向愚以‘鴻范傳’推之”的話:知为刘向所編著无疑。  相似文献   

3.
一分类表的标記制度,曾經有过一些討論,“图書館学通訊”五九年第七期有两篇文章,就是討論标記制度的。那两篇文章主要討論采用混合号碼还是单純号碼的問題,沒有更多的涉及到号碼的編制方法。这里,我們谈谈編制号碼的方法,当然,有时也会涉及到采用混合号碼还是单純号碼的問題。  相似文献   

4.
以《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1923年)为起点,顾颉刚所代表的“古史辨”派古史研究和神话学,以“疑古”“辨伪”为思想武器、“古史即神话”为理念,把与古史纠缠为一体的古神话剥离出来。他的“层累的造成的古史观”亦即神话观和“历史演进法”,开了系统地梳理与研究中国古神话(古史传说)的先河,为中国神话学的创立铺设了一块基石,成为中国神话学初创时期西方人类学派神话学之外的又一重要学术渊源和流派。“古史辨”神话学的特点,在神话学研究中被概括为“古史的破坏、神话的还原”。  相似文献   

5.
一“科学情報書目”是近几年来苏联目录学界在討論書目种类划分問題的爭論中产生的新术語。“苏联目录学”刊物編輯部在1958年就苏联目录学理論的爭論問题所写的总结性的文章“關于苏联目录学的几个理論問題”一文中,把書目資料分为三种某本的类型,即:統計登記性書目、推荐性書目和科学情報書目谡饫?科学情報書目在理論上被确定为書目的基本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6.
胡适是古史辨派创立时期的主要成员 ,此为当时学界公认的看法。 192 1年胡适所作《自述古史观书》 ,提出了“缩短”“拉长”两阶段理论 ,先“缩短” ,后“拉长” ,“缩短”依靠文献学完成 ,“拉长”依靠金石学、考古学完成。 192 4年胡适所作《古史讨论的读后感》以历史演进的根本方法解释顾颉刚等人的疑古辨伪 ,实际上可以看作胡适对于古史辨派的一个指导性的纲领 ,兼有纠正古史辨派偏失的用意。由今天的知识水准看来 ,胡适的“两阶段”理论预见了 2 0世纪学术发展的真实轨迹 ,代表着古史辨派中一个比较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大約30多年前,一个在教会大学教书的美国人,为了在东方宣傳欧美流行的一套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編了一部英文“泰西文学”,由商务印書館出版。慣于为美国人捧場的胡適,替这部書做了一篇頌揚备至的序言,同时照例也为自己吹噓一番,說他是把易卜生介紹到中國的第一个人。他指的大概是在1918年6月“新青年”雜志上他寫的那一篇“易卜生主义”。这篇文章与其说是介紹易卜生,倒不如說是歪曲易卜生,以介紹易卜生为幌子來宣傳他自己的反动思想。一开始,他就用錯誤的观点來对待“易卜生主义”这个問題,他企圖阉割易卜生作品的藝術特征。至于易卜生的創作方法,实际上被他貶抑成为自然主义;尽管口头上他也说  相似文献   

8.
一最近,在史学界开展了曹操問題的討論,好多同志对于应該如何評价曹操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无疑地,这是很好的現象。通过这次討論不仅对某一具体的历史人物可以取得比校一致的看法,而且可以帮助我們正确地看待与評价历史現象历史人物。在討論中,大多数同志都列举史实就史学范疇展开了不同意见的爭論,然而也有不少同志在文章中涉及小說“三国演义”,对于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的同志还正面地提出了小說“三国演义”的思想傾向方面的一些問題,因此,这里有必要就小說“三国演义”的角度’对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編纂学从孔子到司馬迁已有显著的发展,通过魏晉南北朝,所謂乙(史)部之書,已由“六經附庸,蔚如大国”。其見于隋書經籍志者:“凡史之所記八百一十七部,一万三千二百六十四卷。通計亡書合八百七十四部,一万六千五百五十八卷”。較之汉書艺文志著录:“凡春秋二十三家,九百四十八篇”者,其著作数量增長了十六倍,真是一个敬人的发展。以晉史而論,唐贞观(公元627—649年)中,詔修晉書时,犹有十八家之多,然据文献所载,唐以前撰述晉史之可考者,无虑数十家。因此,晉史的修撰,反映了中国历史編纂学在两晉南北朝时期发达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试论顾颉刚先生的疑古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颉刚先生(1893——1980年)是我国现代学术史上一位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学术大师。他的古史研究,对我国近、现代史学有着深刻影响。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顾先生就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荡下,继承并发扬我国历代疑古辨伪的优良传统,吸取当时考古学、社会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知识,运用西方近现代资产阶级的研究方法,考研中国古代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疑古思想。他的疑古思想在当时中国历史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很多历史学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系统考辨先秦至两汉古书中有关古史的记载,先后发表了三百多篇研究古史的文章。他们相互问难质疑,展开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古史讨论,形成了著名的“古史辨派”。顾颉刚先生的疑古思想是“五四”以来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潮的一个重要侧面,对促进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试论钱玄同对顾颉刚的学术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毅 《东方论坛》2006,(6):85-89
钱玄同、顾颉刚均是“古史辨派”的领军人物,而钱氏曾在基本精神和具体主张上给予顾氏精心指导。他不仅一再鼓励顾氏“疑古辨伪”,并启发顾氏从“辨伪书”拓展到“辨伪事”,从“辨伪子”、“辨伪史”发展到“辨伪经”,而且不断号召顾氏打破“今古文”的壁垒。此外,他还从许多方面丰富了顾氏的“古史辨”学说。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钱玄同是“古史辨派”的灵魂人物。  相似文献   

12.
詩話是古典文學批評的一种形態詩話是祖国古典文学批評底一种形态。这种特殊的文学批評形态是跟随着宋代筆記式的小品文章底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事实上有不少的詩話就是从筆記中选輯而成,如『学海类編』中文詞部份的『玉壺詩話』之輯于釋文瑩底『玉壺野史』,『容齋詩話』之輯于『容齋随筆』;他如『苕溪漁隱叢話』、『詩人玉屑』之类的書都属于这一种泄P記类的著作搜集起来虽說可以填滿一个不大不小的国書館,但是如果企国从中發掘  相似文献   

13.
在近百年来的中国学术史上,疑古和反疑古两种思潮的较量和消长十分引人注目。以古史辨派为主力的疑古派曾以极强劲的势头,将几千年来构筑的古史系统冲击得七零八落,其中尤以先秦为最。先秦的文化典籍是中国古史系统和原创性思想学说的主要载体,因而也是古史辨派的主攻方向,其冲击波所到之处,这些传世典籍几乎都难脱伪书的嫌疑,区别只是伪的程度不同而已。应该承认,古史辨派是传统学术中的疑古风气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条件下的产物,他们的辨伪工作意义重大,对学术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但毕竟是疑古过勇,打击面过宽。在疑古思潮的…  相似文献   

14.
偉大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开始了。刚刚过去的1959年,是我国經济战綫上、政治战綫上、文化战綫上都獲得光輝成就的一年,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胜利的一年。在这偉大的年代里,討論關系着全国图書馆工作的、图書馆业务上重大变革的措施——全国图书统一分編(或称集中編目)問題,具有重大的現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尚書是我們研究中国古史、古代語言文学和学朮思想所必当学习的一部古籍。但是尚書流傅甚久,关于尚書的名义、起原、編定、傅本、篇目、真伪等等,问题頗为复杂,而又不易判辨。我們現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書是依据伪孔傳本。这里面的五十八篇,除了汉初伏生所傳今文尚書廿八篇分为三十三篇(註一)是真的尚書外,其余廿五篇都是所謂「伪古文」(註二)。「伪古文」一案,从唐宋学者怀疑起,到清代的閻若璩丁晏等人才慢慢地考証出来这是王肃伪造,但是也还有人想推翻这一公案,这是需要更加解决的。汉代又有所謂孔壁古文,在汉志中列有古文尚書經四十六卷。这个四十六卷本是五十八篇,是将同于伏生今文的古文尚書分为三十四篇,另加逸書十六篇,这十六篇又分为二十四篇才構成的(註三)。关于这一种的傅本篇数,也是問题多端。清儒王鳴盛在尚書后案中说:「尚書卷篇之数,千載夢夢,直至閻(若璩),惠(棟),方加厘正,十得八九,犹不无小誤,至予論始定」。可見这一問題也是經过許久才获得解决。但是談泰誓的人往往忘了古文尚書四十六卷中也有泰誓,这也是我們現在应当加以纠正的。伏生今文原是廿八篇,加入后得之泰誓一篇,才成为廿九  相似文献   

16.
文学类的編制原則在图書分类法中有着独特的意义容^集中和鮮明地要求解决图書分类怎样在科学分类基础上,不按內容而采取国別、体裁等作为定类标准。只有很好地解决这一問題,才能更好地宣傳、推荐、流通文学图書庖坏?又正是所有图書馆(尤其是公共图書馆)所应做好的。  相似文献   

17.
顾颉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早年曾以编著《古史辨》蜚声史学界。《古史辨》是一部以他的疑古思想为核心而编著的一套古史论文总集。从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古史辨》陆续出版了七大册,收辑了他自己和同时代一些史学家大量考辨我国古代史料的论文,涉及我国古代历史的很多方面。顾颉刚先生的史学思想固然值得我们研究,其实,反映在这部书中的他的治史方法,也同样是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18.
就現在通行的汉語修辞学的書籍的編制来看,对于汉語修辞学的內容的划分,大体有两个不同的体系。第一个,主要是用語言的修辞作用作标准来划分的,可以拿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作代表。第二个,主要是用語言的結构单位作标准来划分的,可以拿张瓌一先生的“修辞概要”作代表。陈先生的“修辞学发凡”根据語言的修辞作用把汉語修辞学的內容划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部分f:“我們从修辞的观点上观察使用語辞的实际情形,觉得无論  相似文献   

19.
一康德的“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論”(1755)是他关于自然科学著作中一部最主要的著作。在这里面包含着著名的康德星云假說。这个假說就是天文学中康德一拉卜拉斯星云假說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十八世紀末叶和整个十九世紀的宇宙起源論的一般理論基础。康德在这部書出版以前,曾經从事潮汐摩擦問題的研究,并且發表了“地球在自轉中是否發生某些改变的考察”的論文。在这篇論文內,他已經公开提出天体的产生、形  相似文献   

20.
顾颉刚在"古史辨"兴起的学术渊源、研究内容、学术宗旨等问题上,都有自己的看法或反思.他认为,"古史辨"之兴起乃是多种因素的汇合,是古与今,中与外交融的学术结晶,即怀疑的精神和历史演进的方法;"古史辨"即史家的考辨古史,所辨内容是伪书、伪事、伪史,三者不可割裂;"古史辨"是一项长期的、开放的学术事业,有它自己的路径和旨归,破坏是手段,建设才是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