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中存在的女性歧视现象入手,分析了大众传媒对女性歧视现象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试图为规范大众传媒对性别报道的客观性和正确引导性别舆论导向作用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刘景慧 《船山学刊》2004,(3):150-152
大众传媒对现代女性发展存在双重影响 :一方面传媒通过建立开放的对话平台还女性以言说的权利 ,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女性的权益 ,消弱性别差异导致的鸿沟 ;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媒介的高技术化和工具化有可能导致女性新一轮的边缘化 ,并使其重新沦为“男性中心意识”欲望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3.
刘亚红 《理论界》2010,(11):161-162
中国女性的现代性成长非常需要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然而大众传媒在这方面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在传统文化遗存和当今商品大潮的合力下,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往往给日常生活中的女性很多消极的引导和暗示,主要体现在淡化女性性别意识、强化女性无我意识、固化女性依赖意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媒对女性的角色定位是“物”与“性”,女性在大众传媒中主要有幼稚型、性感型、妖女型、贤妻良母型四种形象类型。当今大众传媒并没有用均衡的方法描绘妇女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对社会的贡献,相反宣传报道的往往是妇女的传统角色。这表明了大众传媒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的仍是维护既有性别统治秩序、掩盖两性世界的不平等关系、麻痹和弱化女性的性别文化批判力,以使现存男性中心的文化和社会统治更为坚固和合理的角色,是对自由思想的最大限制。  相似文献   

5.
基于大众传媒的建构功能,其对社会规范、社会角色、社会等级等的种种描述,会内化为受众的一种社会期待,影响受众的性别意识和行为。因此,应关注和谐社会中的女性发展问题,关注女性在传媒话语中的身份以及地位问题,关注传播过程中的性别差异乃至性别歧视等被遮蔽的女性真正处境,逐步恢复女性失落的话语权力和女性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传播业中性别意识敏感度较低的现实状况 ,为了更为全面、立体、客观地研究传播现象 ,在传播学中引入性别视角尤为重要 ,本文意欲通过对传播中女性的存在状态的阐释 ,揭示大众媒介对女性的忽视与误读 ,并试图探寻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女性求职者和雇主的调查,发现招聘时的歧视,即拒绝录用女性和将女性安排在次要或低薪岗位,比日后工作过程中的歧视更容易发生,而性别隔离也普遍存在。在性别歧视为违法行为的法律环境下,歧视行为证据获取的难易程度、证据的模糊程度以及受歧视女性反性别歧视行为的可能性,共同解释了歧视发生的机会结构;其中,女性对性别歧视的无意识和不反抗是再生和强化性别歧视现象的最突出因素。此外,反性别歧视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不完善,也是我国当前就业市场中性别歧视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汪振军 《中州学刊》2007,1(3):252-255
大众传媒在传播性别观念方面有两面性,一方面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成见,主要表现为对男女两性的性格、形象、智力、社会分工、家庭角色等方面的定型化。媒介所强化的性别成见最终影响受众的性别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如果媒体从人文主义立场出发,以社会性别为视角,以具有生命的个体为着眼点,发现和建构人的主体精神,使两性构成平等、对话、互补的良性关系,将有助于改变社会的性别成见,推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中,虽然女性已占就业人口的43.69%;但女性的实际社会地位问题却依然没有很好地解决,歧视女性、轻视女性的现象仍不断发生。这种客观现实的存在,除了外部因素外,就女性自身来讲,消极的自我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女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集中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消极自我意识导致了女性自我评价过低在现实社会中,重男轻女的性别偏见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当代中国知识女性主体意识消解的历程,着重从父权制的超稳定性、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经济地位的差异性等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而要改变这一现象,应当从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性别平等意识科学化、个体主体意识现代化、群体主体意识自觉化等方面重塑当代中国知识女性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媒时代对编辑的素养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获取、分析和整理媒介信息的能力素养,运用媒介技术传播信息的能力素养等,传播环境变化、受众变化和媒介技术发展影响下编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素养,影响着大众传媒时代的传播观念。大众传媒时代,必须加强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加强编辑人员的创新能力素养,加强编辑人员的思维意识能力素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入世后国外媒介进军我国的压力,大众传媒的竞争不断白热化.而大众传媒呈现出的却是由"同质化"贯穿的纷繁芜杂.面对这芸芸种种的同质,大众传媒的"品牌"突显.鉴于此,本文以率先进行"品牌化"尝试的电视节目产品为例,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对大众传媒品牌构建进行探讨与论述,突出了媒介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旨在对大众传媒初见雏形的品牌化有一定的认识和把握,并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与大众传媒的话语霸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的话语权力与社会现代化的相互影响问题 ,是西方后现代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传统意义上大众媒介的话语权力 ,就是媒介权力本身的表达 ,这种权力是社会组织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而后现代状况正使大众媒介的话语权力发生某种程度的转移 ,它削弱了大众媒介传统的话语权威 ,对人们形成一种新的控制。近年来 ,随着全球化因素的渗入 ,大众传媒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 ,中国正加紧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特定情境中 ,如何吸取西方后现代以及全球化理论的有益启示以抵制日益蔓延的大众传媒的话语霸权 ,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4.
陈堂发 《江淮论坛》2006,(6):114-117
大众传媒作为政策体制外的一种社会力量,其对政府政策行为的合理性、公共性、有效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众传媒所提供的真实与有广度、深度的信息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提供条件,媒介对民众接近的便捷性和大众使用媒介的有效性使得民众参与政策行为过程成为现实,政策的民主性与公共性一定程度得以实现;大众传媒将有新闻价值的个人“问题”引向公众议程,以聚合公众意见影响政府决策议程,使分散的、潜在的社会意愿和要求转化为明确、集中的政策要求;政策方案优化的目标是政策的公共性、可行性,大众传媒通过提供公开与充分辩论的公共平台促成这一目标;政策执行是政策系统过程的核心环节,以舆论监督为主要形式的新闻价值追求使得大众媒介对政策的执行情况与政策绩效能够进行客观地报道,为政策的修补或终止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广告中被消费的性别形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素梅 《学术论坛》2004,(3):145-148
女性主义对广告等大众媒介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媒介中女性形象被歧视、被贬抑以及角色定型等方面,由此分析性别模式中存在第一性与第二性不平等现象;但是多数论题中隐含着性别的二元对立倾向,即女性处于第二性是由男性掌控的话语权所致。就文化批评而言,这种分析是切中要害的;但就传播本质而言,广告是一种说服性和营利性的传播,它的文化意味更多地决定于其商业运行规律,在此背景下,广告中的社会性别意识,便由文化批评所应有的合目的性变成了商业运行的手段和方式。对广告的文化批评如果只是在文化的层面进行,把女性在广告中被贬抑和定型化现象归罪于男性,忽视男性在广告中同样被消费的状况,则很可能强化两性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不仅对性别平等无益,而且误中了商业运行重塑现实、重塑文化的圈套。  相似文献   

16.
李艳春 《学术探索》2013,(10):121-125
劳动力移民对于男性和女性来说是不同的经历过程.本文分析中国农村女性劳动力移民的特点,为迁移过程进行性别方面的理解.分析表明,农村女性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城镇化过程中存在地域性歧视、职业高度同质化、收入回报率低、暂时性与过渡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因千百年的积习以及为了满足商业和消费文化的需求,大众传播媒介不同程度地传播着对女性陈规定型和贬抑等方面的内容,销蚀或遮蔽着女性主体意识。如何读解媒介世界中的女性形象,尽可能减少媒介对女性主体意识的消解,本文在探寻媒介遮蔽女性主体意识的方式与根由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女性良好的媒介素养,树立社会性别观念是女性超越社会和自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当代女性审美异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后,女性审美出现向传统回归,而由于媒介文化的高度发展和社会进入消费时代,这种女性审美观念的异化带来的影响也更为广泛.文章以为,重建平等的性别审美观念,必须协调、平衡现实存在的各种冲突,建立平等的性别审美关系的媒介环境,对现代女性形象进行准确定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入世后国外媒介进军我国的压力,大众传媒的竞争不断白热化。而大众传媒呈现出的却是由“同质化”贯穿的纷繁芜杂。面对这芸芸种种的同质,大众传媒的“品牌”突显。鉴于此,本文以率先进行“品牌化”尝试的电视节目产品为例,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对大众传媒品牌构建进行探讨与论述,突出了媒介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旨在对大众传媒初见雏形的品牌化有一定的认识和把握,并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马移萍 《南方论刊》2006,(11):72-73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入世后国外媒介进军我国的压力,大众传媒的竞争不断白热化.而大众传媒呈现出的却是由"同质化"贯穿的纷繁芜杂.面对这芸芸种种的同质,大众传媒的"品牌"突显.鉴于此,本文以率先进行"品牌化"尝试的电视节目产品为例,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对大众传媒品牌构建进行探讨与论述,突出了媒介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旨在对大众传媒初见雏形的品牌化有一定的认识和把握,并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