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商作为明清时期一支大的商帮,不仅在商业领域辉煌卓越,在教育领域也有值得借鉴之处。在教育价值、教育对象、教育目的及教育方法等方面,晋商都有所突破,给后代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丁希勤 《船山学刊》2012,(3):155-159
随着明清帝国的建立和地域版图的重新划定,明清的地域文化往往被重塑成一定的原型模式,晋商与徽商就是在此时兴起的两大比较活跃的商帮势力。二者都受到各自日益朗化的地域文化原型白虎和玄武形象的影响,从而形成一股强劲的商业伦理,成为促进两地商帮兴起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明清两代,晋商曾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位列中国十大商帮之首。晋商的治理制度为延续其事业的辉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晋商的两权分离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以及风险防范制度等,对我们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明清以来,中国社会上崛起的晋商、徽商等商帮,创造了辉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规制,积累了丰富的商业文化。在近代,宁波商帮与晋商、徽商等商帮一样遇到西方的冲击和挑战,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本文拟从地理环境、经营领域、经营管理方法、商业文化、近代命运等方面,对历史上的宁波商帮与晋商、徽商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中的现代因素,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曾经延续了500多年的辉煌,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但又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诚信为商和不断开拓创新给晋商当年的发展提供了立身之本,但其在后期,由于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固步自封,最终导致了晋商的衰败。  相似文献   

6.
文化信仰与商帮治理:明清时期晋商、徽商比较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益赫  葛扬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6):43-47,107
历史比较制度分析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经济现象的历史演变规律。我国明清时期以晋商和徽商为代表的商帮模式,集中体现了中国式商业文化的特征。分析这两种商帮模式的不同,可以帮助我们有效了解文化信仰对商帮治理的不同影响,进而对当前企业治理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晋商是对历史上成名的山西商人的称呼。在明清年间 ,晋商曾盛极一时 ,商贸足迹遍及华夏大地及欧亚大陆。在传统农业社会 ,晋商的发迹和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少晋商出身于农民家庭 ,并擅长农产品贸易 ,晋商的根深深地扎在农村 ,晋商和农业、农村、土地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明、清时期曾经风生水起叱咤商海的“十大商帮”(徽州帮、山西帮、宁波帮、陕西帮、山东帮、广东帮、福建帮、洞庭帮、江右帮、龙游帮)中,诞生于安徽省古徽州的“徽州帮”一直是稳居榜首的;而在由徽州商帮创造的博大精深的“徽商文化”宝库中,“徽商会馆文化”则一直是个温馨、多趣却又神秘的话题——尤其是在“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已经在“弘扬徽商精神,促进安徽崛起”的主题下成功地举办了4届、并已成为安徽省一块亮丽的经典品牌的今天。  相似文献   

9.
冀商的历史源源流长,在中国商业史上有着辉煌成就,但远不能与徽商、晋商、浙商、鲁商等相比.冀商与其他各大商帮的差距究竞在哪里?其他商帮的发展可以给冀商哪些启示?本文从商帮成长发育的机遇、政府力量、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区域特点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探究各商帮兴衰的原因,并从中考察冀商发展中的欠缺与不足.冀商应成为推动河北发展的重要生力军,"跳出河北发展河北"的先行者和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10.
张海瀛 《晋阳学刊》2009,(4):122-122
明清时期,晋商富甲天下,位居全国十大商帮之首,称雄商界长达500年,在世界商业史上,是堪与犹太商人、威尼斯商人媲美的商业集团。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海内外有识之士就对明清晋商不断地研究、挖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学术界和社会上对晋商的研究更加重视,呈现成果迭出、影视屡播、参与者日众的可喜局面。最近,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高春平积20余年研究之功力,纵论晋商古今,洋洋60余万字的《晋商学》一书由山西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成为晋商研究领域可喜可贺之幸事。阅览之际,倍感后学有人。高兴之余,欣然一序。  相似文献   

11.
四十五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在央视播出后,在全国引起大反响,很多地方电视台也相继播出,“晋商”很快红遍全国,山西的文化旅游也成了全国的热点之一,收入可说是“日进斗金”。  相似文献   

12.
郭建丽 《晋阳学刊》2011,(4):16-17,56
明清时期,晋商是一支有影响的商帮,足迹遍布全国。晋商在所到之处修建会馆戏楼,重金邀请家乡的戏班来演出,或携戏班随商队远行,促进了山西戏曲的对外发展,形成了商业路线和山西戏曲流传路线的"合一",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商路即戏路"。  相似文献   

13.
徽商与收藏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商品流通的目益广阔,商人资本的空前活跃,在中国经济领域崛起了一批商帮集团,如徽商(新安商人)、晋商(山西商人)、陕商、洞庭商、闽商、粤商、江右商、吴越商、龙游商、宁波商等,其中尤以徽商和晋商的势力最为雄厚。  相似文献   

14.
张海鹏和张海瀛两位先生主编的《中国十大商帮》一书读后,有一种别开生面的感受。这部书以“帮”作为单元,又把各个商帮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进而从商帮的兴衰变化来揭示明清以来中国商业发展的历程和特点。从这个角度切入,研究中国的商业发展史,在理论上,它提出一些值得重视的认识,在实践上,这部书可以说是体现出现代意识的经世史著。  相似文献   

15.
太原理工大学教授李永福先生在其新著《另眼看晋商》一书的《绪论》中说:“受史料和实体资源的限定,从事晋商研究的专家学者重点聚焦晋中地域,清代前中期有旅蒙商的崛起,晚清则是享誉海内外的票号业。他们的学术成果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一般民众的认知和判断。固化民众印象的还有当地政府对实体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借助现代传媒的强势推介。尤其是‘晋商故里’的文化定位,种种因素作用下,晋中商人的形象被人为地拔高。本书旨在扭转世俗的误解,即一般民众不明就里简单将晋中商人等同于晋商的错误趋向,同时为山西别地商帮正名,尤其要厘清清代中后期他们各自的发展现状,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当然,还有矫正学术趋向的良苦用心。而所有这一切皆服务于新晋商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苏共20大之后,中共中央先后于1956年4月5日和12月29日以《人民日报》编辑部名义,发表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两篇文章(习惯上称为“一论”“再论”或者“两论”)。这两篇文章不论是在中苏关系史上,还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时间过去近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7.
“唓嗻”考     
:《汉语大字典》等工具书对“口车口庶”的释义归纳起来不外两大说 :(一 )甚词 (如“甚”,“很”) ;(二 )赞语 (如“能干”,“出众”)。该词至今仍保留在清水河县方言口语中 ,从该县方言保留“口车口庶”义蕴看 ,这两种解释都不妥 ,其义蕴应该是 :(一 )没有约束、任性、放肆、放荡、不像样。 (二 )不受拘束、洒脱、放达、风流、像样  相似文献   

18.
晋徽典组织管理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典和徽典是明清乃至民国时期活跃于中国金融业的两大地缘性典商商帮。从相关史料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晋典的主要势力范围在北方,而徽典的主要活跃于南方,两大典帮形成了“晋北徽南”的分庭抗礼的态势。二者在内部组织、人员选拔与培训、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均表现出各自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英文suience一词中文现译为“科学”。在现代,也许再没有其它词有它这么大的魔力,对社会的一切领域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甚至成为人们行为的信条和戒律。然而,在二十世纪以前,“科学’一词还未在中文里出现,对声光化电等学问,统称为“格致学”。这当中发生了一次转变。表面看来,“科学”取代“格致学”是辞的用法变化,但语义学的研究表明,概念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体现了一种世界观。因此,正是这两个词语的更替,表明了对科学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20.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墨家、儒家等学派都根植于北方诸侯列国。北方诸侯列国产生的这些学派的思想核心及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即都洋溢一种大有为的精神。而源于楚国的道家学派却认识到了“无为“之为一种行为形态和政治统治模式。自此,“大有为“和“无为“便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两种基本的处世与治国的方式。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思想在相互融合与碰撞中生成了数不胜数的思想和智慧,极大的拓展了中国人的思维空间和处事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