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定意义上而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历史就是民主同政党纠结、互动、博弈的历史。一方面民主是政党存在的基础,政党是实现民主的载体;但另一方面,民主与政党又存在着内在的博弈,政党有吞噬、主宰民主之嫌疑,民主也有抛弃、游离政党之趋势。分析二者的互动与博弈,将揭示西方民主政治的内在逻辑机理,也将对政党政治、民主政治的未来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审视。  相似文献   

2.
网络政治文化作为一种政治亚文化,其发展状况对现实民主政治以及个体政治行为具有极大影响。以界定网络政治文化为逻辑起点,以网络政治文化与现实政治实践之间的反映—决定关系为基础,从反映内容、反映方式、反映结果三个方面论述网络政治文化与现实政治实践之间的错位现状。以网络政治文化的内在发展逻辑为视角,从输入环节和转化环节两方面入手分析网络政治文化与现实政治实践错位的原因,并据此提出扭转错位的对策,以构建与现实政治实践相适应的网络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3.
全国两会协商民主过程中,提案议题的发起、协商与回应关系到公众的话语权与话语共识,以及政府、公众二元主体围绕提案进行的深层次政治沟通和互动。通过对十二届全国两会231件文化宣传类提案的内容分析,发现在提案类型中,公众对公共利益尤其是主观公益类议题存在选择偏向,在诉求表达中则以理性和逻辑表达为主。同时,提案的集体诉求体现了公众在议题关注和政治参与中与政府议题的话语共识。而在政府层面,政府对提案的回应展现了固定化的话语模式,以话语完成对公众议题的建构以及对政府议题的选择。然而目前协商民主多实践于建制化的公共领域中,协商民主需要扩展到整个政治过程,将其逻辑运用于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公共事务治理中。可以依靠公共领域的常态化以及协商文化塑造等关键要素的建构,实现协商民主的日常化,从而探索一条交往互动下的民主政治协商路径。  相似文献   

4.
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是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突破了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价值理念的政治实践方式,塑造了一种新型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另一方面,生态中心主义的整体和谐思想又是对现代主体性美学内在逻辑的背弃与超越,指向人与自然、社会的审美生存之境,所以生态中心主义又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审美观。因此,以生态中心主义为核心精神建构而成的生态美学必然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它与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语境紧密契合。  相似文献   

5.
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相辅相成,耦合互动,政治文化的变迁和形塑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政治生态的演化和重构对政治文化具有能动作用。政治生活、政治制度、政治文明和政治发展构成了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耦合的四重维度,其中政治生活的维度居于主导地位,对其他三个维度产生决定性影响。对优良政治生活的追求是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耦合的基点;政治制度维度则考察优良政治生活的现实性,勾勒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耦合的制度逻辑;政治文明维度探究优良政治生活的理想性,阐释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耦合的文明内核;政治发展维度探讨优良政治生活的恒久性,揭示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耦合的发展规律。对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耦合问题的考察,既能在理论上推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知识体系,也能在实践上为探究当代中国政治生活形态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政治参与是民主发展的产物,又是评价民主政治与民主发展的主要参数.其实现程度是公民参与的方式、方法、程序、途径、层次、程度等的复合体,其因变量和自变量之变直接或间接影响参与的发生、衍变及实现程度.公民政治参与和政治体的互动契合了治理或善治的宗旨,折射出政治统治方式在现代民主社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群体在身份认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群体特征。根据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以及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特征,其美好生活主要包括丰裕富足的物质生活、公平正义的政治生活、高雅丰盈的文化生活以及和谐优美的生态生活。因此,应当在城乡融合理念下,通过以物质建设为根本、政治参与为依托、文化发展为主题、社会保障为支撑和生态文明为基础的方式与手段推动农民工实现富足、民主、文明、和谐与美丽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8.
通过观察福街商家草根组织与福区政府长达8年的互动历史与现状,探讨协商民主中相互赋权的民主治理形式,并预期国家与社会在互动中共赢的学理路径。基于交往权力平等性,福街草根商会通过转换自身偏好主动接近福区政府职能部门,以协商民主方式将其始于道德与规范之上的社会合法性延伸扩展为政治合法性和行政合法性,从而在社会活动与政治参与方面更具实效性。与此同时,基于交往权力正当性,福区政府职能部门通过转换自身偏好主动接近福街草根商会,以相互赋权方式弥补作为政治工具化之合法律性在道德与规范意义上的合法性不足,从而在政策制订和社会动员方面获取更为深厚广泛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9.
仇和所领导的改革举措在十余年间持续性地拨动着媒体的心弦,而且高潮迭起,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罕见的。在人们叹服仇和之治的改革成效的同时,一些法学专家却对仇之治的法律性质作出了否定的评价。事实上,仇和之治以其推进严格执法、强力反腐、吏治建设等法治化举措充分体现了其法治品格,堪称我国地方法治建设的典范。而且在许多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极其重视生态文明与人民健康,在其生态文明思想中有关于生态健康的经典表述;同时也发表了关于人民健康的众多论述。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生态健康与人民健康的论述,一个鲜明的表现就是“人民性”与“人类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当代性”与“未来性”紧密融合,将中国人民健康利益与世界人民健康利益有机统一,两者呈现出辩证互动。这种辩证互动理念的生成逻辑主要通过承续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创新马克思主义生命健康观、升华中国共产党的卫健经验、接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因子等方面来建构。生态健康与人民健康辩证互动理念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以制度为保障、以整体性为共识、以永续发展为目标、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取向。培养全社会大健康理念、构建环境与健康多元共治体系、参与国际生态治理和积极推进卫生健康事业是生态健康与人民健康良性辩证互动理念的重要践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