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研究的价值着重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对生态美学研究的宏观上的理解与微观上的界定;二是广泛吸纳中西方生态思想文化资源,构建了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三是关注当代人的生命存在。生态存在论美学观是当前美学理论研究的一种创新,不仅有重大的研究价值,而且对相关的理论研究建设也有借鉴意义,同时,这种生态存在美学观亦具有"返魅"的嫌疑和不可操作性等局限。  相似文献   

2.
3.
法国作家让-亨利·法布尔写的《昆虫记》显露了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和耐人寻味的美学趣味。与自然界动植物平视的观察角度,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把科学作为惟一评判标准,提倡生态整体观念以及孩童般诙谐幽默、乐观的写作风格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存在主义思潮,是对20世纪中国美学产生最重要影响的欧洲美学流派之一,中国生命论美学的建构与之息息相通。在存在主义东渐的过程中,百年中国生命论美学对它的接受,经历了"尼采—萨特—海德格尔"的顺序,其发展着的核心问题,也经历着"艺术与解脱"—"艺术与自由"—"艺术与存在"的三个阶段,从而步步融会入"启蒙美学人生论"—"实践美学主体性"—"生命美学本体论"的层层深入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生态语言学的研究背景下,探讨河北方言生态环境与语言演变之间的关联及内在规律,并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方言发展演变的影响。由于生态、语言、文化三者是彼此依存相辅共生的关系,因此需从整体性系统性角度讨论河北方言的生态与语言文化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语言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现实要求与长远意义,河北省应积极建立语言监测与评估标准、加强方言保护的宣传引导、提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探索生态与文明的地域特色,实现“生态”与“文明”共赢。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其终极关怀应该是人的存在方式,美学的本质亦应该是使人所追求的自由成为现实,超越对象性存在、实现绝对性存在。但是,纵观中国美学纵向演进的嬗变历程会不无失望地发现,以西方美学为理论奠基并建构起来的中国美学始终与美学的这种终极旨归相疏离。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生态语言学的研究背景下,探讨河北方言生态环境与语言演变之间的关联及内在规律,并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方言发展演变的影响。由于生态、语言、文化三者是彼此依存相辅共生的关系,因此需从整体性系统性角度讨论河北方言的生态与语言文化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语言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现实要求与长远意义,河北省应积极建立语言监测与评估标准、加强方言保护的宣传引导、提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探索生态与文明的地域特色,实现“生态”与“文明”共赢。  相似文献   

8.
"生态美学"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美学观点和主张,譬如"生态中心论"、"美者自美"、对自然的"复魅"等.但是,这些观点和主张不仅带有它自身无法避免的局限性,而且根本就缺乏可操作性.而东方哲学和美学则认为,自然生命与人的生命价值同等,脱离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事实而片面地去谈人或自然的价值是错误的.正是在生命的观念中,人与自然达到了物我不分的亲和之美,从而弥合了主、客体之间的鸿沟,实现了主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总之,东方美学思想不仅涵盖而且远远超越了生态美学.  相似文献   

9.
生态美学是美学的一种新维度,为美学与艺术带来新的视域,产生了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生态音乐、生态舞蹈、生态美术。而环境是一种审美对象,环境美学的本体为自然景观、农业景观和城市景观。这是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本质区别。而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另一个区别是其人文性。环境美学以生态性为基础,而生态美学要通过景观来表现其生态观,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
百多年来中国美学研究在"中西古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影响下,形成了脱离中国而"纯西方"、脱离文学与现实而"纯理论"、脱离文化而"纯美学"的三脱离纯粹化体式和特征,造成中国美学研究缺乏原创性、没有生命力、难树学术权威、在世界美学中无应有地位之弊。反思与批判美学研究历史中的不良倾向,体认和应用后学时代多元与平等文化间性,放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超越简单的"对话"思维,以连续性思想正确处理中与西、理论与现实、美学与文化的关系,建设"整体性大美学",已是美学研究的时代性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11.
生态美学是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为对象,以生态美为主题,研究生态审美的范畴和人的生态审美意识、生态美感享受,以及生态美的创造、发展及其相关规律的学科领域。生态美则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状态、过程和关系,是和谐生态关系、生态责任、生态道德、生态服务和生态价值的综合体现,是形式美、关系美、过程美和功能美的有机统一。在相关概念诠释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生态美学理念在生态规划、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产业与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性作用的观点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断,将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与新目标.其中包含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对"以人为本"原则的贯彻、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以及科技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五个重要转变等内容.当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现实依据、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对生态美学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实践美学与生态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为基础的实践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从人对现实的三个维度(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他人,人与自我)来看,实践美学当然要把生态美学作为自己的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研究人对自然所构成的生存环境的审美关系。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构想来看,生态问题、生态美学都是实践唯物主义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面或维度。实践美学的最终目标———全面自由发展的个体,就蕴涵着生态美学的对象、方法和目的。  相似文献   

14.
生态美在近现代中国被严重忽视了,现在对其重新审视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具有非常丰富的生态美学文化资源,其在雅文化圈内的特点是由政治学的副产品,转而为人生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生态美成为文人士大夫人生中非常看重的一个方面.但中国古人重视生态美,有明显的省简欲望、回归原始的倾向,对这样的文化遗产,在当今这个以欲望推动财富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在全球化时代,生态学和生态美学都遇到新的问题和挑战,所以生态哲学和生态美学都有巨大的学术空间,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生态学把生态问题与政治问题联系在一起加以研究,这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并有助于驳倒生态主义把生态危机看作是工业生产和人口过剩的直接后果的观点。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进程还很漫长。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分别从哲学世界观、资本主义制度及生产方式、消费主义文化及生存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当代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这种理论基本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态美学是针对世界性的城市化快速发展而提出的,特别是当前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各种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城市生态环境亦面临严峻的考验。文章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角度探讨了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美学,并阐释了环境与生态审美观对于目前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以期对我国城市建设的科学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生态美学肇发于总体小康社会的现实社会前提之上。物质生产极速发展与工业化快速推进的社会生产状况是中国当代生态美学得以生发的重要土壤,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问题认识的深化也为其提供了宏观政策指导。美学社会基础的扩大使得公民的生态审美权利意识加强,人民旺盛的生态审美需求也刺激着生态文艺作品与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理论的持续繁荣。美学讨论的去政治化与东西方美学交流的日趋深入,凸显了当代中国构建自主美学话语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中国当代生态美学以美学话语呼应了总体小康社会背景下的现实需求与生态问题,展现了中国当代美学深切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学理传统,彰显出美学始终屹立于时代思想制高点的历史站位。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大旗的指引下,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作为重要战略思想支撑,伴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而持续深化拓展,已然逐步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立足社会现实的本土化美学话语。  相似文献   

18.
文艺生态审美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基础上,以系统整体化的思维品质,以艺术审美体验的生命情怀,感悟与深层次地体味人的生存魅力,建设性、诗意化地演替人类生态性生命存在的韵律。其中文艺生态赖以存在的条件是文艺的“自然”形态;生态审美解析人的审美实践活动的生成,建构人的精神———心灵境界,消解人类活动中的对立与争斗,启悟人类朝向未来的优化生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感物美学的人与物在文学艺术审美创造和审美体验发生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其实,这就是一种生态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感物美学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蕴。中国古代的感物美学类型是生态的,无论感物兴情还是托物寓情,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生态意蕴,其所引导的审美创造和审美体验的发生过程都具有生态的意义。中国古代感物美学的方法是生态的,虚静、神思、妙悟,每一种方法都内蕴着意义极其丰厚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